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9日讯 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秋收工作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严峻挑战。为最大程度降低不利天气对秋粮收成的影响,守护粮食安全,临清市依托合作社和购销企业,成立33个粮食烘干服务点,运用智能烘干设备,全面打响秋收抢烘攻坚战。
在临清市戴湾镇的一家农产品购销企业内,大型烘干机正在对刚从田间收获的湿玉米粒进行烘干。记者了解到,这家企业自主研发了粮食智能脱水预处理系列设备,采用先进的二次烘干技术专为玉米集中收获场景设计,针对鲜玉米棒35%左右的高含水率,能精准降至25%的安全阈值。
“我们现在整套烘干设备在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农户送来的鲜玉米棒一般含水率在35%到40%左右。通过我们玉米棒烘干装备与我们烘干塔的配合,在7到9个小时之间,可以把玉米含水率烘至14%左右,完全可以达到入库的标准。”临清市戴湾镇康百捷农产品购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超介绍。
烘干厂房内,机器轰鸣。该企业购置了粮食烘干塔、脱粒机等设备共20台(套),并建成了2600平方米的中转库,实现年烘干粮食6万吨的产能,也为周边村民解决了燃眉之急!
“今年由于天气的原因,收了玉米以后家里不方便存放,咱老百姓就把玉米放到这来了,卖到这之后,随着就可以现金结算,老百姓都挺放心,价格也挺合适的。”临清市戴湾镇水城屯东网格村村民胡信臣说。
针对连日阴雨对秋收的不利影响,临清市及时摸排粮食烘干需求,动员粮食加工企业、粮食收储点、专业合作社等开放自有烘干设备,共享资源,保障烘干机械能源供应;同时,合理利用公共场地,全力服务群众晾晒粮食。目前,全市已开放粮食烘干服务点33个,玉米晾晒公共区域508处。
“持续紧盯天气变化和秋收进度,保持三秋服务热线24小时畅通,及时调配履带式玉米收割机进行抢收,督促各粮食烘干点不间断作业。同步推进秋种准备工作,切实做到‘颗粒归仓 不误农时’,筑牢全年粮食生产安全防线。”临清市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立杰表示。
闪电新闻记者 左新新 程运洋 临清融媒 金龙冰 李亚光 郝彤彤 聊城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