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的晨雾中,大片的山峦牧场连绵起伏,顺着山势铺展,远远望去,山间点缀着众多慢慢移动的点点黄色。这里是延边黄牛的牧场。每年春季,大批能繁母牛被迁至这里,牧场内丰沛的野生蒲公英作为一种天然抗炎植物,给延边黄牛的健康提供了一道免疫屏障。经过一整个夏季的放牧,母牛的免疫力得到提升,为即将到来的繁育期做准备。
![]()
种源优质加上科学的养殖,使延边黄牛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
作为中国五大地方优良黄牛品种之一,延边黄牛因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而备受市场欢迎。为确保这一优质种质资源的延续和发展,延边州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在保种育种方面开展了系统性工作,包括建立多个保种场和核心育种场,通过划定保护区、建立保种群等方式,对纯种延边黄牛进行活体保护。同时,当地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保存延边黄牛的冷冻精液等遗传物质,构建种质资源库,防止基因流失。截至目前,通过标准化养殖与健康管理,延边黄牛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部分核心群生产性能显著提升,核心群体规模达到3000头。在此基础上,当地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协同发展。2024年延边黄牛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01
种源保护为品牌筑基
在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育种场,种公牛是绝对的主角,它们的身形较普通的延边黄牛大一些,这是它们强大基因的表现。为了确保大体重不对膝盖造成伤害,工作人员会在种公牛的散步场铺上一层厚厚的海沙,并定期为这些种公牛刷毛按摩。由于种公牛需要定期采精,因此它们的饲料不仅粗精搭配,还会特别添加鸡蛋和胡萝卜,以保证精子活力。
这就是国家级种公牛站,在这里,通过标准化养殖,生产出优质的延边黄牛冻精,由此繁育出的后代经过鉴定后,留下适合更新迭代的母牛及种公牛用于保种育种。根据市场需求,种公牛站也会将部分基因较好的种公牛投放到市场上。
“投放市场的方式,就是将部分种公牛提供给有需求的养殖户,以保证当地养殖基地种群的品质。”据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剑介绍,延边黄牛其实是“延边牛”和“延黄牛”两个品种的统称,前者是延边地区传统养殖的黄牛,以前主要用于耕地,后者则是在其基础上改良过的肉牛品种。
据了解,早在清道光年间,来自朝鲜的耕牛与延边本地牛杂交,通过民间的自发选育,逐步形成了“延边牛”品种,该品种与日本和牛、韩牛同种同源,具有高档肉牛遗传基因基础,是全国五大地方良种牛之一。延边黄牛后驱较小,便于拉犁,近年来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其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为了保护种源,延边州于1964年设立了种公牛站。
“这个物种不能让它消失了,既要保护还要兼顾经济价值,这样农户才能有养殖积极性,所以我们就采用冻精技术改良,调整它的基因,进行提纯复壮,提升产肉率等。”张剑说。
包括张剑所在的企业在内,延边州整合一批延边黄牛养殖生产基地以及科研院所,大约用了40年时间,于2008年培育出以延边牛为母本、利木赞牛为父本的肉用牛新品种——“延黄牛”。
“延黄牛”是保持地方黄牛本品种特性而培育的新品种,填补了同类品种里高档雪花肉生产的空白,同时解决了延边牛产肉量少、生长慢的问题。
龙井市是延边黄牛的集中养殖区域,在农业领域有着20多年从业经历的龙井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姚庆表示,第一次有明确的延边黄牛品牌概念是在2008年,他说:“延边州龙井市有国家级延边黄牛的种公牛站,还有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和保种场,是延边黄牛的三个‘国字号’机构。之所以设立种公牛站、保种场,就是为了保护、发展、利用好延边黄牛这一优质种源。”
据了解,2008年,延边黄牛肉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延边黄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注册,成为目前全国种群保护较为完整的品种资源之一。此后不久,延边州同时授权4家龙头企业使用“延边黄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此加强延边黄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2024年延边黄牛区域公用品牌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02
探索品牌强农路径
在延边州,每一头延边黄牛都有耳号,标注了它的产地、品种、采精日期以及种源等信息,每头牛的谱系都能够追溯三代。
“村民有养牛的意愿,那我们就会提供种源,为了保证基因不混乱,这个谱系就特别重要。”张剑进一步解释,比如这个村子用的是哪头牛的精液,那么我们以牛品种选育的远缘交配原则,在未来3—5年内不会再把同一头牛的精液送到同一个村,这是出于牛群繁育管理中的遗传多样性保护。
近年来,随着延边黄牛品牌的确立,农户的养殖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为进一步激发养殖户的积极性,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会以每斤低于市场价5毛的价格为农户提供种牛,待延边黄牛育肥后,再以每斤高于市场价5毛的价格回收。此外,该企业会为有养殖意愿的农户提供免费冻精,农户只需要自己找技术员进行人工授精即可。
与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免费为养殖户提供冻精不同,龙井市牧乐牧业有限公司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托管代养模式,这种模式建立了与养殖户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风险,为村民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牧乐牧业在龙井市东盛涌镇石井村,拥有一座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的养殖场,那里标准化的牛舍整齐排列,育肥牛舍里的延边黄牛正悠闲地咀嚼着草料,个个膘肥体壮。公司负责人朴哲龙同时也是石井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朴哲龙从国外回国后返乡创业开始养牛。起初他只是自己养一部分,但随着延边黄牛品牌的打响,市场上对这一产品的认可度也逐渐提升,朴哲龙也开始在村里收购延边黄牛。
“那时候牛贩子来收牛,我们农民是没有议价能力的,人家说多少就多少,但是朴哲龙不一样,他总是先问我们想卖多少,而且基本不压价,有一次我们谈好了价,我又后悔了,追出去后他又多给了我500块。”村民马桂华认为,朴哲龙经常为农民着想,群众基础好,这也是朴哲龙后来能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原因之一。
2022年7月,朴哲龙正式接任石井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带动更多群众通过发展延边黄牛产业实现增收致富,他牵头成立了龙井市石金石畜牧经济专业合作社。村民与合作社的关系十分灵活,既可以每家出资5000元入股,年底获得分红,也可以将牛放在合作社寄养,什么时候卖由村民自己说了算。
“牛交给合作社代养,我们只花草料钱,如果牛生病了,合作社会找镇畜牧站的兽医帮忙诊治,特别省心。等到出栏时,我可以看市场行情,市场价高我卖,不高就再等等。如果直接卖给牧乐公司,价格可能比市场价还会高一些。”马桂华说,她家一年仅靠养牛就收入10万元。
与马桂华不同,吴秀天是村里的养殖大户,有100多头牛,但她还是拿出一部分放在合作社托管养殖。她说:“合作社牛舍条件好,而且省心。以前我家的牛总上山吃庄稼,养牛的时候有操不完的心。把牛放在合作社不仅省心还能保值,前几年行情不好时,我们也能卖个差不多的价格。”
在石井村,很多村民都与合作社有着关联,55岁的金永浩不养牛,但他入股了合作社,去年获得了2000元分红。80岁的李光元此前种青贮玉米,卖给合作社每年收入一万多元。听说记者来采访,他特意跑到村委会来反复强调:“这是党的政策好,让我这么大岁数了还能衣食无忧。”
在延边州,延边黄牛养殖绝不仅仅是企业与农户的事,政府在这一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领航掌舵的作用,包括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完善提升工程等7个方面12个产业项目建设,以及利用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相继建成了龙井延边黄牛育种科技产业园项目和珲春延边黄牛集中繁育养殖示范园区项目等。
产业园区和大项目发挥了组织生产、开拓市场、牵动基地的功能,推动延边黄牛产业走向集群、集聚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种源优质加上科学的养殖,使延边黄牛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据统计,如今每斤延边黄牛肉的价格比普通牛肉高10元左右。
03
全产业链赋能品牌升级
进入长白山犇福清真肉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犇福肉业)的办公楼,人们的目光会立即被产品陈列架上的货品所吸引,优选小排、原切牛排、牛肉汉堡……目前,该公司每年可屠宰延边黄牛3000余头,产肉750吨,年销售额7000多万元。
这家企业是延边州黄牛产业链升级的先行先试者。
“延边黄牛如果走普通牛肉的渠道,那肯定没有价格优势,但是这种牛肉口感好、肉质好,所以政府鼓励企业做品牌。有了品牌的助力,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犇福肉业生产主管张朝鑫介绍,目前公司的生产线分为初级加工和深加工,初级加工的产品主要指鲜肉和冻肉,通过分类将其做成礼盒;深加工的产品是制作各种速冻商品,像肥牛、小炒黄牛肉、肉串类等。
据了解,初加工的延边黄牛肉产品一般会通过线上平台或是线下网点销售。经过专业初加工后,一头牛的价格,能从原来的大约2万元提升到2.8万元。
为进一步推动延边黄牛肉在延链中打响品牌,当地政府充分利用长春市第二十三届农博会、“吉牛中国牛”品牌企业招商会、2024脱贫地区“土特产”走进大湾区推介周等活动,大力开展“延边黄牛”品牌宣传,推动龙头企业与省外销售企业对接洽谈,促成牧乐牧业有限公司与吉飨(天津)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现场签约2000万元订单。
在一次展销会上,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牛肉饼进入了国际星级酒店的供货商名录。
“参加完一个展销会,万豪酒店的人就联系我们说已经在展会现场拿了我们的产品,并且检测合格,要采购牛肉饼,需要我们配合研发一款新产品。”张剑说,也是那次机遇,让公司在深加工产品研发方面上了一个台阶。
按照对方的要求,这款200克的牛肉饼里不允许有任何的添加剂,要求肉馅聚而不散。在投入了大量科研力量后,该公司从肥瘦配比以及搅拌技术入手,最终融合几十项工艺流程做出了完全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随后他们又在此基础上为更多家庭客户研发了80克的牛肉饼产品,这款产品也成为敲门砖,为更多产品打开了市场。
![]()
如今,延边州黄牛产业已形成“良种繁育一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采访中,当地很多企业都表示他们是延边黄牛这一农业品牌的受益者,但同时也一再强调,要实现延边黄牛品牌的发展壮大,单靠企业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扶持、金融系统的助力以及养殖户的齐心合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随着吉林省“千万头肉牛工程”“肉牛十条”政策的相继出台,延边州通过系统性产业设计实现了“政策杠杆撬动全链升级”的效果,有力推动延边黄牛品牌建设发展。
如今,延边州拥有国家级种公牛站1个、国家级保种场2个、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2个,延边黄牛核心群体规模达到3000头,肉牛屠宰企业共11家,年肉牛屠宰能力达35万头。以延边畜牧、珲春吉兴、龙井牧乐、延边弘朝等为代表的一批延边黄牛养殖生产加工基地相继建成。延边黄牛产品也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受欢迎产品奖”,并成功入围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18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