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统计,宋朝三百一十九年间,农民起义次数为多达四百三十三次(北宋二百零三次,南宋二百三十次),平均每年都有一两次,太平时节少一些,灾荒时期多一些,君昏臣奸的时代就会更多,比如北宋末年赵佶执政时期,就有比较著名的方腊宋江起义,其他小规模造反,简直多得无法统计。
《水浒传》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其中主要人物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除了朝中诸多奸臣真实存在,宋江三十六盗也在史料中有记载,甚至可能还有人为其画影图形,只可惜那些画像都在战火中被毁掉了。
农民起义在朝廷眼里,大一点的叫反贼,小一点的叫盗贼,在盗贼多如牛毛的时代,朝廷只能“抓大放小”,只要别闹得动静太大,就不会有人去管,我们看《水浒传》中官兵专打梁山,却对后来加入梁山的小山头“视若不见”——如果桃花山李忠周通不抢呼延灼的踢雪乌骓、白虎山孔明孔亮不为了救叔叔孔宾而攻打青州城,慕容彦达还真顾不上理他们。
![]()
二龙山被鲁智深杨志夺取之后,汇聚了七个头领无数喽啰,少华山在史进、朱武、陈达、杨春经营下,至少有三千人马,其他如桃花山、枯树山、芒砀山、清风山、对影山、黄门山、饮马川,在上梁山前,都很少受到官军攻击,投靠慕容彦达的双鞭呼延灼为夺回宝马去打桃花山,居然没打下来:“李忠如何敌得呼延灼过,斗了十合之上,见不是头,拨开军器便走。呼延灼见他本事低微,纵马赶上山来。小霸王周通正在半山里看见,便飞下鹅卵石来。呼延灼慌忙回马下山来。”
黄信绰号“镇三山”,实际上连清风山三盗他都打不赢,登州兵马提辖孙立暗地里肯定是跟“登云山二龙”有猫腻,这一点孙立的弟弟孙新说得很明白:“邹渊、邹润,如今见在登云山台峪里聚众打劫,他和我最好。”
邹家叔侄只有八九十人,还算不上真正的“山大王”,也就是个“棒老二”,但孙立把其他盗伙都剿灭而只留下邹家二龙,那肯定是孙新从中勾兑的结果——孙新也是登州小军官而不仅仅是老板娘顾大嫂的丈夫:“军班才俊子,眉目有神威。鞭起乌龙见,枪来玉蟒飞。胸藏鸿鹄志,家有虎狼妻。到处人钦敬,孙新小尉迟。原来这孙新,祖是琼州人氏,军官子孙。因调来登州驻扎,弟兄就此为家。”
![]()
孙新在哥哥孙立的保护下,平安熬过了破辽国、打田虎、灭王庆、征方腊四次战役,又回登州祸害百姓去了:“孙立带同兄弟孙新、顾大嫂并妻小,自依旧登州任用。邹润不愿为官,回登云山去了。”
孙家兄弟在登州为官,邹润回登云山“干活儿”当然更安全方便——当小大王,确实比当小军官来钱快。
盗贼们占据山头,只要不攻打城池,就不会有官军来找麻烦,而盗贼不到万不得已,也只是在周边村屯劫掠,更“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是过往客商,所以一方不为已甚,一方睁眼闭眼,官兵与强盗就达成了默契,不但“相安无事”,而且还可以“共同发财”。
如果鲁智深的二龙山、史进的少华山不先后加入梁山,完全有可能平安熬到靖康之变、建炎南渡,他们是加入岳家军、韩家军抗金护宋,还是像史料中的“乐将节级”李逵一样叛宋降金,可就真的很难说了。
![]()
梁山军跟随童贯征方腊,总共阵亡五十九人,其中来自小山头的按战死顺序先后是宋万、陶宗旺、 郑天寿、曹正、 施恩、孔亮、邓飞、鲍旭、 周通、马麟、燕顺、郭盛、吕方 、王英、李衮、项充、 史进、陈达、李忠、杨春、欧鹏、张青、 孙二娘、邹渊、杜迁等二十五人。
这二十五位好汉,如果不加入梁山,完全有可能多活几年——山高林密路险坑深,他们打不过也能跑得掉。
呼延灼那么大的本事,周通也能用石头把他打跑,其他山寨也都各有高手,只要别闹出太大动静,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都是没有问题的,而宋江扯起“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那就摆明车马要跟朝廷对着干了。于是那些小山头加入梁山原本是想抱团取暖,结果却树大招风,这些脆弱的“旁枝”纷纷折断,这才叫赔了家当又丢命。
这征方腊战死的这二十五个“山寨好汉”中好人不多,绝大多数死不足惜甚至大快人心,但也有几位好汉,死得实在不值。
![]()
像矮脚虎王英、火眼狻猊邓飞那样的吃人恶贼,死一百次都不嫌多,周通要不是偷取呼延灼的宝马,青州官兵也不会打上门去,也就不会因为欠二龙山和梁山人情而人伙了。
桃花山抢男霸女,大头领李忠是知情并赞成,所以他和周通被方腊军干掉,也等于“还账”,没有什么可惜的。
就连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算起来也是死有余辜,这些人可不像电视剧演的那样“憨厚”和“圆润”。
除了这些该死并已经死掉的,山寨出身的还有樊瑞、裴宣、蒋敬、邹润等人活了下来,这几人还真没有太大罪恶,尤其是铁面孔目裴宣,他简直可以说是梁山第一正人君子,最后也不肯再深陷官场泥潭——幸存下来的原小山寨头领,没有一个真正进入官场,这也跟他们的出身有关。
![]()
我们细看战死和回乡的二十九位原小山寨头领,就会发现其中只有一人死得可惜,那就是少华山大寨主九纹龙史进——史进有一个慷慨善良的好父亲(参见接待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他本人年少气盛,但却颇有正义感,他一开始是坚决不肯落草为寇,而是要到延安府寻找师父并加入种家军的:“我今去寻师父,也要那里讨个出身,求半世快乐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你(神机军师朱武)劝我落草,再也休提!”
史进没有找到师父,最后衣食无着,在帮助鲁智深消灭瓦罐寺恶僧恶道之后,只好到少华山落脚,但显然是跟朱武陈达杨春等人道不同不相与谋——朱武等人想的是打家劫舍,而史进却依然行侠仗义,结果为了替被欺凌的画匠王义出气,在行刺华州贺太守时失手被擒。
如果不是鲁智深武松到少华山邀请史进入伙梁山,朱武等人根本就不会去营救:“史大官人把王义救在山上,将两个防送公人杀了。直去府里要刺贺太守,被人知觉,倒吃拿了,见监在牢里。又要聚起军马,扫荡山寨。我等正在这里进退无路,无计可施。端的是苦!”
朱武号称神机军师,但史进被捕,他却无计可施一筹莫展,担心的只是官府来征讨,通过他向鲁智深武松诉苦,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朱武是有可能希望史进的首级号令在华州城头的。
![]()
史进最后也是死于“战友”的不讲义气:“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六员将校,带领三千步军,前去出哨……小养由基庞万春飕的一箭,正中史进,攧下马去。五将一齐急急向前,救得上马便回。又见山顶上一声锣响,左右两边松树林里,一齐放箭。五员将顾不得史进,各人逃命而走。”
关键时刻,同为少华山“兄弟”的杨春陈达也把史进丢下,如果他跟在鲁智深武松身边,那两位大哥要么把他救出去,要么与他同生共死,绝不会像那五个没头苍蝇一样被乱箭射成刺猬。
史进上梁山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少华山那三个人原本是一伙的,他这个“大寨主”跟晁盖也差不多,我们之所以说史进死得可惜,是因为他“寻师不遇”——如果他在延安府找到王进,是不是也能成为种家军悍将?
史进死了,死得令人惋惜,另外二十四个大小盗魁该不该死,读者诸君自有公论,我们最后的问题只有两个:梁山一百单八将,比史进人品更好的梁山好汉还有几个?那些小山头的首领,如果不上梁山,哪些有机会和实力成为抗金名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