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立冬进补不用愁
2000多年前的“美食家”曾侯乙
早已备好“硬核”推荐菜
——“煎鲫鱼”
曾侯乙牌煎鱼怎么煎?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他的煎鱼“神器”铜炉盘
01
无鱼不成宴
解锁“美食家”曾侯乙的最爱美食
![]()
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里
曾出土一件铜炉盘
铜炉盘分上下两层
上层是煎烤用的盘
下层是装木炭的炉
和今天的烧烤盘高度相似
堪称先秦版“便携式烧烤炉”
![]()
更令人惊讶的是
铜炉盘出土时
盘里还躺着一条骨块不全的鲫鱼鱼骨
下层炉盘残留着未烧尽的木炭
仿佛上一秒还在滋滋冒油
![]()
此外,炉盘布满修补痕迹
两侧的环钮各有一个是后配的
足以证明它是曾侯乙的“心头好”
日常频繁使用
![]()
这件炉盘是目前发现的
年代最早用于煎烤食物的青铜炊具之一
很难想象
2000多年前的贵族
已经用上如此精致的炊具
把烧烤吃出了生活仪式感
02
舌尖复刻记
曾侯乙煎鱼秘方被破解
这条深埋地下的鲫鱼鱼骨
让我们了解了
失传千年的曾侯乙“炉盘煎鱼”秘方

△鲫鱼煎烤示意图
先用盐和梅子调味腌制
再用油煎熟
其中的梅子
相当于今天的醋
可以去腥提鲜
这套流程是不是很眼熟?
简直和今天的煎鱼方法一模一样
因此不得不再次感叹古人的烹饪智慧
![]()
考古人员不仅在铜炉盘中
发现了鱼骨
在曾侯乙的酒具盒和鼎里
也发现了鲫鱼骨
可见他对鱼的偏爱一点儿都藏不住
03
荆楚地区食鱼潮
全民共享的“硬通货”
在先秦时期
牛羊肉可不是人人都能吃上的
但鱼却不同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荆楚地区江河纵横、湖泊密布
发达的渔业让“全民食鱼”成为可能
即使是普通百姓
也能实现“吃鱼自由”
![]()
那么荆楚地区的人有多爱吃鱼?
答案就在湖北省博物馆里
荆州夏家台楚墓
曾出土多条战国鱼干
可以说是荆楚地区食鱼潮的有力证据
而且当时甚至有专门卖干鱼的店铺
叫作“枯鱼之肆”
后来演变为成语
形容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
曾侯乙的铜炉盘
不仅是一件文物
更是荆楚地区饮食文化的缩影
从贵族的精致煎鱼到百姓的日常鱼鲜
鱼早已融入荆楚地区人们的生活
成为全民的美味符号
立冬时节
当我们围炉取暖、大快朵颐时
不妨回望2000多年前的这场舌尖盛宴
感受荆楚人民的饮食文化
![]()
央视新闻《文博日历2026》
现已开售
快带上这个“国宝电子导游”
和“博物馆活页手账”
开启专属于你的2026年吧
点击图片,“马”上拥有
![]()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荣梦岩 视觉丨李承章 审校丨左中明 文明 统筹丨刘莹 戴广宇 特别鸣谢丨湖北省博物馆 总台湖北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