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AI医疗龙头Tempus的股价又创下了新高,达到了97.79美元。
要知道今年6月,知名做空机构Spruce Point发布了一份关于AI医疗龙头Tempus的报告,引发了轩然大波,公司股价暴跌近20%。
但这些质疑并未触及公司最核心的资产:持续增长的检测业务和规模化医疗数据库。
根据其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司总营收达到3.15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89.6%,并且毛利润同比激增158.3%。
尽管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其市值却水涨船高,公司的核心价值并未受损。
智药局认为,Tempus AI从最初的基因检测公司,到如今AI医疗板块炙手可热的个股,总共经历了两次战略大调整及叙事转换。
Tempus可以说是最会并购的AI医疗公司,管理层精准的战略眼光,通过6次并购,让其从IVD公司成长为AI精准医疗数据平台。
不止如此,今年以来Tempus在AI产品的不断冲锋,也让其找到了在测序、数据业务的新逻辑——打造全链路医疗AI大模型基础设施。
对于Tempus而言,以数据为核心壁垒,让其永远站在AI医疗前沿,获得新的商业机会。
![]()
首次战略转换:测序服务转向数据平台
Tempus AI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通过人工智能收集、分析分子生物学和临床数据,致力于改善癌症疗法的精准医疗科技公司。
Tempus AI 在当今 AI 医疗数据库稀缺的背景下,其行业稀缺性确实非常突出。这主要源于它构建了一个难以复制的、多模态的、且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的数据生态系统。
基于优秀的商业模式,多位投资界大佬都非常看好Tempus的发展。
例如“国会山股神”的佩洛西,就在今年1月大笔买入50万股上涨期权,直接引发公司股价暴涨。
科技投资界大牛“木头姐”Cathie Wood更是疯狂看好Tempus,从去年开始旗下方舟投资一直增持该公司。
虽然许多公司试图构建医疗数据库,但Tempus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规模、质量、多样性以及将其转化为实际价值的综合能力.
并由此形成了“基因测序—多模态数据整合—临床洞察生成—药物研发加速”的闭环。
低价引流
简单来说,Tempus为患者提供低价测序服务为切口,自建CLIA认证的自动化实验室,每年能接待超过10万个测序病人。
由于多数检测只能由医生开单,公司已经与美国大约65%的学术医疗中心以及约一半的肿瘤学家保持良好联系。
数据整合
然后,Tempus拿到患者的基因组数据,分析患者的基因和转录组表达水平数据,通过AI等信息化工具整合为一个高质量的去识别化多模态数据库,包含患者基因以及临床数据。
数据飞轮
这些数据库对药企、医院、癌症中心而言非常宝贵,愿意支付大价钱用于研发新药或者科学研究,随后Tempus又吸引更多病人测序,并且获得更多数据,由此形成数据飞轮。
![]()
经过多年的努力,Tempus用较低的成本建立了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癌症患者分子数据库。
这些数据库,Tempus包含超过4000万条研究记录的多模态数据库,超过150万条与基因组信息相关的匹配临床数据的记录,200万条带有成像数据的记录,以及大约300,000条带有基因组和全转录组数据的记录。
该数据库的规模和规模将使该公司能够发现以前遥不可及的突破性发现。其产品已被约95%的最大上市制药公司采用,客户包括辉瑞、阿斯利康等。
例如GSK与Tempus续签了3年的合作协议,使用其人工智能平台改进临床试验设计、加快临床注册并确定药物靶点。这笔交易中,Tempus收获了7000万美元首付款。
这部分数据库业务,让Tempus成功从IVD公司转型,并由此打造其精准医疗时代的数据基础平台。
2023年底,在准备上市的前夕,Tempus 正式将“Tempus Labs”的名字改为“Tempus AI”,以体现其AI驱动定位。
公司在IPO文件中写道:“Tempus已将从一个实验室(Labs) 的角色,演进为更强调AI软件以及智能诊断”的愿景。
然而实际上多年以来,支撑公司业绩增长的仍然是测序+数据库服务,AI收入占比很低:2024年,公司披露的AI应用相关收入只有 1240 万美元,占全年总收入约1.8%。
而后Tempus不再将这部分单独列出,而是将AI应用并入数据与服务业务。但Tempus并未放弃对AI产品的布局。
![]()
精准操盘:多笔并购扩大公司壁垒
多年以来,Tempus的每年的营收都呈现两位数增长。
Tempus的最新财报显示,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至3.15 亿美元,同比增长89.6%。其中,基因组学收入同比增长 115.3% 至 2.418 亿美元,数据库业务则为 7280万美元,同比增长 35.7%。
当前,Tempus已经全年收入指引上调至 12.6亿美元,而2024年6.93亿美元,预计增长近50%,并且在今年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回看Tempus的发展路径,那就不得不提到公司成立以来的多笔并购,如同手术刀一样精准,让Tempus的估值一路上涨。
![]()
通过并购获得业绩增长的公司不少,但将其一次次扩大收入基数与支撑公司战略扩张,带动公司估值上涨,不得不感叹公司管理层的操盘能力,以及老辣的商业化嗅觉。
并购扩大收入基数,巩固核心资产
这一类并购快速增加实验室产能与检测品类,带来检测服务收入与营收的改善。
例如在一笔重要收购中,Tempus以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具有25年发展历史的IVD企业Ambry Genetics。
通过此次收购,Tempus扩大其遗传性癌症风险检测能力,以及将旗下业务范畴扩展至包括儿科、罕见病、免疫学、生殖健康和心脏病学等疾病类别中。
Tempus的检测与数据平台本身是规模化的生意,数据越多越有价值,客户黏性越强。因此并购Ambry Genetics为公司快速扩大数据来源,同时由肿瘤学横向切入其他领域,提升平台壁垒。
通过并购,纳入更多医疗与数据场景
这类并购则支撑其战略转型,带来其营收结构的改善,并为其平台化业务奠定基础,包括Highline Sciences、Deep6 AI、Paige等公司。
例如Highline Sciences这一临床CRO组织之后,让tempus拥有了一支专注于肿瘤学患者招募、试验运营以及真实世界研究的成熟团队,还导入了一批药企客户。
这也让Tempus发挥了其临床+分子数据的价值,为制药公司从临床招募到数据分析的一体化服务,增加制药客户的黏性,并显著提高了Tempus的客单价与毛利。
最终,让其顺利从IVD检测公司向数据平台转型,将一次性检测服务转化为长期数据授权与服务,实现公司估值与平台化的跃迁。
复制这一经验下,Tempus也通过一系列并购手段,由此进入AI心脏病诊断、AI病理学等AI医学场景。
进入其他国家
Tempus的商业模式跑通之后,奋力押注人工智能领域的软银也希望再复制一个Tempus。
去年6月,软银集团CEO孙正义宣布与Tempus AI达成合作,将在日本成立一家名为Pegasos的合资公司,总投资高达300亿日元(约1.86亿美元)。
Pegasos将利用Tempus拥有的美国770万癌症患者数据,结合日本当地医院的数据,迅速在日本推出相似的AI医疗数据业务,包含测序、患者管理、数据库等。
![]()
新叙事:转向全链路AI医疗基础设施
从上文分析来看,Tempus AI本质上更像一家数据库公司,AI对营收的贡献较小,也让其受到各类投研机构的诟病。
但现在,Tempus AI正在通过一系列技术和业务布局,从数据走向AI产品,坐实其在AI医疗领域的龙头地位。
尤其是今年,Tempus 正在将其医疗数据兑现,向以多模态AI基础模型为核心驱动的医疗AI平台转型。
这其中的关键则是激活数据价值,打造行业领先的医疗模型。
今年以来,Tempus密集且大量地布局AI产品,其产品线覆盖了患者、医院(护理人员)、药企等多个医疗关键方,足见其商业野心。
![]()
在患者端,推出健康应用olivia,让其无缝集成到ERH中,使得患者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健康数据并生成报告,分享给医生。
在医院端,则依靠其庞大的数据库与AI技术构建了一个从辅助诊断、临床决策到治疗优化、研究加速的完整产品生态。
在药企端,推出AI靶点发现平台Loop,并且和阿斯利康开启多模态大模型合作,构建肿瘤学领域最大的基础模型。
毫无疑问,当前Tempus的主要收入仍然由检测业务和数据库业务驱动,Olivia、Loop、Fuses 的经济回报在短期内比较有限,投资回收期可能较长。
但这些AI产品,正在让Tempus构建未来1–3 年的营收增长源,将收入结构再次向软件服务转型,支撑公司长远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故事。
我们认为,基于Tempus长期通过自建+并购构建的数据壁垒,正在助力Tempus向“全链路精准医疗数据与AI基础设施”转型。
未来,Tempus有潜力成为制药、医院的必备基础设施,如同互联网时代的微软,形成平台级护城河,冲击千亿市值。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