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50年代,专家在广西一家小饭馆吃饭时,发现店里有一种用动物泡的酒,他从未见过。
经过研究,专家惊讶地发现这种动物是一种从未被发现的新物种!
并且仅中国广西独有,但是数量极度濒危,比国宝大熊猫还少。
那么这究竟是什么神秘物种?为什么如此濒危?
![]()
因“泡酒”发现的新物种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动物园的专家谭邦杰,带领着一帮工作人员去广西崇左考察采集动物。
来到当地之后,几人在工作休息期间找了找了一家小饭馆吃饭,意外发现店里摆着一种特别的药酒。
![]()
询问店里老板后,谭邦杰才得知这药酒叫做“乌猿酒”,这种酒是用当地一种叫做黑叶猴的动物泡的。
因为崇左这地方喀斯特地貌多,山洞溶洞遍地都是,地下水丰富,当地气候潮湿得很,当地人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深受风湿病等疾病折磨。
![]()
他们觉得黑叶猴能在这么潮这么黑的地方活下来,身上肯定有防潮除湿的本事,所以才抓黑叶猴泡酒喝。
但是谭邦杰仔细一看,发现酒缸里这猴子可不太一样,普通的黑叶猴全身黑乎乎的,就耳朵到脸颊那儿有两绺白毛。
![]()
而这只猴子的脑袋和尾巴尖都是雪白的,谭邦杰觉得很是奇怪,于是一行人就开始调查这种猴子。
后来在当地人带路下,他真在崇左的山头上找到了这种“中间黑,两头白”的怪猴子。
![]()
一些当地老乡还提供了有关这种猴子的头骨、毛皮这些材料给谭邦杰研究,他越研究越激动。
这压根儿是个从来没被发现过的新物种!于是他就给这猴子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白头叶猴。
![]()
这可是咱们中国科学家第一次给灵长类动物命名,意义非凡。
而且这种猴子全世界就咱们中国有,中国就广西有,广西就崇左有,而且崇左也就那么几个山头能见到。
![]()
所以白头叶猴的数量一度非常稀少,当时全加起来就六七百只,比大熊猫还金贵呢!
那么白头叶猴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什么数量如此稀少?
![]()
珍贵的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是一种拥有“莫西干发型”猴子,头顶一撮直立的白毛非常酷炫。
脖子和肩膀也是雪白的,身体其他部分则是纯黑,尾巴末端还带一截白色。
![]()
幼崽全身金黄,长到一岁半才会换上成年猴的黑白“外套”,当地人管白头叶猴叫做“白猿”。
跟当地常见的黑叶猴是近亲,但因为数量稀少,常被误当成黑叶猴捕猎。
![]()
白头叶猴只在广西崇左的陡峭石灰岩山里活动,能在悬崖上飞檐走壁,夜宿岩洞或岩缝。
可随着人类修路、开垦农田,它们的生存空间被霸占,甚至连传统的活动路线都被铁路、公路霸占。
![]()
伴随当地农民砍树烧火、开荒种地等行为,导致白头叶猴赖以为生的树叶和嫩芽急剧减少。
它们每天要吃30多种植物获取足够的营养,但栖息地里的植被被破坏后,食物来源也被直接切断。
![]()
更麻烦的是,白头叶猴胃里专门用来消化纤维素的共生菌群很挑食,找不到合适的树叶就会饿肚子。
再加上,过去当地人为了治病会捕猎白头叶猴泡酒,大量的人类捕猎导致它们的种群数量越来越少。
![]()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白头叶猴的种群仅仅只剩下300多只左右,分布在崇左的几个山头上。
想要让这一濒危动物好好存活下来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因为除了人为原因外,白头叶猴数量稀少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
![]()
生存堪忧
白头叶猴跟普通猴子一样属于社会性猴子,跟大多数猴群不同的是它们是母系社会。
而且严格禁止近亲繁殖,这就意味着,当小公猴长大成熟后,必须离开原来的猴群,去其他猴群去寻找配偶。
![]()
同样的,原来的猴群也得引进新的公猴,保持基因的多样性,这种自然形成的交配规则,有助于促进族群之间的交流。
维持整个种群的健康繁衍,但人类的活动将它们生存的森林分割成一个个孤岛状的碎片。
![]()
虽然白头叶猴喜欢攀岩山间,但是山与山之间的层层阻碍让公猴们迁移到其他猴群变得异常困难。
作为智商较高的灵长类动物,白头叶猴懂得活下来才是第一顺位。
![]()
这直接导致两个严重后果,一是由于可选择的配偶有限,繁殖成功率自然就下降了。
要知道,白头叶猴的繁殖过程特别艰难,雌猴每三年才能怀一胎,而且幼崽的存活率还不到一半。
![]()
二是不同猴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大幅减少,近亲繁殖的风险明显增加。
更麻烦的是,它们不太会选择近亲繁殖,因为必须遵守母系社会和外群交配的规矩。
![]()
并且,外群交配这种繁殖方式本来就限制了基因库的大小,要是再出现近亲繁殖,可能还会引发各种遗传病。
长此以往,对整个种群的生存发展都是个严峻的挑战,保护白头叶猴迫在眉睫。
![]()
因此,想让这些白头叶猴好好生存增加猴群数量,必须得建立“生态廊道”。
比如人们种植一些高大的树木连接破碎化的石山,帮助猴群迁移和基因交流,减少“孤岛效应”。
![]()
或者专门为白头叶猴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面种植白头叶猴喜食的树叶,扩大采食范围,有助于猴群交流。
最重要的是,要严格限制人类活动,保护它们的栖息地。
![]()
如今,广西崇左白头叶猴保护区已经十分完善了,里面已建成2条生态廊道,恢复白头叶猴栖息地500多亩。
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强,白头叶猴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300多只增加到2025年的1400多只,数量增加了差不多5倍!
![]()
虽然白头叶猴数量仍然比咱们国宝大熊猫还少,但是它们从“濒危灭绝”到“重新复苏”的蜕变证明,我们科学规划的猴群恢复路线是正确的。
未来我们仍需继续坚持“科学规划+社区参与”的模式,让“石山精灵”白头叶猴在地球上生生不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