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过,国内第一枚破百万的铜钱大珍,就是金代的天眷通宝。
也多次强调过,辽上八的数量如今多了起来,显然北方玩家强势崛起。
相比之下,金代的名珍确实少得可怜,在拍卖会上每隔几年只“零星”出现,而且价格比辽珍要贵得多!
![]()
2007年首次破百万的天眷 嘉德拍卖134.4万
金代前后一共十个皇帝,用了十几个年号。
目前已经确认的钱币里,像皇统、崇庆、至宁、贞祐这些都有明确出土纪录,列入名珍系列。
嘉德2023年上拍过一枚贞祐元宝折二,估计80~150万,可能是因为有裂纹,流拍了。
而泰和以及伪齐的阜昌系列,也一直是热门名誉品种。金代钱币的含金量,一直很高。
![]()
流拍的贞祐元宝折二 现世仅两品
但还有几个年号的钱币,历史上可能铸造过,但就像拍卖会经常介绍的那样:前谱未载或史料未载,只能靠猜测。
没有可靠的实物出土或传世,这就成了收藏圈里常说的“疑似大珍”。
这只是个问题探讨,一些泉友先别急着兴奋,每一枚“新发现”的出现都需要严谨的论证。那是学术圈的事儿,我们只是做个猜想。
首先要说的是金代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两个年号:收国和天辅。
![]()
完颜阿骨打塑像
金朝建国之初,制度还不完善,但作为正式政权,铸造钱币是很有可能的。
特别是天辅年间,金朝已经逐渐稳定,发行钱币符合当时的经济需要。不过到现在为止,这两个年号,只有天辅元宝“疑似发现”了。
就像北宋的第一个年号建隆一样,民间各种传说很多,一堆“国宝钱币”也比较辣眼睛。但严谨的考古或有明确出处的,非常少见。
![]()
印尼巴厘岛发现的天辅元宝
上世纪70年代,印尼巴厘岛发现大量中国古钱,应该是古代贸易流出的。当时日籍华人平岛春水前往挑选,找到一枚贞祐元宝和一枚天辅元宝,皆为小平钱。
而天辅的发现,彻底验证了丁福宝《历代古钱图说》中的批注,传说因此成真。但后续也没多少新的发现,至今仍然可以说是孤品。
第二个是金太宗完颜晟的天会年间。这段时间金朝灭了北宋,占领了中原大片土地,经济交流频繁,还俘虏了大量的宋代工匠。
![]()
灭掉辽宋的完颜晟
按理说,铸造本朝钱币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当时金朝也在逐步学习汉人的管理制度,钱币作为经济统治的重要工具,不太可能被忽略。
但奇怪的是,天会钱币至今也没找到“大开门”品种。
在网上查的过程中,我发现所谓2009年在吉林“出土”的记录,并没有可靠实物图片,百科上的图都是一眼假,所以就不过多赘述。
第三个值得关注的是海陵王完颜亮的天德和贞元两个年号,他的正隆元宝很常见就不多说了。
![]()
贞元交钞实物找不到 上个贞祐宝券吧
这位死后被废的皇帝在位期间做了不少大事,包括把都城迁到今天的北京。史书上明确记载贞元年间发行过纸币,叫“贞元交钞”,那么铸造铜钱的可能性也很大。
民间偶尔有人声称收藏有贞元钱币,但还没有得到权威认证。如果这些钱币真的存在,那肯定也是稀世品种。
金章宗时期有两个年号也值得注意,一个是明昌,一个是承安。明昌年间是金朝比较稳定的时期,经济发达,铸造钱币的条件很充分。
![]()
承安宝货拾贯省五两银铤 嘉德2019拍卖:94.3万
承安年间则有明确记载发行过“承安宝货”银铤,还经常上拍卖,这说明官方在货币铸造上是活跃的。
泉藏家戴葆庭认为承安宝货只有银质,铜质都是假的,但试铸铜钱会不会有存在的理由?
最后是金代晚期的一些年号,比如兴定、元光、正大等。这些时期金朝已经处于蒙古的威胁之下,战乱频繁国力衰微。
按说,这种时期铸造钱币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
国博藏的至宁元宝
但也并非完全排除,毕竟崇庆和至宁两种已确认的大珍,都是卫绍王金代后期的钱币了。
还有一些钱币存在争议,比如大安元宝,通常被认为是辽钱,但金代卫绍王也用过“大安”年号。
和辽钱相比,金代钱币就像一个还没有完全打开的宝盒,里面可能还藏着不少我们没见过的珍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