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下简称《奔流》)第二季沪伦双城对话回到上海。继今年6月10日“国际文明对话日”《奔流》到访泰晤士河,举办六天六场对话活动,上海场携多场多元对话,共探中英水岸开源的发展理念与全球协作实践。
《奔流》第二季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上海报业集团和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办公室)、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一江一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静安区人民政府支持,澎湃新闻、苏河湾集团承办,浦发银行作为特别合作伙伴,安永(中国)、彭博提供特别支持,亦特别鸣谢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伦敦发展促进署、中国东方航空、上海宝格丽酒店。
《奔流》第二季上海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上海论坛
时间:2025年11月18日下午
地点:上海总商会(旧址)
跨界嘉宾将沿沪伦水岸而行,从苏州河、黄浦江、泰晤士河出发,围绕“水岸开源——汇聚·共创·共享”主题,畅谈水岸转型的可能性与可持续共生的城市未来界面。“水岸开源”以数字时代的开源精神为灵感,倡导如开放代码一样开放水岸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推动全球协作与智慧共享。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娄永琪,白玉兰获得者、同济大学荣誉教授安东·西比克,全球商务区创新联合会秘书长茱莉亚·索罗多娃(Julia Solodova),伦敦发展促进署、世界城市文化论坛联盟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赵冰冰,利物浦商业提升区首席执行官安德礼(Bill Addy),白玉兰获得者、安永法国业务部全球负责人贺朗·瑞纳(Bertrand Régnier),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知名作家、电影导演陈丹燕等200余位中外跨界嘉宾将参与本次论坛,汇流思想江河。
本次活动中,曾先后两季深度参与《奔流》对话的全球商务区创新联合会(Global Business District Innovation Club,下简称GBD)将向上海静安CBD授牌。未来,涵盖苏河湾功能区及南京西路功能区的上海静安CBD将与来自欧、美、亚、非的十余个国际顶级商务区共话创新与合作。
活动同期,“奔流100:全球水岸创新案例征集”同步启动,未来将面向全球水岸城市征集水岸焕新、活力营造的案例与“金点子”。
由澎湃新闻出品,知名作家、导演陈丹燕任顾问,获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植物园支持的《水边人》纪录片第二季《水边的玫瑰》将于本次活动中正式开机。
![]()
《奔流》第二季上海场启动仪式暨上海论坛主海报
“一江一河:历史与焕新”图志展
时间:2025年11月18日
地点:上海总商会(旧址)
上海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变,因水而美。
黄浦江、苏州河等区域曾经是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是中国对外开放主通道,记载着上海的历史脉络,见证国际大都市的成长历程。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历史与焕新”——“一江一河”主题展将与启动仪式暨上海论坛同期在上海总商会旧址举行。
展览以海量方志、年鉴图文成果为基础,以公开出版的《上海图鉴.黄浦江》《上海图鉴.苏州河》为蓝本,精选图文资料,直观展示上海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上海将黄浦江沿岸打造成为彰显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黄金水岸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会客厅,将苏州河沿岸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现代生活示范水岸,实现“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发展绣带”的转变,将“一江一河”滨水地区打造成为人民共建、共享、共治的世界级滨水区。
作为《奔流》项目的支持合作单位之一,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2024年、2025年分别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举办了苏州河、黄浦江主题展,今天又在上海举办“一江一河”主题展,旨在发挥上海城市文化海外传播中的地方志独特魅力,用国际化传播的叙事方式讲好上海故事、地方志故事。
![]()
一江一河:历史与焕新展海报
奔流音乐会
时间:2025年11月19日
地点:黄浦区商船会馆
为深化上海与伦敦两座国际大都市的人文交流,展现上海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形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艺术形式的对话融合,2025年11月19日,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上报集团共同主办,首席ELITE联合主办的“2025奔流音乐会”在黄浦江畔拥有300余年历史的中式古建筑“商船会馆”举办。
此次活动融合中英艺术元素,通过爵士乐、中国古乐,戏曲,歌剧等多种形式,以音乐为桥梁,连接历史与未来,沟通东方与西方,在优美旋律中共叙中英艺术交流华章。
![]()
奔流音乐会海报
《浪潮之上》多媒体展上海站
时间:2025年12月12日至2026年2月1日
地点: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一层展厅
由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报业集团、共同主办的科学与艺术《浪潮之上Codes of Tides》展览及论坛即将举办,展览曾在伦敦首展期间大受好评。12月12日即将回流上海,于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展出。
展览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娄永琪出任学术主席,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孙文倩策展,邀请来自上海和伦敦的10位艺术家及科学家团队,以“浪涛式叙事”串联地理脉络与文明根脉,投射中英协作深远潜力。
“诗歌进地铁”上海-伦敦双城记
时间:2025年11月19日至12月19日
地点:上海地铁二号线“诗歌专列”
诗歌进地铁一直是上海地铁公共文化的经典保留项目。早在2006年,上海与伦敦地铁就开展了“地铁进诗歌”交流活动,后续也多次在上海举办。
本次“奔流系列活动-诗歌进地铁专列首发仪式”将于11月19日13:30在人民广场站“地铁音乐角”举行,通过一列地铁二号线的诗歌专列呈现给市民乘客中英诗歌共8首,包含杜甫、苏轼等中国诗人及雪莱、拜伦等英国诗人的名篇佳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诗歌不仅可读,更可听。
上海地铁特别邀请了包括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包迈岫(Matthew Burney)等四位英国嘉宾以及来自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著名配音演员乔榛、刘风、周帅为诗歌朗诵,在地铁内扫码就可以听到中外嘉宾为你读诗。
此外,为契合本次上海-伦敦奔流活动主题,活动特选了一首描述外滩和一首描述泰晤士河的诗歌。其中诗人宋琳的“外滩之吻”选段将由“Fu大爷、上海小阿姨、杨柳、小王养老指南”四位沪上知名互联网博主朗诵,并配由知名作曲人罗威创作的“外滩漫步”作为背景音乐,别有一番上海风情。
欢迎市民乘客在11/19-12/19日期间,搭乘上海地铁二号线诗歌专列,让诗歌陪伴你度过这段旅程。
![]()
“诗歌进地铁”海报
《奔流不息:上海-伦敦》作品首发仪式和多元展示
以巨型油画为核心,融入数字艺术叙事逻辑,深耕中英两城文化对话与历史交融命题。作品以“水”为精神纽带,串联黄浦江、苏州河与泰晤士河的流淌脉络,借漂流瓶意象传递跨时空共鸣,寓意两国新一代的文化联结与精神传承。
油画采用“超立方体”创新结构,四面铺陈上海外滩、伦敦大本钟等经典地标,中心以交织水流融合双城历史与现实——既呈现外滩万国建筑群、伦敦古典遗产的厚重底蕴,也凸显泰特现代美术馆、龙美术馆等工业遗址的新生活力,在写实传统中注入跨媒介创作思维。
该作品将亮相“奔流2025音乐会”,于见证上海三百年航运史的商船会馆以电子版水彩画形式呈现。原作计划于2026年1月下旬在上海举办专题展览,以艺术为媒,助力与扩大“奔流”活动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中英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
《奔流不息:上海-伦敦》作品过程稿
(已闭幕)《跨越时空的握手:十九世纪英国皇家建筑师笔墨中的东方神韵》展览
时间:2025年9月27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
作为《奔流》第二季上海场前序活动之一,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图书馆、上海报业集团共同主办,上海中小企业品牌促进中心承办的“跨越时空的握手——十九世纪英国皇家建筑师笔墨中的东方神韵”主题展在修葺一新的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举办。本次展览集中展出英国皇家建筑师托马斯·阿罗姆(Thomas Allom,1804–1872)创作的珍贵铜版画原稿140余幅。
![]()
《跨越时空的握手》版画展海报
原标题:《《奔流》从泰晤士河回一江一河:上海伦敦共探水岸开源之旅》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倪彦弘
来源:作者:澎湃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