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歼35舰载机与中国航母发展:“双面提花”的隐身突破与战略影响

0
分享至

本节武器知识话题,武器小编将带大家关注中国最新一代舰载战机歼-35的最新动态。

从央视前期公布的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这架战机刚在福建舰完成弹射起飞与拦阻着舰,其隐身性能引发了广泛讨论——据传它的雷达反射面积仅相当于成人手掌大小,还搭配了中国独有的超材料技术,在雷达上几乎实现“无影”效果。


过去大家常将F-35的雷达截面积比作“老鹰”,那如今的歼-35是否堪称“麻雀”?二者的差距似乎一目了然。战机的隐身性在空战中究竟有多重要?

我们以歼-35搭载的霹雳-15导弹为例,这款导弹的有效射程达200公里,且在印巴空战中已证实,确实能在200公里距离击落敌机。

试想一下,如果歼-35与敌机在200公里外相遇,它可以先发射导弹,之后凭借隐身性能脱离——此时敌机因歼-35的隐身特性,根本无法发现它。


要知道,歼-35在200公里外的雷达反射面积仅如手掌大小,直到距离缩小至60公里,才会在雷达显示屏上呈现出“鸽子大小”的信号。

但关键在于,歼-35不会与敌机逼近到这种距离,它在200公里外完成导弹发射后,就会“射后不理”、掉头撤离。由此可见,隐身性对未来空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航母电磁弹射测试成功后,未来是否能搭载更多歼-35与无人机?这对区域战略及国际军事平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国目前已进入三航母时代,预计今年10月至年底前,福建舰将正式服役,届时可能同步宣布004型甚至005型航母的建造计划。

若后续航母采用核动力,004、005型的推进将使西太平洋地区的航母数量与美国形成抗衡。

要知道,美国不可能将所有航母部署到这一区域——通常一半航母需维修,另一半要承担全球部署任务,过去最多仅能在西太平洋维持两艘航母,且常因轮换出现“单舰部署”的空窗期。


此外,在雷达技术上,中国也具备优势。海军舰载机搭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碳化硅材料制造芯片,功率更大、探测范围更广、精度更高。

而美国目前仍在使用氮化镓雷达,要完成全体系替换至少需要3-5年。因此,短期内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雷达技术与军事平衡中,可能会落后于中国。

大家最关注的“雷达反射面积比手掌还小”这一特点,这一优势在实战中具体体现为哪些能力呢?


在实战中,雷达反射面积小意味着歼-35被发现的时间会大幅推迟,敌方的应变时间随之缩短——简单来说,“我先发现你,你后发现我”,谁先获取目标,谁就掌握主动权。

空战节奏以秒、分为单位,歼-35凭借优异的隐身性,可能逼近至敌方近程防御圈时才被察觉,而此时它早已完成攻击动作,占据绝对优势。

更重要的是,现代空战已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系统化、网状化作战。空中预警机承担空中管制与数据链路传输任务,战机本质上是“武器载台”——发射导弹后,可在预警机的引导下精准打击目标,不同战机分工锁定不同敌方单位,形成协同作战体系。


此外,歼-35的隐身性还能提升空对海、空对地渗透攻击的效果:其采用的“双面提花”结构可反射、吸收雷达波,搭配耐用的隐身涂层,解决了传统涂层易被雨水、高速气流磨损的问题,就像录音棚的隔音材料吸收声音一样,能将雷达波“吸收”或“散射”,隐身效果可达80%-90%,且使用寿命更长,作战效益与成本优势显著。

“双面提花”结构的灵感源自3000年前的丝绸织法,有人称其隐身效果能“碾压F-22”,这种说法是否合理?F-22的隐身设计又有哪些特点?

F-22作为美国空军的主力隐身战机,其隐身设计主要依赖“特殊角度外形”与传统隐身涂层——机身外形多为不规则棱角,牺牲部分流体力学性能以减少雷达反射,但这种设计对雷达波的散射效果有限。


而歼-35的“双面提花”结构,从微观上看,机身表面并非完全光滑,而是存在细微的“粗糙纹理”,这些纹理能将雷达波(多为毫米级、微米级波长)进一步散射、吸收,即便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如云层、降雨),隐身涂层也不易磨损,稳定性远超F-22的传统涂层。

第五代战机的核心标准之一就是隐身,若不具备隐身能力,本质上仍属于四代机范畴。因此,现在的先进战机设计已摆脱传统流线型,更注重“隐身优先”的外形与材料搭配。


福建舰已完成歼-15T、歼-35、空警-600的弹射测试,076型两栖攻击舰的电磁弹射也即将进行海试。

若076型能弹射歼-35与无人机,这将实现海上作战的“多元化运用”与“任务弹性调配”。航母与两栖攻击舰可根据任务性质,灵活搭配舰载机型比例:


若执行制空任务,可增加歼-35的部署比例,凭借隐身优势夺取制空权;

若执行对海打击任务,可多部署歼-15T,利用其大载弹量实施火力打击;

若执行长航时侦察或高风险突击任务,可加大无人机的投入,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例如,高风险任务中,无人机占比可提升至50%以上;制空任务中,歼-35占比可达60%;对海打击任务中,歼-15T占比可调整至40%。


这种弹性调配能最大化作战效益——若仅有单一机型,无论执行制空、对海还是夜间打击任务,都只能依赖同一种装备,不仅作战效能受限,还需投入更多兵力才能达成目标。而有了多元机型搭配,海军在海上用兵的成功率与灵活性将大幅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媒:中方不按常理出牌,菲律宾败局已定,南海不会再有其位置!

美媒:中方不按常理出牌,菲律宾败局已定,南海不会再有其位置!

流云青史
2025-10-29 20:32:42
王晶发文悼念冯淬帆:做人欺善怕恶,爱骂人和单身有关,称呼改变

王晶发文悼念冯淬帆:做人欺善怕恶,爱骂人和单身有关,称呼改变

一娱三分地
2025-11-01 17:26:04
党岭失温女孩苏醒,真相大白后,同行者害怕了,最担心的还是来了

党岭失温女孩苏醒,真相大白后,同行者害怕了,最担心的还是来了

今日搞笑分享
2025-11-02 13:26:07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墨兰史书
2025-10-24 13:25:03
木村拓哉现身东京电影节,老得惨不忍睹,擦粉底抹口红,像个女生

木村拓哉现身东京电影节,老得惨不忍睹,擦粉底抹口红,像个女生

心静物娱
2025-11-01 15:21:26
中超保级关键战:海牛对决梅州,李霄鹏能否确保胜利?

中超保级关键战:海牛对决梅州,李霄鹏能否确保胜利?

老汆古装影视解说
2025-11-02 18:06:52
真实的黑鹰坠落事件:美军19人干掉敌方3000人,为何自称失败?

真实的黑鹰坠落事件:美军19人干掉敌方3000人,为何自称失败?

老谢谈史
2025-10-25 20:52:03
75年陈毅之子迎娶粟裕女儿,两家结为亲家,可惜陈老总已离世3年

75年陈毅之子迎娶粟裕女儿,两家结为亲家,可惜陈老总已离世3年

南书房
2025-11-02 18:00:03
郑丽文刚委派萧旭岑访问大陆,侯友谊就公开唱反调,露出真实面目

郑丽文刚委派萧旭岑访问大陆,侯友谊就公开唱反调,露出真实面目

boss外传
2025-11-02 18:25:03
他是混上梁山的草包,外号压武松一头,金庸却把他写成了武林神话

他是混上梁山的草包,外号压武松一头,金庸却把他写成了武林神话

耳东文史
2025-10-03 00:03:10
现如今的年轻人玩的有多花?网友:五十年前更乱,现在越来越保守

现如今的年轻人玩的有多花?网友:五十年前更乱,现在越来越保守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15:03
撒切尔夫人,曾在回忆录中解释为何归还香港,她不是没考虑过战争

撒切尔夫人,曾在回忆录中解释为何归还香港,她不是没考虑过战争

文史达观
2024-10-24 06:45:03
1988年,河南村妇跑去北京找知青丈夫,说出名字后首长吓了一跳

1988年,河南村妇跑去北京找知青丈夫,说出名字后首长吓了一跳

红豆讲堂
2025-05-04 08:10:08
特朗普开始威胁尼日利亚,以色列有些不耐烦了

特朗普开始威胁尼日利亚,以色列有些不耐烦了

山河路口
2025-11-02 16:49:03
两天票房只有20万,小沈阳转型失败,新片预计亏损近1亿

两天票房只有20万,小沈阳转型失败,新片预计亏损近1亿

山野卢员外
2025-11-02 17:52:17
我国历史上,至今下落不明的9位著名人物,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人

我国历史上,至今下落不明的9位著名人物,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人

历史求所知
2025-10-10 15:30:04
令妃刚生完孩子,乾隆就临幸她,百余年后在其尸骨内发现大量朱砂

令妃刚生完孩子,乾隆就临幸她,百余年后在其尸骨内发现大量朱砂

瑶卿文史
2025-10-31 11:45:03
一个时代落幕,中国药企准备好了吗?

一个时代落幕,中国药企准备好了吗?

细雨中的呼喊
2025-09-27 22:58:29
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毛秋红调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

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毛秋红调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

澎湃新闻
2025-11-02 10:08:36
生命起源宇宙?多名宇航员返回地球后,身体出现“不可逆”变化

生命起源宇宙?多名宇航员返回地球后,身体出现“不可逆”变化

不写散文诗
2025-10-31 23:51:29
2025-11-02 19:19:00
武器知识 incentive-icons
武器知识
介绍武器装备、科普军事知识。
11942文章数 3468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头条要闻

媒体:被安世风波卡整月"脖子" 全球车企终于能缓口气

头条要闻

媒体:被安世风波卡整月"脖子" 全球车企终于能缓口气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手机
教育
公开课

艺术要闻

他是清华大学校名题写者,拒绝宋美龄求婚,被誉为“民国颜真卿”

旅游要闻

北京知名游乐园起火,最新通报

手机要闻

同样开售三天,小米、vivo、荣耀、OPPO新旗舰销量对比

教育要闻

哈萨克女孩的中文第一课:对话杜尚别中文教师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