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他是上海知名评话家,一家人都入评话门,77岁去世儿子继承他衣钵

0
分享至

在上海的曲艺圈里,要是提起评话这门艺术,那评话大师吴君玉绝对是绕不开的人物。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登台说书,到成为家家户户熟知的评话大师。



他用一把扇子、一张嘴,把《水浒》里一百多个英雄好汉讲活了,也把苏州评话的魅力刻进了上海人的记忆里。

2008年,77岁的他离开人世,在他去世后的17年里,他的儿子又将评话的旗帜继续扛下去。



01

1931年,吴君玉出生在苏州,打小就爱听街头巷尾的评话。

不过他一开始并没想着以说书为业,直到1950年,19岁的他做了个大胆决定,拜评话名家顾宏伯为师,正式学说评话。

顾宏伯最擅长说《包公》,刚入门的吴君玉就跟着师傅学这出戏。



评话这行讲究“说、噱、演”,光是背熟台词远远不够,得把人物的神态、语气都拿捏到位。

吴君玉肯下苦功,师傅教一遍的身段,他私下里反复练,嗓子喊哑了就含块润喉糖接着练。

没想到,仅仅半年后,师傅就给他安排了登台演出的机会。



第一次上台时,他攥着醒木的手都在抖,台下坐满了老听客,都是听着《包公》长大的,稍有差错就会被听出来。

可当醒木一拍,他开口说起“包龙图坐镇开封府”,先前的紧张反倒不见了,把包公的刚正不阿讲得有模有样。

这场演出下来,台下掌声不断,吴君玉也算正式在评话界站稳了脚跟。



可就在他把《包公》说得越来越熟练时,又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改说《水浒》。

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少议论,毕竟《包公》是师傅的看家本事,他刚有起色就换题材,万一砸了招牌怎么办?

可吴君玉有自己的想法,《水浒》里的人物更多元,有武松的刚、李逵的憨、宋江的义,更能发挥评话“演人物”的优势。



为了说好《水浒》,他不仅把原著翻来覆去地读,还特意去请教王效荪、杨震新等评话前辈,甚至跑到扬州向评话名家王少堂取经。

他还把京剧里的身段功夫融进评话表演里,比如用一把扇子就能演出关胜的大刀、花荣的弓箭,让听众看得眼花缭乱。

这种创新的表演方式,后来成了他独有的风格。



02

1953年,吴君玉迎来了事业上的重要机遇,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也就是现在的上海评弹团。

这在当时可是评话演员的“顶配”平台,能进去的都是行业里的佼佼者。

可刚到上海时,他又遇到了新难题,上海的听客口味更挑剔,不仅要故事说得好,还得有新意、有噱头。



吴君玉没被难住,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到了《水浒》的打磨上。

评话里的“噱”就是要逗听众笑,他就结合上海本地的方言习惯,在故事里加些接地气的包袱。

“演”就是要让人物立起来,他为每个梁山好汉设计了独特的动作和语气。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的扇子功,评话舞台上没有真刀真枪,所有武器都靠一把扇子代替。



吴君玉能拿着扇子转出大刀的威风,也能捏着扇柄模拟弓箭的瞄准,甚至能用扇子的开合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

靠着这手绝活,吴君玉的《水浒》成了上海茶馆里的“爆款”。

那时候,只要是他说书,茶馆里准是座无虚席,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



有老听客说,听吴君玉说《水浒》,比看小说还过瘾,每个英雄都像站在眼前一样。

可吴君玉并没满足于只说传统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评弹界开始尝试现代题材,很多老艺人觉得难,怕传统技法用不上。

吴君玉却主动接下了改编现代题材的任务,先后推出了《四林山》《桥隆飙》等长篇评话。



他把传统的“说噱演”用到现代故事里。

比如演《桥隆飙》里的游击队员,用有力的身段表现战斗场景,用通俗的语言讲革命故事,没想到很受听众欢迎,连年轻人都成了他的粉丝。

后来,他还编了个评话小品《厕所风波》,用幽默的方式讲文明礼貌的故事,成了当时的热门节目。



03

吴君玉这辈子爱评话,连家里人也被他带动着入了行。

他的妻子徐檬丹也是评弹从业者,两个儿子也都会说评话,最让他在意的,是二儿子吴新伯。

吴新伯小时候就常跟着父亲去茶馆,耳濡目染下也爱上了评话。

长大后,他提出要跟父亲学评话,吴君玉却犹豫了很久。



他知道,“大师的儿子”这个身份既是光环,也是压力,万一儿子说得不好,不仅丢自己的脸,更会毁了儿子的前程。

可架不住儿子的坚持,吴君玉最终还是答应了,但要求比教其他徒弟更严格。

别人练一遍的身段,吴新伯要练十遍,别人背熟台词就行,吴新伯还得理解每个人物的背景和心理。



即便如此,吴新伯刚登台时,质疑声还是铺天盖地。

有听客说,他是靠着父亲才上台的,根本没真本事,还有同行觉得,他很难超越父亲的成就,不如早点放弃。

面对这些质疑,吴新伯没辩解,只是更加刻苦地练习。



他把父亲的演出录像一遍遍地看,对比自己的不足,还主动去请教其他评话前辈,吸收不同的表演风格。

吴君玉看在眼里,没多说什么,只是在儿子演出后,悄悄指出他的问题,偶尔也会示范几个关键身段。

慢慢的,吴新伯用实力赢得了认可。



他在父亲的基础上,加了些年轻人喜欢的新鲜元素,比如在传统故事里融入现代语境的解读,让评话更接地气。

他说的《水浒》既有父亲的影子,又有自己的风格,越来越多的听众开始接受他,甚至有老听客说,这父子俩的《水浒》各有味道,都好听。

除了儿子,吴君玉还带出了不少徒弟,把自己的扇子功、人物塑造技巧毫无保留地传下去。



04

从19岁登台到70多岁,吴君玉说了一辈子评话,哪怕年纪大了,只要有演出邀请,他还是会答应。

2008年4月29日,77岁的吴君玉因病去世,这个消息让评弹界陷入了悲痛。

很多老听众特意赶到追悼会现场,手里拿着他当年演出的海报,哭着说以后再也听不到这么好的《水浒》了。



上海评弹团为他举办了专场纪念演出,圈内同行纷纷上台,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这位评话大师。

吴君玉走后,最让人关心的就是他的评话技艺能不能传下去。

而接过这根接力棒的,正是儿子吴新伯。

那时候的吴新伯,已经在评弹界站稳了脚跟,但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不仅要把父亲的技艺传下去,还要让评话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为了传承父亲的绝活,吴新伯把父亲的演出录音、录像都整理出来,逐字逐句地研究。

他还把父亲改编《水浒》的手稿重新整理,结合自己的理解,推出了新版《水浒》评话。

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增加了更多细节描写,让故事更丰满。



除了传承,吴新伯还在尝试创新。

他和年轻人合作,把评话和短视频结合起来,拍了很多评话小片段发到网上,没想到收获了不少年轻粉丝。

现在的吴新伯,已经成了上海评弹界的中坚力量,有人说他“接了父亲的班,更接了父亲的魂”。



信息来源:吴君玉抖音百科
中国曲艺家协会:漫忆恩师吴君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啥第三次世界大战,迟迟没爆发?温铁军给出背脊发凉的解释!

为啥第三次世界大战,迟迟没爆发?温铁军给出背脊发凉的解释!

沈言论
2025-11-17 16:30:03
特斯拉开了个危险先例,将对中国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什么会这样?

特斯拉开了个危险先例,将对中国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什么会这样?

云上乌托邦
2025-11-17 17:20:43
“70后”户外网红博主坠崖身亡,遗体被无人机运下山,出事两天前还在更新登山视频

“70后”户外网红博主坠崖身亡,遗体被无人机运下山,出事两天前还在更新登山视频

极目新闻
2025-11-17 18:38:23
苏提达新造型太会穿!斗篷灰裙+精致耳饰,优雅又吸睛

苏提达新造型太会穿!斗篷灰裙+精致耳饰,优雅又吸睛

述家娱记
2025-11-17 09:48:48
女子深夜崩溃:失业后沉迷养花,老公天天吵架,网友:看着好糟心

女子深夜崩溃:失业后沉迷养花,老公天天吵架,网友:看着好糟心

朗威谈星座
2025-11-17 10:02:32
终于有了!iOS用户期待很久的微信功能

终于有了!iOS用户期待很久的微信功能

电脑报
2025-11-17 21:49:06
警惕!这种“毒碗”已经上黑榜了,检查一下,家里有的赶紧扔了吧

警惕!这种“毒碗”已经上黑榜了,检查一下,家里有的赶紧扔了吧

削桐作琴
2025-10-24 15:45:22
苏丹一地发生屠城,血迹太空可见

苏丹一地发生屠城,血迹太空可见

大风新闻
2025-11-16 16:06:05
今日,央行大动作!降准降息,将至?

今日,央行大动作!降准降息,将至?

中国商界杂志社
2025-11-17 14:00:49
为找中国老公,这个俄罗斯女孩考上北京双一流大学研究生

为找中国老公,这个俄罗斯女孩考上北京双一流大学研究生

真实人物采访
2025-10-30 12:10:03
意外!U22国足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没开踢,两位主力就确定无缘出战

意外!U22国足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没开踢,两位主力就确定无缘出战

懂个球
2025-11-17 23:38:11
曾医生日常容颜,没有美颜的样子才是真实的

曾医生日常容颜,没有美颜的样子才是真实的

诗意世界
2025-11-12 20:52:54
外交部 再回应高市早苗涉台言论

外交部 再回应高市早苗涉台言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6:12:40
荒唐到家了!大国总统竟要飞美国,当着全世界宣告:我妻子是女人

荒唐到家了!大国总统竟要飞美国,当着全世界宣告:我妻子是女人

猫眼观史
2025-09-29 23:34:58
悄悄开出10000家,这个隐形巨头,“坑了”多少想赚钱的年轻人?

悄悄开出10000家,这个隐形巨头,“坑了”多少想赚钱的年轻人?

每日人物
2025-11-17 09:04:53
世界第一斯坦国,要往中国卖猪肉了

世界第一斯坦国,要往中国卖猪肉了

毒sir财经
2025-11-16 22:59:54
大快人心!中超2大“害群之马”覆灭,频繁参与假球,终遭到报应

大快人心!中超2大“害群之马”覆灭,频繁参与假球,终遭到报应

篮球看比赛
2025-11-17 11:09:28
日媒:中国的反应超出预期

日媒:中国的反应超出预期

扬子晚报
2025-11-16 22:58:27
大跳水!暴跌40%,又土又贵还开遍机场,中产的标配,卖不动了

大跳水!暴跌40%,又土又贵还开遍机场,中产的标配,卖不动了

毒sir财经
2025-11-16 23:08:08
这8种东西不能用酒精擦,一擦就坏,再也修复不回来了!

这8种东西不能用酒精擦,一擦就坏,再也修复不回来了!

装修秀
2025-11-13 11:50:03
2025-11-18 03:20:49
一娱三分地 incentive-icons
一娱三分地
没时间看电视剧,没关系,关注我准没错!
4543文章数 6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惊艳!全球百大美女变身顶级辣妈,居然在中国!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健康
本地
艺术

王妃精致到发丝,王子直接变秃子

家居要闻

回廊通道 强化空间秩序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艺术要闻

惊艳!全球百大美女变身顶级辣妈,居然在中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