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0年5月的一天,厦门海关缉私局的工作人员接到一条消息说,有人会在福建接一批货,而这些货是从上海走私过来的,属于一种濒危动物。
要知道,这种动物的角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是一种非常昂贵的贡品,而这种动物也因为角遭到了大规模长时间的猎杀。
![]()
1957年的时候,国内最后一头野生个体死在了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有学者推测它是被猎杀的。
至此,这种动物在国内野外彻底消失,被贴上了灭绝的标签。
![]()
为了能让这种动物重新回到国内,我国甚至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个体,还为它们建立了一系列新的保护机制。
但即便是这样,国际上走私这种动物角的行为还是屡禁不止,甚至有一些国家为了保护它会提前将它们的角锯掉。
![]()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偷猎者为了获得它们的角直接将它打死的行为。
但这样的行为本身也使得种群的战斗力下降,不是长远之计,所以如何预防偷猎一直是各国保护者头疼的事情。
这不,办案人员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锁定了一艘走私货物的船之后,直接一次性查获了145块角。
![]()
其中整的有110根,还有35根切快的,这意味着大概有100来头野生个体惨遭猎杀。
经过估算之后,办案人员确定这些角的价值约1亿元人民币,,实在是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动物的角这么值钱呢?
![]()
![]()
«——【·珍贵的犀牛·】——»
其实这种动物就是犀牛,犀牛是奇蹄目犀科动物的总称,是一种大型植食性哺乳动物。
犀牛全身多呈灰色或棕色,皮肤厚实,体毛稀疏,仅在耳部边缘及尾巴处有少量体毛。
其身体结构粗壮,胸膛宽阔,四肢粗短,每只脚有三趾。
![]()
犀牛头骨细长,向后逐渐抬高,除白犀外,犀牛一般拥有与乌龟十分相似的头部,在吻部收窄。
它们的眼睛相对其庞大的体型而言较小,有短而直立的耳朵,脑容量小,鼻骨向前突出,可能向前延伸至上颌骨范围之外。
![]()
犀牛最显著的特征当属它们的角,所有犀牛的角都是从皮肤生长出来,不与头骨相连,由类似于指甲纤维的成层的角蛋白组成,因而十分坚硬,且终生生长,断裂后也可再生。
根据种类的不同,犀牛的角数量和形状也有所差异。
白犀、黑犀和苏门答腊犀鼻上均长有两个大小不等的角,前角相对于后角更长。
![]()
白犀的前角长度可达1.66米,短角也可长到0.55米。
而印度犀和爪哇犀则为独角,印度犀的犀角呈黑色,平均长0.53米,爪哇犀的犀角呈灰色或灰棕色,在雄性个体中角长通常不超过0.20米,许多雌性个体无角或仅有一个小结节。
犀牛倾向于靠近水源,常栖息于大草原、灌丛带或茂密的森林中。
![]()
分布于非洲的白犀和黑犀相对更倾向于开阔的栖息环境,而苏门答腊犀偏好植被茂密的高地或热带、亚热带低地森林环境,爪哇犀偏好热带、亚热带潮湿阔叶林环境。
所有犀牛的活动范围一般不超过水源10公里,这种对水源的依赖决定了它们的种群分布较为局限。
![]()
犀牛一般在早上、傍晚或夜间进食,在一天最热的时间段休息,是典型的晨昏性动物。
它们的夜视能力优于多数大型植食动物,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夜间延长觅食窗口。
犀牛都是植食性动物,其庞大的体型及后肠发酵机制使得它们可以承受相对高纤维的食谱,但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它们更偏向于咀嚼更富有营养的树叶。
![]()
不同种类的犀牛食性也略有差异,白犀方形的吻部可使它仅通过食草就能获取充足的食物,黑犀突出的唇则有利于采集嫩枝,印度犀兼食水生植物,而苏门答腊犀专食富含铁质的树叶以对抗寄生虫。
除白犀常营群体活动外,其他种的犀牛基本是单独活动的。
![]()
领地一般通过粪便堆中留下的气味及踪迹进行划分,雄性犀牛还会通过尿液对领地进行标记。
白犀成年雌性个体及幼崽很少单独活动,它们常成对出现。
在幼崽出生后2-3年才会离开母亲,而雌性个体则会加入年龄相近的由雌性个体及幼崽组成的小团体,一般这种团体个体数在6个左右,幼崽数量不超过2个。
![]()
与雌性个体不同,雄性个体常单独活动,仅在发情期时聚集到一起。
犀牛的繁殖速度较慢,这也是它们种群数量难以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雄性犀牛在7-8岁时性成熟,但通常在10岁时占有第一个领地后才进行交配。
![]()
雌性犀牛则在4-6岁时性成熟,一胎一仔,生产间隔可短至22个月,但常为2-4年。
刚出生的幼崽体型相对较小,幼崽刚出生就可以站立活动,并会一直跟随在母亲身旁,直至下一个幼崽出生才离开。
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有了犀牛的存在,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也多次发现犀牛的骨头。
![]()
然而,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在中国大地生存了几千年的犀牛却在中国彻底绝迹了。
人类对犀牛的长期捕猎,是导致其在我国灭绝的更主要原因。
在商代,甲骨文中就经常出现殷王猎犀牛的记载,君主在猎犀前都要动用龟甲求兆。
![]()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会用犀牛做革制甲,在铁甲兴盛以前,犀甲是非常流行的装备。
到了宋代,犀角因其稀缺性而更显珍贵,在人们的心目中,犀角是具有神奇功能的东西,甚至有“却尘犀”“辟水犀”之说。
明清时期,中国犀牛的生存环境已经被压缩到云贵高原一代。
![]()
厦门海关查获的这些犀牛角,让我们看到了非法犀牛角贸易的猖獗和危害。
犀牛在我国野外早已灭绝,而在全球范围内,它们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保护犀牛等濒危物种的重要性,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猎和走私行为,同时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让这些珍贵的动物能够在地球上继续生存和繁衍。
![]()
参考:
中国文化报《犀角雕身价风生水起 收藏需防赝品(图)》2011-7-14
中科院之声《牛年岁尾说犀牛》2022-1-30
环球网《厦门海关破获特大犀牛角走私案 货船内查获犀牛角145件》2021-5-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