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是民族思想与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而绵延不绝藏书文化则构建了古籍“代代相守”的保护屏障。它们跨越时空,维系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五千余年未曾中断的关键支撑。
值此“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到来之际,由孔子博物馆联合山东博物馆、山东省图书馆等机构及海内知名藏书家共同举办的“鲁壁重光:唐宋元珍贵古籍特展”,将于9月27日在孔子博物馆启幕。展览分“写本遗珍”“古椠芸香”“守藏千秋”三部分,汇聚来自杭州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书店、省内多家公藏单位,以及多位民间知名藏书家所藏的珍贵古籍100余件,系统展示出南北朝、唐宋写经的庄重典雅,宋元刻版的精湛工艺,更展示出齐鲁大地海源阁、孔府等在中华典籍传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览亮点①﹞
跨越千年 珍本琳琅
“鲁壁重光”之名,寓意珍藏古籍重见天光、文脉永续。特展精选展品时间跨度大,从南北朝、隋唐写经直到宋元明刻本,前后绵延千年,系统展现中国古代书籍从书写到印刷的演进历程,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古籍版本发展史。所展精品有北宋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用珍贵香料沉檀龙脑水研墨印制,现存典籍中仅此一例。除省内外公藏机构藏品外,韦力、翁连溪、金亮等10余位国内知名藏书家携元以前古籍珍本参展,这是新时代古籍私家收藏的集中展示。展览不仅是对这些流传千年的古籍艺术与历史价值的展示,更是向古籍守护者——藏书家及藏书机构的崇高致敬,正是他们以赤诚之心守护国粹,为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刻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展览亮点②﹞
名阁珍本 齐鲁双璧
展览将特别展示齐鲁大地历史上两个重要的藏书机构旧藏:聊城杨氏海源阁旧藏书、孔庙奎文阁旧藏书。海源阁由清代江南河道总督、著名藏书家、聊城人杨以增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创建,是“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与江苏瞿氏“铁琴铜剑楼”合有“南瞿北杨”之誉。海源阁曾藏书二十余万卷,其中宋元珍本逾万卷,是清代后期北方藏书的巅峰代表,打破了江南垄断藏书文化的格局。因历史原因,海源阁旧藏古籍现分藏各处,本次展出海源阁旧藏古籍以私人藏书家张玉坤收藏之元刻本为主,辅以本馆所藏海源阁印章及藏画。
孔庙奎文阁拥有千年历史,其珍贵典籍以御赐、精刻儒家经典为主,存藏古籍不仅体现出皇家尊崇,更展现出了奎文阁作为儒家文化圣殿藏书的核心标准与历史功能。展览除展示奎文阁旧藏古籍外,还将展示奎文阁旧藏书画、印章等相关文物。
![]()
聊城海源阁(图片来源于网络)
![]()
孔庙奎文阁
﹝展览亮点③﹞
孔博珍品 重磅亮相
本次展览,孔子博物馆精选多件古籍珍本,包括宋刻本《皇朝仕学规范》和元刻本《周易经传集解》。《皇朝仕学规范》成书于南宋淳熙三年(1776),通过载录宋代名臣懿德嘉言,为世人读书治学、赋诗作文、品行修为等提供参考规范。此本字体优雅,印制精美,用纸精良,讹误较少,海内外较为稀见。钤印“钦雪堂印”“雪庵道人”。《周易经传集解》存十六卷(一至十四、朱子启蒙五赞附录纂注、朱子筮仪附录纂注)。此书尊崇程颐、朱熹、胡一桂《易》说,并广采历代《易》家之解,集为是编。卷首序言记有“元统二年甲戌九月鄱阳董真卿编集”。
![]()
皇朝仕学规范四十卷
(宋)张镃辑
宋刻本
![]()
周易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纂注十四卷朱子易图附录纂注一卷朱子启蒙五赞附录纂注一卷朱子筮仪附录纂注一卷
(元)董真卿撰
元元统二年刻本
孔子博物馆诚挚邀请社会各界读者、文化爱好者在金秋时节,前往孔子博物馆展厅,近距离感受这些承载着中华文明密码的典籍瑰宝,静心感受其中蕴含的深邃思想与磅礴力量,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展览名称:
鲁壁重光:唐宋元珍贵古籍特展
![]()
开展日期:
2025年9月28日
展期:
三个月
展览地点:
孔子博物馆三楼第六展厅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
济宁市人民政府
孔子博物馆
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
山东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民间古籍收藏工作委员会
曲阜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
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推进办公室
来源:孔子博物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