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看起来是最后的结果,其实本质是一个系统的把控。而作为系统,每个关键节点都关乎最后的结果,其中起点更是决定性的。如果起点是失控的,那么整个系统都会是低效的,甚至会崩溃。那么产品的起点,自然是研发。研发的起点,理应是设计。而设计的起点,就是对设计的重视。再追问重视的起点呢?一定是企业家本人。这就是毛泽东一再强调的,有效做工作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作者:中外管理传媒 任慧媛 杨光 辛国奇
来源:摘编自中外管理出品《莱克电气的故事与哲理》
哲理的故事:
在莱克,有一个非常大的经验库叫做“FMEA经验库”,那里面动态管理着莱克自导入FMEA方法以来将近20年的所有FMEA。每完成一个产品,都会有一份FMEA存档和迭代。
那FMEA到底是什么?
当一个产品在制造完成投入市场后,又突然发现了致命缺陷,不用说,轻则影响客户体验,重则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安全风险。为了预防这样的情形发生,或者至少减少发生的概率,一种产品可靠性分析方法FMEA(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被设计出来,并从一开始的美国汽车行业,被推广到了世界各地的设计生产制造行业。
![]()
2005年,一向注重质量预防的莱克电气董事长倪祖根看到这一方法之后,不禁喜出望外,仿佛产品质量事故风险的预防与控制一下有了抓手,使他进一步坚信:“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然而,这并非一蹴而就。FMEA是舶来品,起初团队对于这一理念的认知还比较弱,经验又少,搞不清逻辑,主设计甚至把生产环节的FEMA写到了设计环节里,混为一谈,所以接受起来是有难度的。
对此,倪祖根便带领大家学习,并亲自讲解。他抓住了关键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培养员工的系统性思维,即项目管理、新品开发、设计、工艺、生产管理等整个链条的活动被视为一个系统。否则就只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甚至顾此失彼,漏洞百出,更别谈风险预防。所以,他以新产品为案例,带领研发部、设计部、工艺部、生产部,甚至实验室、电控部等多个部门学习和研讨。
倪祖根还规定:在每个新产品开发之前,主设计师要像交作业那样提交FMEA,由研发总监把关后再提交给他审核。他再根据FMEA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将问题逐一改掉。

就这样,在倪祖根的亲自带领和及时纠正下,不断培训、练习、运用、深化,两年后,FMEA已经能够在莱克熟练运用,并越来越优化。之后,莱克又导入了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系统,对产品开发的16大研发质量控制节点进行全程管理,并将FMEA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节点和模块嵌入这套系统。
凭着对产品质量的孜孜以求,莱克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大幅提升,这背后离不开FMEA的一份功劳。
故事的哲理:
质量,看起来是最后的结果,其实本质是一个系统的把控。而作为系统,每个关键节点都关乎最后的结果,其中起点更是决定性的。如果起点是失控的,那么整个系统都会是低效的,甚至会崩溃。那么产品的起点,自然是研发。研发的起点,理应是设计。而设计的起点,就是对设计的重视。再追问重视的起点呢?一定是企业家本人。这就是毛泽东一再强调的,有效做工作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杨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