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如果你家里能拿出100万,一定有这两种人,相当厉害

0
分享至

你肯定遇到过这样的场景:亲戚聚会时有人不经意间提起"老张家孩子全款买了房",或是菜市场里卖菜大娘念叨"隔壁楼那户给闺女留学直接掏了百万"。这时你心里会不会咯噔一下——同样领工资过日子,怎么有人就能轻松拿出百万现金?其实啊,能存下百万的家庭背后,往往站着两种不寻常的人。



先说第一种人,他们就像守着聚宝盆的守夜人。我们小区门卫老周的故事特别能说明问题。这个总是穿着洗得发白工装的大爷,去年儿子被硅谷公司录取时,他直接转了八十万给孩子安家。后来才知道,老周夫妻三十年如一日把每月三分之一工资定存,雷打不动。他有个记账本,连买块豆腐都记上,这种毅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这让我想起个老理儿:钱就像地里的庄稼,你撒把种子就不管了,它能自己长好吗?老周这类人深谙这个道理。他们可能不懂什么金融术语,但就认准一个死理——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银行定期、国债、少量黄金,这些都是他们信得过的老伙计。看着账户数字慢慢往上爬,比吃红烧肉还香。



再说第二种人,他们像是敢在激流里撒网的渔夫。我表侄女小敏前几年做的事,当时全家都说她疯了。好好的教师编制不要,非要把婚房抵押了去搞跨境电商。最初半年亏得连外卖都不敢点,谁能想到第四年突然时来运转,现在她的海外仓库都扩到三个国家了。



这种人有种特殊本领,就像会相马的老把式,总能在别人看不出门道的地方发现机会。他们不贪图朝九晚五的安稳,更愿意在风浪里搏一把。不过这种成功背后藏着多少不眠之夜,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小敏有句话我印象特别深:"看准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你可能会问,现在房价这么高,看病这么贵,孩子上学这么费钱,攒百万岂不是天方夜谭?这话对也不对。咱们算笔实在账:假设夫妻俩月入两万五,除去吃穿用度每月存八千,一年就是小十万。坚持十年,加上理财收益,百万目标还真不是遥不可及。关键是有多少人能十年如一日地坚持?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说"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这话只对了一半。我认识个90后程序员,年薪四十万却还是月光族。反倒是他父母,老两口退休工资加起来不到一万,硬是靠着一日三餐自己做饭、出行尽量公交的习惯,去年悄悄给儿子付了首付。



时代确实在变。以前说"家有万贯不如日进分文",现在看还得加上半句——"日进分文更要懂得钱生钱"。咱们普通老百姓虽然玩不转那些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但学学怎么让活期存款变通知存款,怎么配置点货币基金,这些简单的理财门道还是该懂的。



特别要提醒的是,别看有些人表面光鲜,可能背地里欠着银行一屁股债。真正的家底厚不厚,得看抗风险能力。就像这次疫情,那些平时注重储蓄的家庭,遇到突发情况明显从容得多。我们楼上有户做旅游生意的,这三年基本没收入,就因为前些年攒下的家底,照样供孩子读完了研究生。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叹气:"现在赚钱多难啊!"但你看菜市场那个总笑着的豆腐西施,夫妻俩起早贪黑二十年,不仅在老家盖了楼,还在城里给儿子买了婚房。他们的秘诀无他,就是"挣一个存两个"的老法子。这种看似笨拙的坚持,往往比那些花里胡哨的赚钱门道更管用。



当然我不是劝大家都去过苦行僧的日子。该花的钱要花,比如健康投资、子女教育,这些钱花出去是值得的。但要警惕那些不必要的开销——新款手机非得追吗?衣柜里还缺那件衣服吗?很多消费冲动过后自己都觉得好笑。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存钱这事就像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别看刚开始就是棵小苗,只要耐心浇灌,总有一天能给你一片阴凉。至于那两种能攒下百万的人,说到底不过是比常人多了一份远见,添了一份勇气。这两种品质,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藏着,就看愿不愿意把它们唤醒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方多个用词罕见!高市的“存亡危机”不在台海

中方多个用词罕见!高市的“存亡危机”不在台海

齐鲁壹点
2025-11-16 08:01:56
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生态环境部
2025-11-15 15:05:05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新民周刊
2025-11-15 18:35:44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政协委员妻子是最大的祸根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政协委员妻子是最大的祸根

Mr王的饭后茶
2025-11-15 21:52:07
一条狗命引发的人命争议:捅这么多刀,怎么对方还成了正当防卫?

一条狗命引发的人命争议:捅这么多刀,怎么对方还成了正当防卫?

七月生活情感驿站
2025-11-15 10:58:38
又轰下49+4+2+2!抱歉詹姆斯,你从历史第一变成了历史第二

又轰下49+4+2+2!抱歉詹姆斯,你从历史第一变成了历史第二

篮球大视野
2025-11-15 17:59:15
大连蛇岛上的蛇越来越凶猛,而且还在进化,为啥不把这个岛消灭?

大连蛇岛上的蛇越来越凶猛,而且还在进化,为啥不把这个岛消灭?

诗意世界
2025-11-15 20:26:32
王楚钦不敌樊振东止步半决赛,张继科点评引争议

王楚钦不敌樊振东止步半决赛,张继科点评引争议

老慃尾声体育解说
2025-11-15 20:11:08
突发!特斯拉供应链去中国化

突发!特斯拉供应链去中国化

WitDisplay
2025-11-16 00:46:05
从中产抢着打卡,到集体甩卖倒闭:疯狂扩张的五星级酒店,为何突然崩了?

从中产抢着打卡,到集体甩卖倒闭:疯狂扩张的五星级酒店,为何突然崩了?

快刀财经
2025-11-14 22:46:29
视频丨日本民众集会抗议 要求高市早苗下台

视频丨日本民众集会抗议 要求高市早苗下台

环球网资讯
2025-11-16 06:13:07
中金:国内房价从2021年6月至今已下跌35%,但还未止跌

中金:国内房价从2021年6月至今已下跌35%,但还未止跌

知识圈
2025-11-15 14:38:45
日本国内紧急备战,媒体曲解国防部发言,网民叫嚣“出兵中国”

日本国内紧急备战,媒体曲解国防部发言,网民叫嚣“出兵中国”

十三级台阶
2025-11-15 18:14:37
为哄刚交往女友,浙江男子网购拼凑假“将军制服”约会,被民警当场识破,行政拘留8日

为哄刚交往女友,浙江男子网购拼凑假“将军制服”约会,被民警当场识破,行政拘留8日

极目新闻
2025-11-16 07:58:56
一组关键词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搞了什么事

一组关键词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搞了什么事

环球网资讯
2025-11-15 20:57:18
10月经济数据全线走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全失速

10月经济数据全线走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全失速

知识圈
2025-11-15 16:21:51
Google正打造全家桶铁桶!用AI连接手机、地图、搜索、浏览器,实现商业闭环

Google正打造全家桶铁桶!用AI连接手机、地图、搜索、浏览器,实现商业闭环

回旋镖
2025-11-15 14:48:56
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

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

国是直通车
2025-11-15 11:10:05
上海大剧院就演出取消道歉并赔偿

上海大剧院就演出取消道歉并赔偿

极目新闻
2025-11-16 09:34:58
0-2!俄罗斯爆冷输南美垫底队 禁赛4年首遭失利+22场不败纪录终结

0-2!俄罗斯爆冷输南美垫底队 禁赛4年首遭失利+22场不败纪录终结

我爱英超
2025-11-16 07:59:06
2025-11-16 10:20:49
雪雪呀
雪雪呀
笔尖划过,丈量着人间的千种悲欢;故事流转,用一缕微光,为无眠的夜拂去波澜。
712文章数 1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叫嚣武力介入台海 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头条要闻

媒体:叫嚣武力介入台海 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数码要闻

Apple Watch涉专利侵权:苹果被裁定赔偿Masimo约6.34亿美元

旅游要闻

2025上海郊区红叶地图发布,秋色秘境藏不住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