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立冬寒衣前,必定是灾年;立冬寒衣后,三九雪堵门”,啥意思?
已经进入立冬时节,我们哈尔滨这边下雪又降温,明显感觉比之前寒冷了,你那边的天气情况是个什么样呢?
![]()
从传统节气上来看,人们把立冬作为冬天的开始,但是,在旧时民间也有视十月初一寒衣节这天为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
寒衣节,在时候又被称为是又“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十月朔”“烧衣节”,俗称“秋祭”或“鬼头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日。
寒衣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主要的习俗活动有祭祖、烧寒衣,部分地区还会在当天吃面条、饺子、红豆饭和糍粑等。
关于寒衣节的起源,相传是起源于周代,例如,在 《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提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到了农历七月的时候,天上的授时星“大火星”开始向西而下,到了农历九月时,天气开始转凉,人们需开始为越冬添置衣服 。
还有《礼记・月令》也记载了周代时,人们会在农历十月祭祖先、颁布新作息制度的腊祭习俗 。
经过发展,到了唐朝的时候,也就是唐玄宗天宝二年间,规定每年九月初一为寒衣节 。到宋朝,因北方九月尚未严寒,寒衣节被推迟到十月朔日,也就是十月初一日 。
![]()
寒衣节时,天气已经转寒了,人们会为逝去的亲人“送”去寒衣,同时,人们也要开始添衣御寒。所以,古人认为寒衣节是一个重要的气候转换节点,人们通常会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来预判后续天气的发展以及冬天的冷暖。
例如,在民间就有部分农谚说:
1、十月初一晴,冬天雨雪多
2、十月初一雨,单衣过隆冬
3、寒衣节雨淋淋,街上柴炭无人问
4、寒衣节雨,遍地坟
5、十月初一阴,日头贵过金
6、寒衣节来日头笑,冬天无雪暖如春
7、寒衣晴一天,单衣就过年
8、 寒衣雨淋淋,柴炭无处买
此外,民间还会通过立冬与寒衣节这两个时间节点的先后关系,来判断冬季是“暖冬还是冷冬,进而预测整个冬季的气候走势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例如,在旧时民间就有“立冬寒衣前,必定是灾年;立冬寒衣后,三九雪堵门”的讲法,什么意思,有啥预兆呢?下面来具体看一下!
先来看一下前半句“立冬寒衣前,必定是灾年”是什么意思。
民谚里说的“立冬寒衣前”指的是立冬节气到来得比寒衣节(十月初一)要早。也就是说,立冬交节已经过了一段日子,才到寒衣节。
立冬是节气名称,它的测定不是依据气候来的,而是是根据太阳黄经位置(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划分标准)确定的。例如,太阳的位置到达黄经225°时就是立冬,到达黄经240°时就是小雪等。
![]()
因此,立冬虽然是冬天的开始,但不等于“入冬”,可能还没有迎来寒冷,即便是同一个地方,每年的“入冬”时间也有可能不一样。
古人视农历十月初一为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如果立冬出现的比寒衣节(十月初一)的早,说明节气先到了,气候气候还没到,往往意味着当年的秋季气温偏高,寒冷天气推迟。
“暖冬”可能会导致作物出现以下几个威胁:
首先, 暖冬使得害虫不易被冻死,来年春天大量繁殖,容易爆发虫灾,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其次,对于我国北方冬小麦来说,如果冬天气温偏高,可能会导致小麦在越冬前过早生长、甚至“旺长”,导致抗寒能力就会下降。这样一来,来年春天一旦遇到突然的强降温(倒春寒),就容易发生冻害,导致减产。
此外,暖冬时,通常冬天雨雪天气会比较少, 不利于土壤保墒,来年春天容易出现春旱,影响冬小麦的返青生长和春季作物的播种
![]()
结合以上这些危害,因此,有了“立冬寒衣前,必定是灾年”这样的说法。
再来看一下后半句“立冬寒衣后,三九雪堵门”是什么意思。
三九是指,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为一“九”,第三个九天就是“三九”,通常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2026年的“三九”,是从2026年1月8日开始到1月16日结束。
“立冬寒衣后”指的是寒衣节(十月初一)在立冬节气之前到来。也就是说,冬天气候找到了,节气还没到,意味着寒冷的天气来得早,导致后续整个冬天可能都比较寒冷。这样一来,到了隆冬时节(三九)就会更加寒冷,降雪也会非常丰沛。
![]()
古人认为,冬天该冷的时候就冷,该下雪就下雪,这才是“好冬天”的标志,有利于农作物来年获得好的生长和产量。
因为,厚厚的积雪像不仅棉被一样覆盖在冬小麦上,可以起到保温防冻的作用,还能冻死地里的害虫和虫卵,减少来年的病虫害。 并且,来年春天气温回升后,积雪融化后能为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利于作物返青生长和春播。
![]()
那么,今年是什么情况呢?
今年的立冬是在2025年11月7日(农历九月十八),而寒衣节是在11月20日(农历十月初一),显然是“立冬寒衣前”。这样一来,可能意味着今年的冬天可能没有那么寒冷,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需要明白的是,农谚虽然是古人长期经验的总结,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地域性,而非绝对规律。因此,我们笼统的作为参考即可,还是要以当地更加科学的天气预报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