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一组红色背景的合影在社交平台悄然刷屏,照片中身着白衬衫的青年眉眼温和,身旁伴侣的目光轻轻落在他肩头,领口处小巧的金色“囍”字针脚细密,透着藏不住的喜悦。这张被网友热议为“领证照”的照片主角,正是《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获得者、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庞众望。消息一出,全网瞬间被纷纷祝福淹没。庞众望的名字里藏着母亲庞志芹的毕生期许。
![]()
这位出生于河北沧州贫困乡村的少年,人生起点布满荆棘:父亲患精神分裂症无法正常交流,母亲因先天性脊柱裂双腿截肢、行动不便,他自己也自幼被确诊先天性心脏病。童年的记忆里,没有玩具与嬉戏,只有清晨帮母亲洗漱、深夜捡废品补贴家用的身影,以及为给母亲治病挨家挨户借钱的窘迫。但母亲“面对什么就解决什么”的教诲,像种子在他心里生根,让他在苦难中长出了乐观的枝叶,“妈妈每天都在笑,我为什么要去难受?”这句朴实的话,成了他对抗困境的铠甲。
![]()
2017年,庞众望以684分的高分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成为沧州市理科状元,用知识为家庭撬开了希望的缝隙。进入清华园后,他曾因“庞众望”这个名字带来的期待倍感压力,怕“有负众望”,但在一次次科研尝试中,他逐渐找到了方向。即便实验多次失败,他也凭着家庭赋予的韧性咬牙坚持,拒绝了爱心人士的资助,靠助学金与奖学金完成学业。
![]()
2020年,当他拿到直博资格的喜讯传来时,母亲却已遗憾离世——这位曾打破“活不过20岁”预言的坚强女性,终究没能亲眼见证儿子更多的成就。母亲临终前“为国家多做点贡献”的嘱托,成了庞众望前行的灯塔。在精密仪器领域,他深知国外技术领先的现状,以“精仪人”的使命日夜钻研,“科技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才叫科技”的信念,让他在实验室里度过了无数个深夜。
![]()
这种坚韧不仅照亮了他的科研路,也吸引了同频的灵魂。他与女友百里晗雨的相识,源于2022年清华一场学术活动,这位北京某高校的应用数学教师,同样有着对知识的热忱,社交账号里满是公式推导与爬山打卡的日常。两人的感情没有轰轰烈烈的桥段,却藏着细水长流的默契。他们的同框画面多是实验室熬夜、图书馆抢插座的“学霸日常”,偶尔会在清华西门的小摊前抢最后一片烤冷面,被摊主调侃“学霸也护食”。同居小屋虽小却温馨:书架上一半是专业书籍,一半是社科读物;阳台的多肉由女方打理,书桌上的暖光台灯是男方特意为熬夜的女友挑选。
![]()
庞众望的浪漫藏在细节里——女友生日时,他手写长信记录下爬山背她、共煮破饺子的瞬间;科研间隙,会主动分享书中观点;看到女友被风吹乱头发,会自然地伸手拂开。这次引发热议的“领证照”,实则是两人为后续手续准备的登记照,而知情人士透露,他们已于2025年9月正式领证结婚。照片中,红色背景前的庞众望头发梳理整齐,眼神温和坚定,百里晗雨微微侧头望向他,无需刻意摆拍,便尽显多年相伴的默契。此前曾有摄影机构误将“囍”字胸针认作“订婚实锤”,庞众望亲自澄清“感情稳定”的低调,与他领奖时穿实验室卫衣的松弛感如出一辙。
![]()
当照片传遍网络,评论区早已被祝福填满:“我的作文素材要结婚了”“这是最该磕的神仙爱情”。网友们感动的不仅是爱情本身,更是看到那个曾扛起家庭重担的少年,如今能被温柔以待;那个把苦难当“砌台阶的砖”的青年,终于在追逐理想的路上收获了同行者。对庞众望而言,这场低调的婚姻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他仍会牢记母亲的嘱托,在精密仪器领域深耕不辍,而百里晗雨的陪伴,会让这条科研报国路多一份温暖的底色。
![]()
从寒门学子到清华博士,从孝心少年到新婚燕尔,庞众望用二十余年的人生证明:命运的馈赠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辜负坚韧与善良。那张红色背景的合影里,藏着的不仅是两个人的幸福,更是一个普通人靠奋斗改写命运的最好注脚。正如他在《感动中国》颁奖礼上说的“向所有人展现中华儿女骨子里的韧性与奋进”,而这份奋进里,如今又多了一份名为“陪伴”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