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骨干子企业,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70年的“三三〇工程指挥部”,已经成为承包投资双轮驱动、国际国内协调发展的跨国经营集团,形成集建筑、环保、房地产、水泥、民爆、公路、水务、装备制造、金融为一体的“1+7+1”业务格局,综合实力位居中国建筑企业前列,是知名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商和“一带一路”领军企业。葛洲坝集团是从湖北省宜昌市发展起来的,葛洲坝集团的前身是1970年成立的“三三〇工程指挥部”,后历经多次重组与更名,逐步发展成为涵盖工程建设、环保、水务等领域的跨国经营集团。
1970年,为建设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国家组建 了“三三〇工程指挥部”,它就是葛洲坝集团的前身。该工程于1981年建成,成为万里长江第一坝。1997年,“三三〇工程指挥部”改制为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水电行业首家上市公司。2007年完成主业资产整体上市,成为湖北省唯一营收超千亿的上市公司。2000年后,集团通过资产重组与业务整合,形成“1+7+1”业务格局(建筑、环保、房地产等八大板块),并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25年签约科威特的新城建设项目(5.57亿美元),国际业务覆盖142个国家和地区。
![]()
葛洲坝集团承建的标志性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白鹤滩等全球标志性工程,创造多项世界纪录。例如,三峡工程创造了多项施工速度与规模纪录,成为世界最大水电站。葛洲坝位于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口,它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直接推动了宜昌市相关产业的发展。葛洲坝集团对宜昌市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城市基础设施与民生改善;葛洲坝集团通过多个项目助力宜昌城市功能优化和民生提升:望洲岗10号危旧改项目于2023年启动小区改造,采用“原拆原建”模式,仅用9个月完成新建住房,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
三峡花苑二期工程:2025年建设的宜昌市西陵区朝阳路景观项目,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社区生态价值。清江流域治理:2009年起累计投入665万元支持长阳清江治理,建立常态化河道保洁机制,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植被覆盖率也提升至85%。葛洲坝集团作为在宜昌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央企,它在宜昌城市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缓解了华中地区电力短缺的困境,为三峡工程提供反调节功能,并成为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 城市更新参与者:通过危旧房改造、基础设施升级等项目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助力宜昌打造现代化宜居环境。
![]()
葛洲坝集团总部为何后来要搬迁至武汉市呢?其主要是基于下面这些原因:市场规模与发展机遇;武汉作为中部第一大城市,经济体量、市场容量和发展机会远超宜昌。武汉作为九省通衢,交通便利,便于企业开展业务往来和资源整合。武汉作为华中最大城市,又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在交通、教育、医疗、民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源更丰富,能为员工及家属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例如,武汉拥有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可吸引高端人才并促进技术研发。武汉还是我国的文教名城, 其文教实力通常位列全国的前五名之列,这种核心资源肯定是宜昌所不能提供的。
行业布局与战略定位;武汉作为国家支持建设的中心城市,又是我国中部地区第一大城市,与宜昌市相比具有更高的国际知名度,这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业务拓展。葛洲坝集团作为水利水电领域的“国家队”,其业务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总部搬迁至武汉后更便于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葛洲坝集团落户武汉后,可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光谷片区,获取更多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水电建设产业链布局。 武汉拥有中国一冶集团、中建三局等大型央企,葛洲坝集团迁入后,可与这些企业形成基建领域的“国家队”集群,共同参与国内外重大项目竞标。
![]()
葛洲坝集团总部搬迁至武汉后对其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总部经济效应;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产业集群和人才储备,为葛洲坝集团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总部落户武汉后,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运营的效率和竞争力。武汉的区位优势也可助力葛洲坝集团拓展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等国际项目中,便于统筹协调全球业务,同时依托长江经济带战略,强化在水利、能源等领域的市场布局。武汉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为葛洲坝集团提供了充足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支持,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搬迁后,葛洲坝集团可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同时借助武汉的金融、物流等配套资源,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从单一水利建设向综合基建领域延伸。2024年葛洲坝集团的营收达1284.04亿元,合同储备近千亿;截至2025年,部分子公司的年营收也近200亿元,其业务覆盖新能源、绿色建筑等领域,共获省部级以上奖项30余项。葛洲坝集团从宜昌搬迁至武汉,对宜昌市来说也是一次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契机,宜昌市已经向绿色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优势产业转型。而这同时,这也为武汉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升了武汉城市的竞争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