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仕道君
这两天,一个落马官员火了,他就是云南文山州住房公积金中心原主任李锐。
李锐火的原因,是文山州的一纸通报。
在李锐的通报中,有两点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和热议。
其一,购置500斤散装白酒用于日常公务接待;其二,从2013年至2023年,10年时间收受礼品礼金7.65万元。
乍一看,李锐这个正处级干部,确实显得很“另类”,用于公务接待的居然不是茅五剑,而是不上档次的散装白酒,而且10年时间仅收受礼品礼金7.65万元,平均每年才7650元,还不到一线白领的年终奖,甚至赶不上某些人的一顿饭钱,实在是太“寒酸”,太毛毛雨啦!
所以,很多网友不淡定了,纷纷为李锐“叫屈”,认为他是难得的“清官”,是“青天大老爷”,甚至以“包公”名之。
果真是如此吗?非也!
先来说说李锐用来公务接待的“散装白酒”。
仕道君专门请教了一位白酒界的业内人士,据他介绍,散装白酒也分不同的档次,因品质、产地和销售渠道等不同差异很大。
一般来说,散装白酒分三类:
经济实惠型,价格约3 - 20元,部分东北、内蒙古产的散酒,或一些平台促销款即是;
主流纯粮型,约10 - 50元,如四川、江苏等地生产的浓香型、清香型纯粮酒;
中高端品质型,约50 - 100元以上,如贵州产的酱香型散酒,或陈酿时间更长、工艺更复杂的酒款。在市场上,每斤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散装白酒并不罕见。
仕道君专门到京东上查了一下,果真如此,售价数百元的散装白酒比比皆是,排在首位的某款高粱散酒到手价是516.14元,已售5万多瓶,还有一款珍稀散酒,售价居然高达2829.9元,而且还是促销价!
很多人对散装白酒有刻板印象,认为散酒是廉价、低档的代名词,实际上大错特错了!
仕道君有一位商界朋友,其公司接待用酒大都是从酒厂直接批发的散装白酒,既有几百元的,也有上千数千元的。
你想想,李锐安排下属单位购买的散装白酒会是什么档次、价位?他会用几元几十元的散装白酒接待上级领导吗?
他之所以购买散装白酒用于接待,恐怕主要原因是这种酒价格一般不为人知,容易掩人耳目罢了!
再来说说李锐十年收受礼品礼金7.65万元问题。
很多人忽视了这次通报的前置词语,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是“为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也就是说,这是一次违纪问题而非违法问题的通报。
而李锐涉及的违纪问题,就是“十年收受礼品礼金7.65万元”。但对他的违法问题,限于此次通报的性质并未涉及,但通报中有这样一句话:“李锐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不少网友没有读懂这则通报,作出了片面理解、评价,甚至少数省级媒体也出现误读,报道李锐“十年受贿7.65万元”,严重误导受众,犯了极为低级的错误。
实际上,此前也有类似案例。
例如,2022年12月22日,中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湖北省原副省长曹广晶,2013年至2022年先后收受礼金75.8万元;四川省人大原副主任王铭晖,2013年至2021年先后收受礼品、礼金折合61万余元;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黄毅,2013年至2022年先后收受礼金折合47.5万元。
最终,曹广晶被认定受贿2.16亿余元,被判无期徒刑;王铭晖被认定受贿5213万余元,被判有期徒刑16年;黄毅被认定受贿3495万余元,被判有期徒刑13年。
大概正是源于少数官媒和诸多网友的以讹传讹、误读误传,文山州纪委昨天下午再发通报:李锐除了收受价值7.65万元的礼品礼金,还非法收受他人财物87万余元、滥用职权造成国家损失547万余元,涉嫌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
涉嫌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才是导致李锐被双开并移送司法起诉的主要原因。
李锐绝不是什么清官廉吏,而是一个擅权妄为、严重违纪违法的腐败分子。
李锐之所以被误认为是“清官”,不过是他善于伪装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