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里的价格风向已经悄悄变了,从手机到汽车,从大学教育到银行存款,不少领域正迎来一波“缩水”浪潮。
2025年十月刚过半,市场里的价格风向已经悄悄变了。从国庆期间的促销动静就能看出来,再过一个月到11月,国内起码有6个领域要掀起降价潮。
除了大家一直盯着的房价,智能手机、民办大学学位这些跟生活、教育紧密相关的东西,要么直接降价,要么“价值缩水”。
01 房价:持续下行成定局
房地产市场在2025年依然没有任何回暖的迹象。最新数据显示,9月全国百城二手住宅均价同比下跌7.38%。
南昌一位网友的经历堪称典型:2021年高峰时期花费100多万购买的房子,如今挂牌80万出售却无人问津。
经过多次降价后,最终有一位买家出价50万,而当他犹豫不决时,这位买家已经在同小区以50万的价格购买了另一套精装修户型。
房价持续下跌的背后是供需关系的根本改变。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房子已经有6亿栋,如果每栋房子住5个人,可以住30亿人。
未来房子将长期“供大于求”。同时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购房需求萎缩。
02 智能手机:老旗舰直降两千清库存
临近11月,手机市场出现了魔幻一幕:新机型需排队预定,而老款旗舰机却贴着大红降价牌甩卖。
这背后是厂商的清算策略。10月到11月是新旧机型交替的空档期,华为为给月底发布的Mate80让路,小米在开售17系列后,将上代的16 Ultra降价1200元还送无线充电器。
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华为靠鸿蒙生态吸引用户,小米冲击高端市场,苹果在中国出货量已跌至第五位,不降价根本留不住客户。
2025年双11,苹果iPhone 16系列256GB版本,叠加上国家补贴后,价格可能跌破5000元,降幅超过20%。
03 民办大学学位:价值分化明显
民办大学的学位正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广东有14所民办本科没招满,最多的一所缺了6300多个名额。
有些专业投档率仅有14%。另一方面,福耀科技大学在湖南的分数线飙升至635分,比不少985高校还高。
普通民办学位“缩水”的主要原因包括学费昂贵,一年动辄两三万,四年下来光学费就超过十万。
但就业率却只有56.7%,比公办本科低8个百分点,毕业起薪也少1100元。此外,60%的民办专业集中于文科,而市场上70%的岗位需要理工科背景。
04 电动汽车:旧款降成“白菜价”
电动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正在升级。电池技术的突破让老款车型的电池续航和安全性能落伍,车企只能通过降价来清理库存。
不仅是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也跟着降价。国产中档汽车降价2-3万元,而国外高档汽车的降价幅度接近9万元。
二手车市场的降价更为惊人。有网友去年花费20万购买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如今在二手车市场仅值13万。
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车时需要特别注意,有些车企为了降低成本,可能将电池更换为低配版本,导致续航里程虚标严重。
05 小家电:网红款价格腰斩
前几年备受追捧的小家电,如今价格大幅下降。前两年售价四五千的扫地机器人,现在同款2999元就能买到,还赠送三年耗材包。
空气炸锅从几百元降至一百多元,某知名品牌的迷你款仅99元包邮。空气炸锅、洗地机、挂烫机、电动拖把等流行小家电,普遍有10%-15%的降价幅度。
小家电降价的原因主要有三: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导致装修需求减少,小家电自然销量下降;技术更新迅速,去年的“语音控制”已成为基础配置;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让许多小家电补贴后价格低于成本价。
06 银行存款利息:购买力持续缩水
银行存贷款利率近两年持续下调,2025年又降低了两次。目前1万元存一年定期只有110元利息,存五年也仅有155元。
这意味着把钱存在银行,购买力还在慢慢缩水。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仍处于历史低位,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仅为1.5%,活期利率只有0.1%。
面对如此低的利率,有储户调侃说,2025年有可能去银行存钱时,得向银行交“保管费”了。
银行希望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消费,但许多人面临裁员和降薪,收入没有保障,不敢随意花钱。
面对这一波降价潮,消费者可得擦亮眼睛。降价背后藏着不少猫腻,比如有些电动车企偷偷把电池换成低配的,续航虚标严重;还有些旅行社的低价套餐藏着“不含机票”、“自费项目多”的套路。
不管是买手机还是选学校,得看清楚价值,别只盯着价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