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医生“超范围”执业如何界定?
超范围行医会被处罚,近期该话题多次登上热搜,值得医生们注意。
两名急诊科医生接诊呼吸道感染,
医院被罚4.5万!
此前,“陕西卫生健康执法监督”公众号发布了一起处罚的案例,某医院的急诊科两名外科医生,执业范围为“外科”专业,从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在急诊科接诊了多个主要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成人和儿童患者,该行为违反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规定,因此该医院被某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罚款45000元,医师被罚2万元。
![]()
随后,湖南卫健委也发布了一篇《专题|医务人员应知应会法律知识: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违法!》的文章,其中提到:
某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查发现,某诊所在2023年5月5日至2023年10月9日期间,聘用儿科医师陈某从事超儿科专业的诊疗活动,共接诊患者33人次。
该诊所及陈某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和有关规定。参照行政处罚裁量权规则,该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给予该诊所罚款900元的行政处罚,给予陈某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16000元的行政处罚,同时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
可以发现,以上两例案件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卫生技术人员超范围行医,从而被严厉处罚。
急诊科医生如果拿的是外科资质,就不能接诊内科的疾病,儿科医生不能治疗超出儿科的疾病,这两例处罚案件火了之后,引起了医生群体的强烈讨论。
在各平台,医生群体提了很多问题,比如全科医生是不是各个专科疾病都可以诊治?儿童外科疾病能否由外科医生接诊,还是只能由儿童外科医生诊治?心内科医生可不可以诊治呼吸科疾病?没有麻醉科的医疗机构能否实施麻醉?内科医生能不能治疗儿童内科疾病?儿科医生是不是能为儿童治疗任何疾病?
这些问题像迷一样困扰着许多医生,需要一个明确的解答。
医生超范围执业,你了解吗?
根据卫健委的解答可知,医生的超范围执业包含两种情形:一是“超专业范围”执业;二是“超执业地点”执业。
根据《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根据定义,执业地点是指执业医师执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所在地的省级行政区划和执业助理医师执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划;执业类别是指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执业范围是指医师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从事的与其执业能力相适应的专业。
医师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应当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那么,关于超“专业范围”执业如何认定呢?
卫生部《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医师依法取得两个或两个类别以上医师资格的,除以下两款情况之外,只能选择一个类别及其中一个相应的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从事执业活动。医师不得从事执业注册范围以外其他专业的执业活动”。
其一: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临床医师,从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可申请同一类别至多三个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
其二: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临床医师,可申请公共卫生类别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公共卫生医师可申请临床类别相关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
其实,认定医疗机构超“专业范围”执业,主要是通过比对医疗机构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超出登记备案专业设置科目均视为超专业范围执业,比如诊所诊疗科目只有内科和外科,实施妇科、儿科的诊疗活动就会被认定为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
医生实施非注册专业类别科室的诊疗活动,也会被认定为超专业范围执业。理解上比较容易,比如内科医生看内科病,口腔医生看口腔疾病,眼科医生看眼科疾病。上面的案例中,注册范围为外科的医生诊疗范围显然不包括成人和儿童内科疾病(呼吸道感染),因此被判定为超范围执业。
医生困惑:一不注意就踩线!
怎么才不会违规执业?
9月15日,一名医生表示:“临床医生内外妇儿全部都学过,也轮转过,执业医师考试全都考过!虽然当下在外科执业,但不代表常见病就不能看吧,难道外科手术病人就不会术后并发肺炎?不能合并内科疾病?常见病只要会看,而且不违反治疗原则,就不应该视为违规!”
9月17日,另一名医生则认为:“跨区域行医也是治病救人啊,谁能告诉我在本省注册的医师去其他省行医需要什么技能提升吗?医师资格证是国考,考过后应该在全国行医吧。”
现在,在超专业范围执业的规定下,网友们最关心的是,全科医生到底能治什么病?怎么才不会违规执业?
![]()
从全科医疗科的诊疗范围批示可以看出,全科医生并不是各个专科的疾病都能治,只能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进行诊疗,包括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社区现场应急救护;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转诊服务;康复医疗服务;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适宜医疗服务。
但必须要说,这个范围不适用目前在三甲医院广泛开设的全科医疗科,如果仍旧按照这个范围执行,就意味着一些多种基础疾病、病情较复杂、较危重的患者根本没法入住大三甲全科医疗科病房进行治疗。
外科医生可不可以接诊儿童患者,临床上普外科经常会给患阑尾炎儿童做手术,泌尿科给孩子做包皮手术,骨科给脱位的孩子做复位,所以说外科医生接诊儿童外科疾病应该是没有限制。
但是为什么内科就限制呢?内科医生是不能诊治儿童患者的。但是,如果医院设有儿童外科呢?儿童外科疾病是应该去儿童外科还是其他外科?儿童外科分各种外科专业,那么儿外医生应该只能接诊自己专科的疾病。
心内科医生在临床上可以诊治呼吸系统疾病,并不属于超范围执业,但是门诊依旧分专业,病房仍旧需要请其他内科会诊。这里不是超范围执业的问题,而是谨慎注意义务的问题。
没有麻醉科的医疗机构可以试试局麻手术,全麻手术显然是不能实施的,这一点是比较明确的。
但这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跨界”。一旦发生纠纷,这些模糊行为很可能被重新审视,甚至被认定为违规。
合规执业,是对患者负责,也是自我保护
医疗行为事关生命,法律底线不容挑战。
医疗机构应严格审核医师资质,特别是高风险手术、限制类技术项目,必须确保“人、机、证”匹配。
医生个人也应明确自身注册范围,不轻易涉足未经授权领域。进修培训能提升技能,但不能替代法定执业资质。
一旦因超范围执业引发医疗损害,不仅面临行政处罚,更可能承担高额民事赔偿,甚至职业生涯的重挫。
合规,是医生最好的护身符。
来 源 / 医脉通、梅斯医学
平台调整了推送规则
并点击文末 “在看” 与 “点赞”
2026年卫生资格考试备考要趁早!华医题库更新快、功能全:视频课程、海量题库、精品模拟卷、晋高面审辅导一应俱全,更有每日免费刷题福利!点击卡片,立即开启高效复习!
![]()
*此处为课程推广广告

点击上方卡片了解详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