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露凝为霜,秋染层林
10月8日8时41分
我们迎来寒露节气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
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露珠冷寒而欲凝结
放出微微寒光
“寒露”之名由此得来
露已寒,将为霜
自此
天气逐渐转凉
早晚温差也在变大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海边突然出现很多壳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的蛤蜊,以为是雀入大水变成了蛤蜊。
三候菊有黄华:寒露即将结束时,百花纷纷凋零,唯有菊花不畏寒而盛放,为深秋增添了一抹生机。
![]()
寒露习俗
登高赏红叶
寒露时节,气候凉爽,宜人的气候适合登高游玩。登高寓意着步步高升、高寿等。诗云“霜叶红于二月花”,正是秋季的红枫景象。
调养吃芝麻
民间素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此时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还有谚语说“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绿豆清热解毒,芝麻养阴益肺,还有助于养发护发。
秋钓醉江蟹
寒露时节,气温迅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无法晒透,鱼儿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此时钓鱼易上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秋钓边”。俗语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螃蟹的季节,但要注意螃蟹忌与柿子同服。
![]()
寒露养生
寒露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大家要注意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一、少食辛辣,早汤晚粥,避免燥邪伤人,宜多吃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香菇、冬瓜等食物,且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二、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防止过度疲劳。
三、不宜露脚,民间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谚语,以防“寒从足下生”,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足部皮肤和组织,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四、适当“秋冻”,可以慢慢添衣,略觉寒意,以适应寒冷。还应注意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
五、保持乐观开朗,排忧解愁。吃完午饭,宜散步或逛街,可以松弛身心,晚上可以到公园跳广场舞等。
![]()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深秋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冬的脚步声已隐约可闻
接下来的新津
色彩进度条即将拉满
![]()
![]()
![]()
![]()
![]()
国庆中秋假期已近尾声
明天,节后第一个工作日
愿你内心充盈着进发的暖意
投身忙碌又充实的生活
奔向美好又明亮的远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