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医院嘈杂的输液室里,两岁女儿因针头刺入皮肤而放声大哭的模样,让高云华的心揪成一团,环顾四周,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家长的安抚中挣扎落泪,此起彼伏的哭声填满了整个空间。
这一刻,她忍不住深思:“有没有一种不用打针的给药方式?要是能像贴创可贴一样,轻轻一贴就把药物送进身体,孩子们就不用遭这份罪了。”这个念头如同种子在她心底悄然生根。带着这份牵挂,她立刻从深耕多年的科研领域切入,立志攻克“无痛给药”这一世界性难题;经过反复筛选与验证,最终将方向锁定在皮肤递送药物领域的微针技术上。
2018年,中科微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并快速成长为国内聚合物微针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正通过CRO/CMO/CDMO/OEM/ODM多元化服务模式,持续推动微针透皮技术在医疗健康与美容护肤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让“贴剂替代打针”的设想逐步落地为惠及更多人的实际解决方案。
![]()
中科微针北京综合研发基地
01
深耕可溶解聚合物微针技术20余年,克服大规模产业化量产难题
在现有药物递送体系中,传统给药方式普遍存在诸多技术局限:
●注射给药虽能实现药物直接入血,却伴随明显痛感与创伤性,不仅大幅降低患者尤其是儿童、老年群体及需长期用药者的依从性,还依赖专业人员操作,增加了医疗场景限制;
●口服给药虽具备便捷性,却易受胃肠道复杂环境影响,导致药物有效成分大量流失,最终生物利用度偏低,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浓度;
●透皮贴剂虽凭借无创、长效释药的优势在局部治疗中有所应用,但皮肤角质层作为天然保护屏障,限制了药物的经皮渗透效率,尤其针对多肽、蛋白质等大分子药物,其分子量大、亲水性强的特性使其难以突破皮肤屏障,无法实现有效递送。且当时微针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虽有潜力,但产业链长,需克服诸多技术难题,一直未实现规模化量产。
随着人们对医疗体验和药物疗效要求的提高,对新型、无痛、高效给药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材料科学、微加工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为微针技术的研发和改进提供了技术支撑。国家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视与政策支持,也为微针透皮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这为中科微针的成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中科微针创始人高云华博士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生物微机电系统(BioMEMS)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新原理新技术研究。2003年,高云华带领课题组承担国家“863 计划”中微针透皮给药技术相关课题研究,从此开启与微针的不解之缘。
凭借对微针技术的深入研究,高云华将中科微针的研发方向聚焦于可直接载药的可溶解聚合物微针技术。“这类微针因能适配多肽、中药等多种活性成分,应用场景十分广泛,是推动微针技术规模化落地的关键方向。”高云华介绍道。
但当时行业内普遍缺乏适配聚合物微针的专用生产设备与工艺体系,既无法满足技术转化的量产需求,也难以支撑药企对产业化落地的实际期待。为打破这一核心瓶颈,真正推动可溶解聚合物微针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2018年5月,在多方政策和中科院成果转化资金支持下,中科微针正式成立。
中科微针核心团队成员多来自中科院理化所等科研机构,在微针技术研发、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等领域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公司与中科院理化所20余年微针技术积累深度绑定,历经20余年研发,在微针技术领域积淀深厚,克服了微针材料选择、工艺、设备、制剂等难题,掌握了从微针设计到制备工艺等一系列核心技术,成功实现微针产品量产,提升了微针给药产业化年产能。
![]()
中科微针团队工作照
02
攻克柔性聚合物微针成型及微针药物递送技术难题,以CRO/CMO/CDMO多元模式赋能客户
当前全球给药领域,从患者端、企业端以及临床端,还有诸多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中科微针的聚合物微针透皮贴剂通过“微创透皮”机制,可精准解决痛点。
![]()
传统给药方式的缺陷vs中科微针的聚合物微针透皮贴剂解决方案
这离不开中科微针背后强大的核心技术平台。公司的CASMN-P微针药物递送技术平台致力于打造“全场景微针递送解决方案”,囊括包衣微针、溶解微针、溶胀微针三大类微针技术,可适配多肽、核酸、疫苗、小分子药物、难溶性药物五大药物应用领域,技术适配性强,能满足多类型药物需求。
同时,公司的核心生产工艺——RT-SMP®常温印刷法,解决了柔性聚合物微针成型技术的全线难题。具体而言,该技术具有以下核心优势:
第一,常温活性保全。一般而言,传统微针技术依赖高温/低温成型工艺,导致热敏性成分降解,活性成分失活。而RT-SMP®常温印刷法采用一步原位成型工艺,在常温环境下完成微针生产,避免高温导致的活性成分降解;
第二,参数灵活可调。传统微针技术因固化工艺依赖高温处理、特定模具形状、生产流程分步操作,且缺乏材料-工艺协同优化机制,最终形成设计固化的技术路径依赖,无法满足多元场景对微针参数与形态的定制需求。中科微针团队通过独创微针模具生产线使大版幅表面亲水模具实现批量化生产,同时独创分步注液工艺使药液富集在针尖而形成了成套的RT-SMP®常温印刷法,达到精准控制聚合物微针针体高度、阵列密度及贴片宏观形状的效果,就像印刷一样只需要改变成型部件就可以生产不同形状的微针;
此外,RT-SMP®常温印刷法具有多领域兼容性。中科微针结合生产工艺要求,研制了系列柔性聚合物微针处方,包含可溶性一体微针、可溶性分层微针、溶胀微针等配方。
针对药品微针领域的研发与生产需求,公司依托 RT-SMP® 常温印刷法及北京柔性化中试车间(遵循研发阶段 GMP 体系,满足中、美及欧洲注册合规要求),可稳定生产高质量微针制剂,实现药物高效递送。
截至目前,中科微针已申请国内外专利 70 余项,拥有从源头的微针设计到模具生产、药物制剂研发、批量化生产以及产品包装全产业链的知识产权。
核心技术平台的深厚积淀,为中科微针的CRO/CMO/CDMO多元模式以及合作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不仅具备从实验室研发到工业化生产的完整技术转化链条,实现稳定批量化生产,更能通过专业技术团队和成熟工艺平台,帮助客户缩短研发周期,提高成功率。
具体而言,中科微针能提供以下服务:
●微针贴剂药物研发服务:为客户提供微针贴剂临床前药学研究解决方案,为客户的创新给药途径提供研发支持;
●微针中试工艺研发服务:为客户提供从实验室工艺到中试规模生产工艺的研发服务;
●微针中试样品制备服务:为客户生产制备中试规模样品(IND注册批、临床研究批等)。
目前,中科微针的业务已涵盖药物研发、工艺开发、临床样品生产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服务。
03
成为微针制剂的合伙人,以“平台赋能+生态合作”实现与客户价值共创
“中科微针不仅仅是一家提供微针技术产品的公司,更是‘微针制剂的合伙人’。”中科微针创始人高云华强调,公司致力于与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微针制剂相关产品,就如同合伙人一样,全程参与到客户微针制剂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共享技术、资源和经验。
与传统的产品供应商不同,中科微针并非简单地提供标准化产品,而是更注重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定制化开发产品和服务;与一些单纯的研发机构相比,公司不仅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还拥有规模化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验,能够将研发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产品推向市场。
这种定位使中科微针在微针透皮技术应用领域形成独特竞争优势,既服务于客户个性化需求,又能高效实现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服务,促进微针制剂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发展。
目前,中科微针已经建立了化妆品、医疗器械、医药的 CRO、CDMO 多方位、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拥有研发技术服务平台、中试服务平台、产能巨大的产业化服务平台,能够为客户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加速微针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转化。
在CRO服务方面,中科微针更具前瞻性,会提前融入“工艺可放大性”“商业化生产成本”的考量,避免客户后期面临“实验室样品好做,中试量产难”的困境,研发成功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CMO/CDMO服务方面,中科微针更高效,且能实现“无缝衔接”。多数客户常因临床与商业化阶段换机构,由于工艺、设备差异致产品质量波动;而中科微针的全流程布局能实现“临床前研发→中试生产→商业化生产”的无缝衔接。如客户在CRO阶段确定的载药工艺,到CMO阶段可直接复用参数;CDMO服务中,从实验室小试到商业化生产的设备、工艺逻辑一致,能将商业化生产的启动周期大大缩短。
更重要的是,中科微针可以打造全链条数据闭环,提升服务附加值。在服务过程中,公司会积累客户药物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数据(如透皮效率、稳定性数据、生产参数),后续可为客户提供“工艺优化建议”“成本控制方案”等增值服务。例如,某客户的多肽药物在商业化生产中,中科微针通过分析前期研发数据,优化了微针几何形态和基材配方,使载药成本降低15%,这是仅做单一环节服务的机构无法实现的。
据高云华介绍,中科微针是国内少数能覆盖“全流程 + 多技术”的微针技术企业,既懂前端研发,又具有中试及商业化产能,还能通过 CASMN-P 平台适配多类型药物。公司不仅年产能达数千万片,且中试及生产车间均遵循GMP标准,能生产IND注册批、临床研究批等医药级样品,2023年还获批了国内首款水凝胶聚合物微针二类医疗器械,是少数能同时满足化妆品、医药规模化生产需求的企业。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科微针已服务各类企业及机构超60家。从领域覆盖上,呈现“化妆品为主、多领域延伸”的特点。
在医药领域,中科微针的服务涵盖代谢疾病、皮肤科、疫苗、中药等方向,服务的药企既有专注创新药的生物科技公司,也有做改良型新药的传统药企;化妆品领域,主要服务功效型化妆品企业,聚焦“美白、抗衰、祛痘”三大需求,提供可溶性微晶贴的研发及生产服务。其中,大多合作产品已实现市场化销售,市场反馈良好;在科研及医院领域,中科微针与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及科研院所合作,为其提供微针制剂研发支持,助力临床研究及基础科研项目落地。此外,中科微针还可提供跨境合作,为海外客户提供研发样品以及微针制剂产品的CMO/CDMO/OEM服务。
目前,中科微针在重庆注册成立了子公司——中科微针(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该子公司占地面积八千多平米,建成了国际先进的微晶贴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达1.5亿贴,是全球最大的微晶贴生产基地之一,同时北京综合研发基地支持针体高度、形状的定制化服务,为微针产品规模化供应与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双重保障。
![]()
中科微针生产车间
接下来,中科微针将继续聚焦医药领域的临床转化,同时拓展化妆品、大健康等新场景,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公司将继续秉持“用微针技术改善人类健康”的使命,让微针透皮给药技术惠及全球更多患者。未来,中科微针计划与国际公益组织合作,在疟疾、艾滋病等传染病高发地区,推广微针疫苗接种技术;并针对全球5亿糖尿病患者,研发低成本、高依从性的微针胰岛素贴片,以创新技术解决全球健康难题。
目前,中科微针在药品研发服务、样品生产服务以及规模化生产服务方面有对接需求,如果您对中科微针及其服务解决方案感兴趣,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信息和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