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记者 王心杨 实习生 高晓轩)在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良库文创园深处,红砖墙攀着藤蔓,老仓库的砖瓦透着岁月肌理,一座名为“篱园”的茶室静静矗立。若不是门前悬挂的竹编茶帘轻轻晃动,很容易错过这片藏在闹市中的“茶意桃源”。这座藏身于1956年“厦门第一良仓”的茶空间,不仅延续着老建筑的烟火气,更因两位美女主理人的用心,成为厦门人私藏的“慢生活据点”。
![]()
老粮仓里经营”用心茶“
“篱园”的名字,藏着两位主理人的巧思——名字带“李”的李**,懂茶懂山,是茶室的“寻茶人”;名字带“袁”的袁**,善经营善美学,是空间的“造景师”。两人因茶结缘,都着迷于“茶不止是饮品,更是生活方式”的理念,便携手在嘉禾良库落下了这家店。“我们想找一个既有历史感,又能隔绝喧嚣的地方,”袁**笑着说,第一次走进嘉禾良库,老粮仓斑驳的墙面就让她们心动,“这里的每一块砖都像在讲故事,和茶的‘沉淀感’太契合了。”
![]()
每年春茶、秋茶季,是李**最忙碌的时候。她会奔赴全国各大茶山——云南的冰岛、福建的武夷山……从海拔千米的古茶树,到山脚下的生态茶园,她逐园品鉴,亲手挑选原料。“好茶是喝出来的,更是‘选’出来的,”李**手机里存着上千张茶山照片,每一张都标注着茶园海拔、土壤类型和茶叶口感,“去年在武夷山,为了等一款正岩肉桂的最佳采摘期,我在茶农家住了许多天,每天跟着日出上山,看着茶叶从鲜叶变成条索,才敢把它带回‘篱园’。”
除了亲自甄选的“私房茶”,篱园也引入了多个知名茶品牌,茶架上的每一款茶都附有“身份卡”,标注着产地、工艺和冲泡指南。即便不懂茶的客人,也能在主理人的耐心讲解下,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杯。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茶室,木质茶桌泛着温润光泽,三五好友围坐,煮水、温杯、投茶、出汤,茶汤入口的瞬间,闹市的喧嚣仿佛被隔绝在红砖墙外。
茶空间贩卖慢生活
若以为篱园只有茶,那就错了。沿着茶室侧边的旋转楼梯上行,画风悄然转变——二楼设有多间雅致的棋牌室。房间里没有常见的烟味和嘈杂,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香薰和轻柔的背景乐,棋牌桌旁摆放着茶席,玩累了便能随手泡一壶茶,休闲与品茗两不误。“很多客人是全家来的,长辈在一楼喝茶聊天,年轻人在二楼打牌,各得其所,”袁**说,曾有客人笑称这里是“厦门最雅致的棋牌室”,这正是她们想要的“多元休闲感”。
![]()
更让人惊喜的是三楼的用餐包厢。篱园特意从厦门老牌餐厅请来资深主厨,以“茶食融合”为理念设计菜单,每一道菜都暗藏茶的巧思——用乌龙茶卤制的猪蹄,茶香解腻,软糯入味;以普洱茶汤煨煮的牛腩,肉质酥烂,带着淡淡的陈香;就连餐后甜点,都有绿茶的添香。包厢的设计也极具格调。“我们希望篱园不只是一家茶室,更是一个能让人放下忙碌的‘生活空间’,”李**说,有客人在这里谈成了合作,有情侣在这里求婚,还有老茶客每天雷打不动来喝一功夫茶——这些细碎的温暖,正是她们坚持的意义。如今,每当周末,嘉禾良库的红砖墙下,总会停着不少寻“篱园”而来的车,有人为一杯好茶,有人为一顿佳肴,有人只为在老粮仓的慢时光里,寻一份久违的松弛。
![]()
位于老粮仓的“篱园”,那份藏在城市肌理里的烟火气与质感,在茶与食的滋养中,有了新的生命力。若你也厌倦了都市的快节奏,不妨来嘉禾良库走一走,一杯好茶、一碟佳肴,重拾生活的本真与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