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河南省洛阳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紧紧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攻方向,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9月30日举行的“十四五”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洛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斌同志围绕“好、强、新、优”四个关键字,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业经济发展的亮眼成绩与转型路径。
![]()
态势“好”:工业“压舱石”作用持续巩固
五年来,洛阳工业顶住外部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十四五”末,全市优势产业链规模预计突破5200亿元。规上工业利润达308.7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46.6%,利润率达6.34%,高于全国、全省水平。一批重大项目如中州时代、百万吨乙烯等陆续投产或全面建设,带动今年1-8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创近十年新高。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47%,占GDP比重达33.9%,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链群“强”:风口产业集聚成势
洛阳紧盯新能源、新材料、新IT、新文旅、智能装备等“四新一装备”风口产业,构建起5大产业集群、17条优势产业链。铝基新材料产业链率先突破千亿元,新能源电池、绿色石化两大千亿级集群加速崛起。光电、先进合金材料产业链规模超500亿元,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已形成以1个国家级集群为引领、2个省级集群为骨干、6个特色集群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农机装备集群更实现全省国家级集群“零的突破”。
结构“新”:数智绿色双轮驱动
洛阳在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中走在前列,先后入选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双试点”,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4亿元。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9家,推动1.8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数字化转型指数达32.94,跻身全国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持续完善,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园区)138家,规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8%。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5家科技产业社区入驻企业1140家,累计认定省级首台(套)装备156项,多项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企业“优”: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
洛阳坚持“抓大育小、梯度培育”,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13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头雁企业,3家跻身中国制造业500强,洛阳钼业入围全球企业1000强。百亿级企业达10家,营收、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同时,“十四五”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6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82家、国家“小巨人”56家,上市公司增至16家,市值居全省首位。
展望“十五五”,洛阳市工信系统将继续聚焦“两高四着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洛阳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强工业力量。(韩露 焦夏飞)
【编辑 滢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