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定居中国几十年的美教授直言:中国太方便了,出国感觉回到20年前

0
分享至

《感动中国》这档节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从2002年开始20多年的时间里,为我们讲述了数百位人物的精神故事。

这其中有这样一个人,他长着一张老外脸,却经常自豪地说自己有一颗“老内心”。

他就是,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美籍教授潘维廉。

时至今日,潘维廉已经在中国生活了整整37年。

习惯了中国“方便”的他,偶有“出国”,都会觉得非常苦恼:感觉像回到了20年前。

一个老外为何能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他和中国有着怎样的缘分?



1990年,潘维廉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为工商管理硕士上课

遇见厦门&福建“第一”

出生于1956年的潘维廉,现年69岁。

即将迈入古稀之年的他,在中国已经生活了37个年头,比他在家乡美国生活的时间还要久。

作为早期来中国的外国人代表,潘维廉定居在福建厦门。

而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也创造了很多个福建“第一”的记录。

第一个定居厦门的外国人;福建省第一个获得“永久居住权”的美国人;也是我国高校MBA课程最早聘请的外籍教师之一。

而这种种“第一”的背后,则源自于他和厦门的奇妙缘分。

如果时间回到40年前,彼时的潘维廉一直还认为,自己是个不太可能会来中国的人。

先不说他父亲曾是美国军人,从朝鲜到越南,和中国素有“积怨”。

就连他自己都曾在美国空军服役,还曾被派遣到中国台湾省。

但也恰巧是这趟台湾省之行,让他第一次与大陆产生了联系。



潘维廉和儿子们

那时的他对于被“送”到中国台湾省一事,一直耿耿于怀,这也并非他的本意。

他的长官为了开解他,告诉他中国人多,世界上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他不听,还反驳说:我家就是四口人,难道里面也有一个中国人?

也正是在那段时间,潘维廉第一次对海峡对岸的大陆有了解。

从厦门飘过海岸的气球,带来了大陆的宣传单,飘散在街头各处。

“不准看”的禁令,也抑制不了一个20岁少年的好奇心。

他不仅看了“信”,还清楚地认识到了一个谎言:对岸是和台湾省长得一样的人。

这是他与厦门的初次“相遇”,也是他大陆情缘的起源。

从那个时候起,他的脑海里开始萌生出了一个念头:未来有一天,他想要真实地到对岸去看看。

可惜的是,当他真的踏上大陆的土地时,已经距离当时过去了好几年。

这也一度成为了他的遗憾:没有早点来。



潘维廉在新疆

见证25载变迁

1988年,潘维廉终于下定决心来到了中国大陆。但回忆起初到厦门的经历,他感叹确实处处是“挑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厦门的一切都还是起步,各种基础设施也不是很完备。

所以初到这里时,潘维廉一家人便深受困扰。

首先就是水电问题。

不仅经常停水停电,还有电压不稳的困扰。

那段时间,隔一段时间跑到香港修理烧坏的电器,是他生活中的家常便饭。

其次还有出行的问题。

当时的厦门只有3条公交线,公交车的环境也非常不好。

于是他便准备买辆三轮车,然而当他兴冲冲地跑到店里,老板娘却不卖给他。原因是担心他用车来拉客赚钱。



潘维廉和家人在厦门

事实证明老板娘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当他让自己任职的厦门大学领导出具了证明,终于买下车回去的路上,就有路人拦住他问:到xx多少钱。

虽然刚开始的历程不算美好,但短短几年间厦门的变化,却让潘维廉感到十分震惊和高兴。

他兴冲冲地和美国的亲人朋友分享,他感受到的中国大陆的变化。

却被泼了一盆冷水,说他看到的只是经济开发区的厦门,中国大陆的西部必然不是这个样子。

不服气的他,果断又买了一辆车,带着家人门开启了环游半个中国的旅行。

30年前的中国大陆,很多道路建设还不完善,尤其缺乏道路标识,这样他的出行遭遇了不少曲折。

不认识路的他,一路上走了不少弯路。以致于他的这趟旅程花了整整三个半月的时间。

不过这一路上的见闻,他也深刻地感受到一件事:再偏远的地方,中国政府都会花钱修路、建学校、建医院。



潘维廉

时间转瞬,很快来到了2019年。潘维廉清楚地感受到,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决定再走一次“西行”路,看一看中国25载沧桑变迁。

不过这一次,他组织了一个车队,还带了摄影摄像和司机。

几乎一样的路线,同样纵横18个省市。但这一次,他的车队只用了32天,就走完了25年前走了三个半月的路线。

这让他觉得,自己在中国生活了这么多年,却似乎越来越不了解中国:变化太大了。

“不见外”的老潘

三十年多的时间,潘维廉成功把自己从“老外”变成了“老内”,成了周围很多人口中亲切得“老潘”。

他还写下了几十本书,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城市和文化,还有他感受到的日新月异的变迁。

2018年底,他的最新著作《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出版。

这本书被厦门大学的领导寄到了北京中南海,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收到了回信。

2020年5月,在2019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中,潘维廉喜获荣誉。

事后他接受采访,问到获得荣誉的感想。他回答:不是我感动了中国,是中国感动了我。

的确回忆起当年在种种不便中,他依然选择留在中国的原因,就是因为处处被感动着。

比如,刚在厦大任教时,当时在学校食堂吃饭,是需要饭票的。但他一个外来人员,当然没这种东西。

同事老师们便纷纷把自己的拿出来,慷慨的送给他。而他后来才知道,对他伸出援手的同事们,很多自己的饭票都不够用。



潘维廉在云南

还有一次,他外出在路上时,不慎弄丢了自己的包。包里除了两个月的工资,还有护照和学校的教学资料。

他急得满头大汗时,一个裁缝及时把包送了过来。

他想表示一下感谢,裁缝却怎么也不愿意收下谢礼。

等过了一段时间,他再找到裁缝时,才得知对方身患癌症,已经过世了。

而且裁缝还有一个遗腹子,在他离开几个月后才出生。

就是这些善良的人,让潘维廉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找到了难得的归属感。

也让他从原本计划的暂时停留一年,到再留一年,再留一年...到最后将中国变成了“第二故乡”。

1992年他获得福建省第一张“中国绿卡”,他在厦门大学的教学工作,也做的如火如荼。

30多年过去了,在写书写信之余,他也开始用短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和厦门的一点一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切实为中国“代言”。

参考文献:
美籍教授潘维廉的中国情缘,新华每日电讯,2023-06-27
潘维廉:世界如何读懂中国,中国新闻网,2025-01-14
对话潘维廉:"不见外"的内心装着中国和世界,中国网,2023-08-16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阿富汗地震损伤惨重,全球集体沉默,无人支援?中国紧急发声!

阿富汗地震损伤惨重,全球集体沉默,无人支援?中国紧急发声!

历史有些冷
2025-11-06 19:55:03
瓜帅捡到宝了!曼城新援8场独造6球 转会费仅花3650万

瓜帅捡到宝了!曼城新援8场独造6球 转会费仅花3650万

球事百科吖
2025-11-06 18:19:05
辽宁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现任领导基本情况

辽宁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现任领导基本情况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07 14:10:16
祖某某、曾某存在生活作风问题,湖南卫健委:停职、调查!

祖某某、曾某存在生活作风问题,湖南卫健委:停职、调查!

鲁中晨报
2025-11-07 08:47:04
福建舰航母官宣入列,入列授旗仪式现场视频来了!

福建舰航母官宣入列,入列授旗仪式现场视频来了!

政知新媒体
2025-11-07 13:35:05
江浙沪某高校病态的“三朵桂花”事件:新型垃圾,逼疯中国年轻人

江浙沪某高校病态的“三朵桂花”事件:新型垃圾,逼疯中国年轻人

小椰子专栏
2025-11-06 13:02:38
广州“最丑建筑”第三次挂上拍卖,13.6亿起!

广州“最丑建筑”第三次挂上拍卖,13.6亿起!

GA环球建筑
2025-11-07 16:10:24
它在地球上孤独活了两亿七千万年,落下的果子劝你别踩

它在地球上孤独活了两亿七千万年,落下的果子劝你别踩

中科院物理所
2025-11-06 12:32:14
“一键投诚”,台当局破防

“一键投诚”,台当局破防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6 13:51:30
面相大变!看同岁同行不同命的马兰和吴琼,才明白两人差别在哪里

面相大变!看同岁同行不同命的马兰和吴琼,才明白两人差别在哪里

白面书誏
2025-11-06 16:27:47
因香气被采到濒危!2023年,又耗时14年人工繁育5.5万棵

因香气被采到濒危!2023年,又耗时14年人工繁育5.5万棵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05 19:34:02
库里感冒加重继续缺战掘金!巴特勒腰伤出战成疑 追梦大概率上场

库里感冒加重继续缺战掘金!巴特勒腰伤出战成疑 追梦大概率上场

罗说NBA
2025-11-07 08:27:18
吴彦祖晒与老婆合照,Lisa露额头大脑门抢镜,被说看着像动力火车

吴彦祖晒与老婆合照,Lisa露额头大脑门抢镜,被说看着像动力火车

娱圈小愚
2025-11-07 09:49:18
弯刀裤,优衣库的新镰刀

弯刀裤,优衣库的新镰刀

DT商业观察
2025-11-07 12:05:48
13万台湾同胞“一键投诚”,国台办幽默点赞,民进党却直接破防了

13万台湾同胞“一键投诚”,国台办幽默点赞,民进党却直接破防了

博览历史
2025-11-06 21:14:38
女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把持不住”,6个女人说出实话,很实在

女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把持不住”,6个女人说出实话,很实在

风起见你
2025-11-07 12:14:06
神秘失踪百年后诅咒钻石“佛罗伦萨钻”重现于世

神秘失踪百年后诅咒钻石“佛罗伦萨钻”重现于世

扬子晚报
2025-11-07 14:25:55
也不是无人可用啊!快船后场新星直接打出了生涯最佳之战?

也不是无人可用啊!快船后场新星直接打出了生涯最佳之战?

稻谷与小麦
2025-11-07 15:07:19
刘强东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幽默谈拍照,透露会和“六小龙”私下联系!还称员工未来可能一周只需要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

刘强东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幽默谈拍照,透露会和“六小龙”私下联系!还称员工未来可能一周只需要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14:47:06
个人收入要开始严查了?2025年起,账户收入超过这个数,就要注意

个人收入要开始严查了?2025年起,账户收入超过这个数,就要注意

山丘楼评
2025-09-12 10:08:13
2025-11-07 16:59:01
蜉蝣说 incentive-icons
蜉蝣说
原创作者 欢迎关注
8722文章数 4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七旬老人带一岁孙子住院:孩子父亲去世母亲下落不明

头条要闻

七旬老人带一岁孙子住院:孩子父亲去世母亲下落不明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白百何回应东京电影节争议

财经要闻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旅游
健康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出线不着急,请先查收我们这份48小时逛吃攻略|巴小虎的川超日记⑫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艺术要闻

Donna Young:美国当代艺术家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