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双江管护分局的工作人员在邦佑大箐开展森林资源巡护工作时,被几株高大的乔木吸引了目光,经过专业人员辨认,这些树木竟是有着“植物界龙凤”美誉的伯乐树。该区域的伯乐树已形成相对独立的生长群落,为当地生物多样性再添亮眼一笔。
![]()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被发现的伯乐树 图据今日临沧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伯乐树群落,生长在海拔2000米至2300米的区域。经统计,群落中胸径16厘米以上的植株有7株,最高的树木可达18米,成年植株傲然挺立,尽显勃勃生机。同时,幼苗生长状态良好,展现出强劲的繁衍活力。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人为干预较少,植被生长环境的原始性与完整性保持稳定,群落植被生长演替过程也十分完整,为伯乐树的生存提供了绝佳条件。
据悉,伯乐树是我国特有物种,更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堪称研究被子植物演化及古气候变化的“活化石”,对探索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气候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科学价值。伯乐树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隶属于叠珠树科伯乐树属。伯乐树通常高10至20米,树皮呈灰褐色,小枝上有较明显的皮孔。其羽状复叶长度一般在25至45厘米,总花梗外面覆盖着棕色短绒毛,开出的花呈淡红色,果实则为椭圆球形。由于伯乐树的花以总状花序排列在枝顶,花萼形状如同钟形,因此它还有一个形象的别名——“钟萼木”。
![]()
![]()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被发现的伯乐树 图据今日临沧
伯乐树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它偏爱温和湿润的气候,既需要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又无法承受烈日暴晒。因此,在山林中,常常能看到伯乐树“依偎”在其他高大树木的庇护下,享受着恰到好处的散射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茁壮成长。伯乐树在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被发现,是当地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标志着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
云南省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临沧市临翔区、凤庆县、云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89504公顷。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以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以黑长臂猿、印支虎、黑颈长尾雉、绿孔雀、云南红豆杉、野生古茶树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群及其栖息地。
红星新闻记者 罗敏
(来源:红星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