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秋,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回访电话里,68岁的罗阿姨声音清亮:“我现在能自己蒸馒头、买菜,每天遛弯半小时,好得很!”谁能想到,13年前她曾被医生断言“只剩半年”,连医院都劝家属“准备后事”。
故事始于2011年9月。55岁的罗阿姨在工地帮厨,突然腹胀得吃不下饭。起初以为是消化不良,在小诊所治了一周,肚子越胀越大,还出现了肝腹水。家人慌了神,赶紧送她到市医院——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子宫肌瘤恶变,肝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还伴有肝硬化。“医生直接说,生存期可能只剩半年……”弟弟罗师傅至今记得那天的窒息感。
![]()
罗师傅的姐姐早年丧夫,在工地帮人做饭拉扯孩子,如今病倒,他无论如何不想放弃。想起几年前外甥的经历:大细胞淋巴瘤,在大医院化疗花光积蓄,最后瘦得走不动路,人还是没了。“不能再走这条老路。”他多方打听,得知郑州有位袁希福院长看肿瘤用中药,连夜从务工的地方赶回登封,带着姐姐直奔医院。
![]()
第一次见袁院长,罗师傅心里直打鼓:“中药真能治癌症?”但姐姐喝药后的变化让他松了口气。喝了两周中药,罗阿姨的腹胀减轻了些;一个月后复查,彩超显示腹水少了三分之一。“能吃饭了,身上也有劲儿,我就接着喝。”罗阿姨说。
四个月后,她的腹水只剩少量,精神头明显好转。原本只能躺床上,现在能起来洗衣服、买菜,甚至蒸馒头——这是她病前最常干的活。“能自己做饭,感觉又活过来了。”她笑着说。
平静的日子过了三年。2014年12月27日,罗阿姨在家蒸馒头时突然咯血,鲜血喷了一灶台。送医检查,是肝硬化引发的门脉高压、静脉曲张,随时可能肝破裂。医院紧急输血,但罗阿姨骨髓造血功能差,后续治疗风险极高。8天后,医生摇头:“我们尽力了,回家吧。”
家人不甘心,又把罗阿姨送到希福医院。袁院长坦言:“情况很重,只能尽力试试。”没想到,喝了中药后,她的咯血慢慢止住了。之后罗阿姨坚持巩固用药,身体逐渐恢复,能自己做饭、散步,生活又回到正轨。
2017年8月,复查显示各项指标稳定,罗阿姨在医生建议下慢慢停了中药。此后的每年回访,她的状态都不错:能帮女儿带孙子,和老姐妹跳广场舞,偶尔还去周边景点转转。
![]()
2024年的回访电话里,她语气轻松:“我现在就注意少吃油腻,每天遛弯锻炼,身体没啥不舒服的。”弟弟罗师傅感慨:“当初要是听别人劝去大医院折腾,姐姐可能早就没了。幸亏选对了路,中药慢慢调,加上她自己心态好,这才熬过来了。”
从“只剩半年”到“能蒸馒头买菜”,罗阿姨的13年抗癌路没有“奇迹”,只有家人的坚持、中药的调理,和她对“好好活着”的执念。当她在病床上咬着牙喝下第一碗中药时,当她为了蒸馒头慢慢恢复体力时,当她每天遛弯感受阳光时,生命便用最平实的方式,给出了最温暖的答案。
![]()
正如她在电话里说的:“癌症不可怕,怕的是没了盼头。好好喝药,好好吃饭,日子总能往前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