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精选值得关注的城市商业动态,涵盖新商业项目、新品牌空间及好内容活动。
![]()
九月,作为商业消费的传统旺季,既承载着国庆黄金周的前置预热,更成为品牌首店布局、商业项目焕新的集中爆发期。
从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综合体升级,到老牌商业地标的文化活化,从本土品牌的全球化突围,到国际 IP 的线下场景落地,本月商业市场质量与在地创新并重——不再追求单纯的规模扩张,而是更注重空间叙事与文化共鸣。
![]()
本月“新商业”
随着消费需求向多元化、品质化、场景化转变,一批兼具区域影响力与行业示范性的项目陆续完成开业或焕新。我们挑选了一些案例,来看一看商业地产对当下消费需求的细腻回应,以及对商业与城市关系的新思考。
1.深圳湾万象城二期
湾区商业与艺术的精彩闭环
![]()
9 月 30 日,深圳湾万象城二期开业,与一期联动构成总规模 16.7 万㎡的商业集群。二期项目以“三廊五院”的建筑形态亮相,延续“BAY TO LIVE”的理念,引入近 300 家全品类品牌,涵盖户外旗舰、高奢美妆、星级美食与高端零售等业态,其中 120 余家为首店。首度推出“湾区万象艺术季”,呈现六大艺术主题、100 余场艺文体验活动,并规划建设四大文化场馆,预计 2026 年开放,未来将引入国际顶尖剧目与展览。
深圳湾万象城双期联动巩固了深圳湾高端消费枢纽地位,而艺文内容的深度植入,恰好回应了大湾区高净值人群对消费与精神体验的双重需求。让商业空间变成生活美学地标。
2.南京 JLC 金陵中環
新街口商圈十年品质破局
![]()
9 月 19 日,香港置地旗下南京 JLC 金陵中環在新街口核心商圈启幕,近 9.2 万方商业体量引入近 200 家品牌,超 40% 为首店或全新概念店。Christian Louboutin 南京首店、Valentino 等奠定高端基调,Aēsop 概念店、方所书店则丰富生活场景,更有《红楼回响》等国际艺术项目落地。
在同质化严重的成熟商圈,它将高奢首店与艺术及生活方式组合,这种搭配既填补了区域高端商业的细分空白,又用文化艺术消解了高端消费的距离感,JLC 的硬件呈现依旧延续了港资的质感与审美,提升了新街口商圈的购物体验感。
>> 延伸阅读:四两拨千斤:南京JLC,重写新街口格局
3.上海新天地东台里
瑞安 “新天地” 社区品牌战略落地
![]()
9 月 12 日,瑞安房地产宣布将「新天地 XINTIANDI」从商业项目品牌升级为社区品牌,提出“生活总有新天地”的核心主张。9 月 29 日,上海新天地东段的新天地东台里开启试营业。作为大新天地社区重要组成,其含 6500 ㎡全景天幕、8.8 万㎡开放式商业空间,将与西区联动重塑都心社区面貌。项目以百年东台路为主轴,串联十余处开放式文化场景,借 “东台” 系列活动及 “巷陌留痕”“东台集珍” 展激活城市记忆,让街巷成露天展廊,延续文化气质。
从 “卖场景” 转向 “建社区”。新天地尝试让商业不再是孤立的消费空间,而是成为居民社交、文化体验的载体,温柔地打破商业与城市生活的边界。
4.北京新商业 9 月集中开业
街巷里的商业共生图景
![]()
9 月的北京,多个商业项目勾勒出因地制宜的更新脉络:
首钢园永定河集借 3 个月生活节开业,5000 ㎡空间聚集山池咖啡等首店与本土品牌,为工业遗址注入轻量消费活力;隆福寺二期以 11 万㎡新空间引入开心麻花剧场、骑行主题店,延续老城文化基因;魏公・芳华里靠影城、国图文创馆填补高校区品质生活空白。
此外,西城区的北京坊二期也将在金秋开业,业态规划以城市 IP 旗舰、主题博物馆、沉浸式演艺空间、Livehouse 等深化文化地标属性;北京友谊商店由老建筑群升级改造,以花园院落式商业空间亮相,引入 30+ 家商户,涵盖 BERRY BEANS 咖啡、北平机器精酿及 3000 平超级转转全国首店,迅速成为二环 Citywalk 热点。
这些项目没有统一模板,而是紧扣激活工业遗存、更新老城记忆、服务社区需求的区域肌理,让商业适配多样化的城市生活场景。
![]()
本月“新店铺”
9 月迎来了一波品牌店铺的开业潮,有的试水海外市场、有的借 IP 热度掀起消费新潮,还有的以多场景布局贴近不同人群的日常。聚焦这些值得关注的品牌开业案例,看看它们如何为不同城市空间带来独特的消费温度。
1.观夏香港首店选址铜锣湾
东方香氛美学的 “全球化第一步”
![]()
9 月 7 日,东方文化香氛品牌观夏香港首店在铜锣湾恩平道 52 号开业,还与作家程皎旸联合推出《她城游记》城市漫游指南。
门店选在 1950-60 年代的唐楼,契合品牌对历史建筑的偏好,也致敬香港 “无名女性劳动者”。店内保留原建筑马赛克地砖,以四大空间打造沉浸式体验:东方原料・工作室陈列香气原料;长物亭与陈幼坚合作,融合白铁工艺等元素;书房展香港女性史册;浴室以女性梳洗场景为灵感,加入广式珠帘。
借香港东西方文化枢纽优势,观夏探索出一条国牌东方美学“出海”的新路径。不同于西方香氛品牌的奢华叙事,观夏延续内地文化地标店做法,以唐楼承载的在地记忆、女性主题的文化共鸣为核心,让香氛成为文化载体,彰显东方美学在国际市场的差异化潜力。
2.HARMAY 話梅常州首店
“金库” 概念重构美妆零售体验
![]()
9 月 19 日,HARMAY 話梅常州首店亮相常州万象城,延续 “仓库叙事” 基因的同时,以贵金属储存空间为灵感,用半通透金属网格、黄金色水磨石地面与仿真金砖墙,打造出 “金库” 概念空间,打破传统美妆店的刻板印象。此次开业是話梅深化华东市场的关键一步,此前已密集入驻南京、无锡等江苏高端商场,后续还计划进军北京、长沙等城市,加速全国布局。
当多数美妆集合店仍聚焦品牌堆砌时,它用“金库”这种强记忆点的场景设计,将购物变成 “探索宝藏” 的乐趣,增强用户体验和记忆点。
3.Chiikawa 中国内地首家旗舰店开业
IP 情感链接实体消费
![]()
9 月 27 日,日本治愈系 IP Chiikawa 内地首家长期旗舰店落地上海南京东路,区别于此前的快闪店,门店临街两层空间充满巧思:一层设上海限定主题区、角色介绍墙及大头贴机,融入地域特色;二层打造魔法主题区、天使恶魔打卡墙与抓娃娃游戏区,强化互动体验。此前 Chiikawa 已通过名创优品快闪、广州太古汇快闪积累热度,此次长期店进一步深化国内市场渗透。
当前 Chiikawa 旗舰店已经带动新一波打卡热潮,门店人气火爆。它将线上表情包的萌趣热度,转化为线下持续的消费吸引力 ,将 IP 落地为有复购、有粘性的长期商业空间。
4.海底捞多项新动作
布局上海超级甜品站、北京社区店、深圳人宠共餐店
![]()
海底捞近期通过三大新场景布局,打破传统大店模式:上海中庚漫游城的 “超级甜品站” 嵌于门店门迎区,30 余款产品九成定价 15 元内,兼顾火锅客解腻与商场人群轻食需求;北京昌平沙河社区店仅 200 平方米,早 6 点至凌晨 3 点营业,除火锅外还售早点、熟食与夜宵,覆盖居民全时段餐饮需求;深圳上河坊人宠共餐店特设防滑宠物区,提供宠物餐与生日蛋糕定制。
海底捞在北上深三地的新尝试,从商圈甜品补充到社区全时段服务,再到养宠家庭专属场景,“做小”并非简单缩规模,而是通过贴近社区、拓展早餐/夜宵/下午茶等高频场景,拓宽消费群体,延展消费场景,将品牌从“商圈大餐”转向“日常小食”,也为后续可复制的轻量化模型探路。
![]()
本月“好内容”
本月“好内容”板块,我们看到了从内容驱动的活动成为城市商业的新驱动力,借此摘取了三场值得关注的活动案例。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品牌不只做活动主办方,商业也不只是场地提供方,品牌与空间生长出新的气质,在不同语境里延展出真实的文化体验。
1.abC 十周年艺术展落地檀谷
自然中的艺术节日
![]()
9 月的北京檀谷 TANKO,联手 abC 艺术书展在慢闪公园打造了一场“朋友的节日”。山谷、草地、秋风、露营区——abC 十周年选择暂时离开城市,把艺术书展延展成一场关于“关系”的庆典。这里没有过度策展的张力,取而代之的是自然与人文的共振:展览、装置、市集与音乐散落在檀谷街区,让艺术重新回到开放的、可被生活感知的状态。
这次活动之所以动人,在于书展本身与檀谷氛围的契合度:一个挖掘独立文化,强调开放阅读的艺术平台,遇上一个强调自然共生与精神留白的生活方式小镇。前者带来内容的深度与文化辨识度,后者提供空间的气质与情感场景,彼此成就。
abC 十周年与檀谷 TANKO 的共创,带来提醒,当商业空间愿意放慢节奏、承载精神共鸣时,它便具备人与文化真正相遇的魅力。
2.莫干山诗歌生活节落地莫干庾街
诗歌与文旅的共振
![]()
![]()
9 月,首届莫干山诗歌生活节在莫干庾街展开,由诗歌文化品牌 POEMSFORYOU 为你写诗与莫干庾街共同发起。三天时间里,29 位诗人、作家与艺术家带来分享与朗诵,60 个来自全国的品牌组成“山野有诗”市集,还有展览、音乐会与互动工作坊等设置,场景多元化,让诗歌于山野间流动。
庾街本就以自然、生活、文化为核心,随着为你写诗旗下泡芙云诗歌空间的落地,诞生了文化品牌与商业街区共同创作的可能。品牌将诗歌的内容里注入街区,而庾街则以自然与生活的空间气质回应创作,使文旅项目因此拥有更长久的温度与记忆,延展为持续生长的文化内核。
3.小宇宙聊天会落地大学路
内容社群的线下实验场
![]()
![]()
开学期的大学路,因为一场关于“志趣”的聚会而变得热烈。小宇宙播客平台携手复旦管院,共同发起「播客!点亮你的人生志趣」活动,让线上社群的温度在线下具象成声。活动时间内,五大志趣主题被拆解为真实的体验——聊天会、MEETUP、游戏互动与创意打卡,让上万人在大学路街区的开放氛围中重新定义“兴趣”与“连接”。
大学路本就承载着城市文化与青年精神的交汇,它的开放性、漫步感与校园邻里的气质,天然适合这样的公共文化实验。小宇宙把“播客”从耳机里带到街上,让知识与情感的交流变成可见的互动场景,呈现了平台内容力与街区文化属性的相互共振,更是一场关于人与人、人与世界重新连接的尝试。
九月的商业热闹,不止于 “上新” 的数量,更在于每一个项目、每一家店铺背后,对商业如何更好融入城市的深度思考。九月的商业热度还将持续发酵,而四季度的商业创新也已蓄势待发,期待下一个月的“新商业、新店铺、好内容”。
附: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