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者”到灾害救援中的“急先锋”,从社区里的应急救护培训到乡村间的民生帮扶项目,过去五年,中卫市红十字会始终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核心,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深植发展土壤,在应急救援、生命守护、民生保障等领域深耕细作,交出了一份浸润温情与担当的民生答卷。
改革破局:构建高效治理体系,夯实事业发展根基
“以前找红十字会办事,得先打听归哪个部门管;现在机构独立了,流程简化了,办事效率显著提高!”
![]()
中卫市红十字会开展“6.14无偿献血日”活动。
这是市民对中卫红十字会机构改革最直观的感受。过去五年,中卫市红十字会以群团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市、县两级红十字会全面理顺管理体制,同步成立监事会,构建起“理事会决策、执委会执行、监事会监督”的新型治理架构,彻底告别了长期“依附式”发展的困境。
改革成效迅速显现。全市红十字基层组织从零散分布走向系统覆盖,数量同比增长8.5倍;团体会员从最初的几家增至87家,增幅达87倍;个人会员规模扩大36倍,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全面形成。2022年,中卫中学、中宁县第十小学、中宁县安定社区成功获评“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成为中卫市红十字组织建设的闪亮名片。
![]()
中卫市红十字会联合中卫健步协会举行留下“宁”的善举 “卫”生命延续暨“民族团结进步月”宣传活动。
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上,中卫市同样走在全区前列。中宁县在全区率先设立红十字会党组与党支部,海原县成立联合党支部,两县均通过会员代表大会完成组织架构优化,2021年全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会在中宁县召开,“中卫经验”在全区推广。沙坡头区在乡镇民生服务大厅设立红十字办事窗口,海原县、中宁县将红十字工作纳入效能目标考核,让“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从理念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民生为本:织密帮扶救助网络,传递人道温暖力量
“寒冬里收到红十字会的米面油,心里比家里的暖气还热乎!”每年冬季,中卫困难群众都会如期迎来“博爱送万家”活动的温暖。这项已坚持21年的民生品牌活动,过去五年累计投入物资价值200.3万元,覆盖3.2万名生活困难党员、群众和志愿者,成为中卫冬日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
中卫市红十字会到海原县李旺镇团结村高岭塘小学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针对“小百分比”特殊困难群体,中卫市红十字会精准施策。五年来,累计救助生活困难残疾人、重病患者、白血病及先心病患儿898人,发放救助金168.6万元。中宁县创新设立“博爱未来 视界重生”白内障手术补助项目,为106名患者减免医疗费用10万元;海原县通过“博爱一日捐”筹集资金43万元,线下筹款额位列全区县级红十字会前列,用一个个“小项目”解决了群众的“大难题”。
在乡村振兴战场上,红十字力量同样不可或缺。全市争取资金65.5万元,在全国旅游重点村、景区、政务服务大厅建成红十字救护站6个;为中卫中学、海原县关桥中学等学校建设“博爱校医室”8间,有效补齐乡村医疗教育短板。中宁县引入香港红十字会资金221万元,实施“城镇社区减灾”“学校心理健康”项目;海原县撬动闽宁协作资金120万元,建成全区县级首家“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让乡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习急救知识、提升健康素养。
生命守护:筑牢应急防护屏障,激活健康中卫动能
“多亏学了急救技能,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曾参与急救培训的市民张洁感慨道。过去五年,中卫市红十字会持续推进应急救护能力建设,全市累计投放AED(自动体外除颤器)74台,培训应急救护师资273人,开展应急救护员取证培训531场,2.3万人获得急救证书,4.5万人次通过普及性培训掌握基础急救技能,4名心脏骤停患者借助急救设备和专业技能成功获救。
![]()
中卫市红十字会到宁夏大学中卫校区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同样成果丰硕。市红十字会修订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组织骨干队员参与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联合演练4次,在学校、乡镇开展地震应急示范演练60余次,参与全市防灾减灾应急演练5次。2022年河南暴雨洪涝灾害、2024年甘肃积石山县地震发生后,中卫市红十字会迅速组建2支救援队,派遣10余人次驰援灾区,圆满完成救援任务;在第一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赈济专业大比武中,中卫骨干队员参赛并斩获团体第一名,展现了专业救援队伍的过硬素养。
在“三献”(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领域,中卫市红十字会持续发力。五年来,新增造血干细胞血样入库1755人份,成功捐献21例,累计达27例;开展“生命之约·大爱传递”主题活动,推动4042人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新增遗体捐献3例、眼角膜捐献6例,让“生命的礼物”在中卫延续。此外,在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2024沙坡头半程马拉松”等重大赛事中,红十字应急救护团队全程护航,为参赛人员生命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凝心聚力:弘扬人道奉献精神,凝聚社会向善力量
“能通过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救别人,再难我也愿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秦卫华的话语,道出了无数红十字志愿者的心声。过去五年,市红十字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多维度传播红十字文化——在市区鼓楼LED大屏幕循环播放“三救三献”知识,拍摄志愿者先进事迹纪录片,制作器官捐献宣传视频,让人道精神走进千家万户。
![]()
中卫市红十字会开展“数字赋能村救扎起身边”主题宣传活动。
志愿服务是红十字精神的生动实践。全市27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近1万名志愿者,五年来累计开展活动600余次,受益人次超10万。疫情防控期间,市红十字会紧急招募42名核酸采样专项志愿者,参与联防联控、物资调配,获评“全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日常工作中,志愿者们走进社区、农村、学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防灾减灾宣传、困难群众帮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公信力是红十字事业的生命线。市红十字会创建“博爱未来·红十字‘救’在身边”党建品牌,成功入选中卫市直机关党建品牌案例;严格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对照44项评价指标完善工作流程,按季度更新捐赠信息,2025年透明指数建设排名全区第一。五年来,全市红十字系统筹集款物达4135.27万元,是前五年总和的2倍,所有款物均实现“快进快出、物走账清”,零差错、零失误,以过硬公信力赢得社会各界信任。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前行。中卫市红十字会的五年答卷,写满了“人民至上”的初心,浸透着“大爱无疆”的温情。从机构改革的突破到民生帮扶的精准,从应急救援的迅速到生命守护的坚定,红十字精神已成为中卫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未来,中卫市红十字会将继续以党的旗帜为指引,在人道服务的道路上步履不停,让红十字的“红”,成为守护民生、温暖城市的最亮色彩。
来源:中卫日报
![]()
马上发布信息
(声明:“中卫天天网”微信公众号除原创内容外,其余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更正或删除。)
关注“中卫天天网”同城信息免费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