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君的厨师》正式收官啦!观众反应完全两极,有人说结局「可惜了」,有人干脆总结一句「好难看又好好看」。不管怎么说,这部戏的娱乐性真的爆表,追起来完全就是「下饭神剧」。不过因为是穿越题材,剧里那些暴君、宦官、神奇料理还有发明,让不少人忍不住好奇: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只是编剧脑洞?来,一起对照一下。
燕山君的真面目:他真的是美食家吗?
![]()
剧里的暴君李献原型,就是朝鲜史上超有名的「燕山君」。他在1494年登基,12年后因残暴无道被推翻,史书写满他的黑料:两次大屠杀知识分子(戊午士祸、甲子士祸)、大肆征女进宫、把儒生的学堂成均馆改成游乐场所,甚至还一度禁止百姓使用韩文字(训民正音)。
因为最后被废掉,他死后没能获得庙号,只能用「君」来称呼。所以在剧里,他当然不会自称「燕山君」——那是史官后来给的贬抑称呼。
至于他是不是个美食家?史书里完全没有记录,爱吃美食这一块,纯粹是编剧给的浪漫加持。
历史上根本没这个人,但宦官确实做过外交
全剧里另一个关键角色「于坤」,设定是一名出使朝鲜的明朝宦官。不过翻遍正史,并没有这个人,他完全是戏剧原创。
现实中,朝鲜和明朝的关系是宗藩朝贡,例行由礼部官员或翰林学士当使者,宦官出使朝鲜并不常见。
不过话说回来,明代宦官确实有被派出处理国际事务,像郑和下西洋就是经典例子。所以「于坤」这角色虽然不存在,但用宦官当外交代表,还算有一点点历史影子。
辣椒酱、舒肥与马卡龙,都只是穿越梗
![]()
《暴君的厨师》最强的梗就是「吃一口爆特效」,但要说考据嘛,就有很多「穿越级」错位了。
辣椒?抱歉,16世纪才经日本传入朝鲜,燕山君时代根本没有辣椒酱。蔘鸡汤?今天我们熟悉的人蔘鸡是20世纪才普及的补身料理,虽然朝鲜贵族夏天也会煮人蔘鸡,但跟现代版本差很远。
大明使团比赛用的宫保鸡丁?清朝才出现,还跟晚清总督丁宝桢有关,燕山君时代不可能出现。
舒肥法? 1970年代法国才发明的低温真空烹调,御膳房绝对没这玩意。马卡龙?中世纪欧洲就有杏仁小饼干,但我们熟知的「夹馅巴黎马卡龙」20世纪才诞生。简单来说,这部剧端出来的桌菜,历史考据就跟Buffet一样,什么都混搭一点。
「朝鲜达文西」真有其人,但没有爆米香机
剧里不时提到朝鲜的科学天才蒋英实,这部分是真的。他是世宗时期的工匠奇才,出身奴婢却被破格提拔,负责制作自鸣漏(水钟)、仰釜日晷、浑天仪、水运仪象台,还有世界最早的测雨器,堪称「朝鲜达文西」。
但剧中出现的「他后代发明压力锅、大炮、爆米香器具、墨镜、手榴弹」完全是都市传说。压力锅和舒肥是现代科技,大炮虽然朝鲜有,但跟蒋英实没关系,墨镜与爆米香也完全对不上时代。他真正的贡献,主要是时间、天文与气象仪器。
延伸阅读:分子料理是什么?不只泡沫与晶球,棉花糖、爆米香也是分子料理?
姜漠珠其实是张绿水的影子
![]()
《暴君的厨师》里的姜漠珠虽然是戏剧角色,但影射的是燕山君最宠爱的宫廷女子张绿水。她原本出身低微,因歌舞才艺入宫,很快受宠并飞升品级。
史书记载她在燕山君时期权势熏天,最终在1506年中宗反正时与燕山君一同被清算,遭枭首示众。剧里把她塑造成阴狠权谋的大反派,这与史籍上「专宠致乱」的形象互相呼应,但细节显然戏剧化,夸张程度远超正史。
戏剧是Buffet,历史是定食
看完对照之后会发现,《暴君的厨师》就是一盘「穿越料理Buffet」:拿史上最出名的暴君,加点宦官外交的梗,端出一堆历史上没那么早出现的料理,再加上「大长今式」的女力设定,拼凑成一部娱乐性满点的影集。
它不是历史课本,但却是认识朝鲜文化的入口。笑一笑、饿一饿,再顺便去查查史料,或许才是这部戏的真正下饭之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