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郭沫若用4字骂鲁迅,鲁迅加1字“回敬”,世人笑称:这便是郭沫若

0
分享至

民国文坛,群星璀璨,在众多闪耀的名字中,郭沫若与鲁迅的名字尤为醒目。



他们既是笔尖下的猛士,也是时代洪流中的思想火种。

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两位文坛巨擘,却因性情和观念的不同,展开了一场接一场“纸上对决”。

有人说,他们的交锋不输今日网络“互撕”,一纸文稿胜似百万雄兵。

而那场“四字骂战”与“五字回敬”,更成为传世经典,令人拍案叫绝。



他们说了什么?我们不妨拨开历史的帷幕,回看这场不动刀枪的“文人争锋”...

文坛争锋各领风骚

1928年,北平文坛热闹非凡。

新文化运动的浪潮已经将旧时代的残余冲刷得七零八落,一批批才情横溢的新文人正如春笋般冒头。

其中最耀眼的两颗星,一是鲁迅,一是郭沫若。

彼时,郭沫若刚刚从诗歌的浪漫云端回到现实的泥土中,他的文风尚带余温,一如他青年时期那部掷地有声的《女神》。



他笔下的语言如同盛放的蔷薇,热烈、奔放、且带着些许理想主义的甜蜜气息。

而鲁迅则不同。

鲁迅的笔是冷的,是硬的,是锋利的。

他的文字像是从铁轨上取下的锈铁条,一刀下去,绝不含糊。

文章中不见半分情趣,字字句句却击中要害。

他深谙中国旧社会的黑暗与愚昧,用笔作矛,毫不留情地刺破那些蒙在众人眼前的遮羞布。

他写《狂人日记》,写《阿Q正传》,写《呐喊》与《彷徨》,不是为了赏心悦目,而是为了惊世骇俗。



两个性格、风格、表达方式都迥然不同的人,却在1928年不期然地走到了同一张纸面之上。

那一年,《语丝》杂志上刊登了鲁迅的文章,文章里鲁迅字里行间的讽刺与自辩如刀锋一般。

他反击了文坛上一些对自己的指责,尤其是一些年轻作者对他“苛刻”、“固执”的批评。

文章笔锋凌厉,他以一贯的“针砭时弊”的风格道出,批评可以接受,但应有深度,不能是肤浅的嘲弄。

郭沫若读后,怒火中烧。

他觉得鲁迅不过是自诩为“新文化领袖”的独裁者,容不得半点不同意见。



在一篇文章中,郭沫若借笔讽刺,直言鲁迅是“封建余孽”,这一帽子扣得不轻。

他指责鲁迅思想保守、自命清高,不但听不得别人半句批评,还自我中心,反对的不是旧文化,而是别人对他的挑战。

“封建余孽”这四个字,犹如一记重拳,直击鲁迅的胸口。

身为一生以反封建、启蒙为己任的鲁迅,这四字无疑是对其人格与信仰的极大羞辱。

一时间,文坛上风声鹤唳,众说纷纭。

鲁迅自然没有沉默,他在后来的文章中逐字逐句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甚至回击得比郭更为辛辣。



人们议论纷纷,有人站在鲁迅一边,称他坚守原则,不畏权势,也有人支持郭沫若,认为他敢于挑战权威,是新青年应有的锐气。

他们的第一次正面对决,不动声色却杀机四伏,也彻底揭开了那个时代文人之争的最强音。

骂战升级火力全开

1931年,民国文坛再起风云。

鲁迅先出招,这位惯于冷嘲热讽的文学“斗士”,在一篇新文章中毫不留情地抨击了一类人:

他们身穿西装,说着新思想的词句,接受着新式教育,却在私生活上依旧守着旧时“多妻多妾”的陋习。



他在文中写道:“这种人,表面上看风度翩翩,实则内里腐朽,不啻是新时代的‘旧式情圣’。”

文章字字锥心,虽未点名,但细读之下,聪明人都知道,鲁迅这一回是在指桑骂槐,矛头直指郭沫若。

郭沫若看到文章后,脸色铁青。

论作品,他自信不输任何人,论贡献,他也曾为国家披荆斩棘。

但私生活上的混乱却始终是他心中无法抹去的一道痕。

他的婚姻并不稳固,情感经历更是纷繁复杂,鲁迅这一番讥讽,恰好是戳中了他的软肋。



郭沫若是个直性子,咽不下这口气。

他没有再写长篇大论来回击,而是怒声道出四个字:“衣冠禽兽!”

这四个字,字面带帽,语气凶猛,不仅是反击,更是宣战。

他把鲁迅从“文人”直接拉到了“禽兽”的层次,意指鲁迅口是心非、伪善至极。

在那个纸墨传情、话语动人的年代,文坛上人的一句闲话,往往比政坛上的一纸公文更有杀伤力。

一时间,“衣冠禽兽”四字成了文人圈子里热议的关键词,有人皱眉,有人拍桌,却鲜有人为郭沫若叫好。



鲁迅收到这四字评价时,倒没有立刻暴怒。

他反而像一个审稿人一样,略作沉思,然后提笔,在纸上回敬了五个字:

“才子加流氓。”

有人拍案称绝,有人笑弯了腰。

鲁迅不愧为语言大师,一句“才子加流氓”,可谓妙笔生花。

他先是一句“才子”,不吝对郭沫若文才的赞誉,再加一个“流氓”,则是毫不遮掩对其人品的嘲弄。

这一加一减之间,分寸拿捏得刚刚好,既不失文人风度,又让人拍手叫好。

郭沫若的四字,是怒火中烧下的脱口而出,而鲁迅的五字,则是冷静沉思后的沉稳落笔。



文坛众人也在这场交锋中看得明白,鲁迅那把“笔刀”,不但快,而且稳,能剖析世相,也能讽刺入骨,杀人于无形。

这场看似“泼皮骂街”的争执,其实背后藏着的,是两种文化人理念的深层对立

一个信仰浪漫与激情,一个坚持冷静与理性。

一个纵情于人间烟火,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

可他们的碰撞,正是那个时代思想火花最耀眼的体现。

放下成见携手抗敌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关东军入侵中国东北,中华大地再次陷入战火之中。



在这生死存亡的历史节点,鲁迅与郭沫若这两位长期“笔仗交锋”的文坛巨匠,却悄然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彼时,两人的关系仍旧紧张。

文人相轻,原本就是常态,鲁迅与郭沫若之间的论战又早已超越了学术的分歧。你来我往之下,两人早已积怨颇深。

可国家危亡之际,仇恨再深,也敌不过心中那份对民族的赤诚。

1933年前后,上海与北平文坛开始出现一股“和解”的声音。

部分学者与进步青年呼吁,两位最具影响力的文人不该再为私怨所困,而应团结起来,合力对抗更大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



他们不是无病呻吟的笔杆子,而是肩负唤醒民族意识、激发民众斗志的精神领袖。

在这样的呼声中,一篇署名鲁迅的文章悄然问世。

文章没有回顾过去的争执,也没有直接提及郭沫若的名字,却语气平和、立场明确。

他写道:“今之文人,虽学识观点各异,笔法风格不同,然于民族存亡大义之前,实无不可共事之理。”

文章末尾,他用了一个近乎温情的比喻:

“如同旧友相逢于烽火之地,纵有旧怨,也当搁置案头。”



读罢此文,敏感之人立即察觉,鲁迅的这番话,分明是在向郭沫若递出橄榄枝。

没有火药味,也不再咄咄逼人。

那冷峻文字背后,藏着的竟是一份难得的宽容与沉静。

郭沫若收到消息后,沉默良久,他当然明白鲁迅此举意味着什么。

自两人交恶以来,这是对方第一次“放下身段”,足见其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远胜个人情绪。

郭沫若没有立刻回应,但行动已经说明一切。

不久后,他也发表了一篇文章,强调文化工作者应在民族危亡时刻“各尽其责,不计私怨”。



“若能以笔作炬火,照亮山河,不负此时之使命,纵有旧日不合,也当相忘于江湖。”

这篇文章发表后,大家纷纷感叹,文人之气节,不仅在于锋芒毕露时的凌厉,更在于危难关头的放下与团结。

鲁迅与郭沫若的这场“破冰”,虽无握手言和的剧烈戏码,却在不动声色之间,完成了转变。

从此之后,两人虽未真正亲近,但在抗战宣传中却屡有“并肩”之迹。

他们的声音不同,节奏也各异,但合在一起,却成了一曲响彻天地的民族战歌。

这是一个时代的选择,也是两个文人的觉悟。

在山河破碎的背景下,有些仇可以慢慢化,有些敌却等不得。



那一刻,他们不再是彼此的“对手”,而是并肩书写历史的同行者。

恩怨落幕惺惺相惜

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终年五十五岁。

消息传来,举国震动,文人学者纷纷致哀,工人学生走上街头自发悼念。

鲁迅的一生,冷峻、坚定、不妥协,他以笔为枪,在那个黑暗沉沉的时代,为沉默的大多数发出了不容忽视的怒吼。

远在国外的郭沫若,在得知鲁迅病逝的消息后,久久伫立于窗前,一言不发。

他没有亲临葬礼,却在异国的清晨,提笔写下挽联,送给这位曾经的“对手”。



第一副挽联字字沉重,意象恢弘: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这不仅是一则哀悼之辞,更是郭沫若将鲁迅之死,与东西方文明之星陨并列,显示出他内心对鲁迅卓越贡献的高度肯定。

第二副挽联更令人动容:

“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郭沫若将鲁迅与孔子相提并论,不仅是对鲁迅文学地位的顶礼膜拜,更是对其思想深度和时代价值的全然认可。



“鲁迅之后,无数鲁迅”,是一种传承的预言,也是一种敬畏的致敬。

这是一个曾经用“衣冠禽兽”怒骂对方的人,所能给出的最动情的赞美。

谁能想到,在那场持续数年的笔墨争锋之后,两位文人之间最后留下的,竟是如此深沉的缅怀与认可?

鲁迅已去,但郭沫若从此再未言其过。

那些看似不能调和的理念与个性,在时代洪流中沉淀之后,也只剩下惺惺相惜的叹息。

有人说,他们的关系如同古人笔下的“瑜亮情结”,相互欣赏,又因太过相似而彼此排斥。

可在生命的尽头,所有的锋芒与执拗终将归于沉静。



鲁迅用短短一生写尽人的劣根与挣扎,郭沫若则以长长一生记录民族的觉醒与崛起。

他们站在不同的文学坐标点上,却指向同一个方向,民族的未来。

恩怨终成过往,怀念才是永恒。

岁月流转,当年文坛的战火早已熄灭,留下的却是两个时代巨人,共同撑起了中国新文学的脊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京传来悲痛消息!14亿国人的“守护者”去世了,一路走好!

北京传来悲痛消息!14亿国人的“守护者”去世了,一路走好!

小娱乐悠悠
2025-11-09 11:56:12
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于东来曾表示:今年尽量控制在200亿以内,如果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

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于东来曾表示:今年尽量控制在200亿以内,如果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19:19:08
水贝市场暂时处于半停滞状态

水贝市场暂时处于半停滞状态

财联社
2025-11-09 15:32:06
披露:刘道玉被免去武汉大学校长的真实原因!

披露:刘道玉被免去武汉大学校长的真实原因!

尚曦读史
2025-05-17 23:08:05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有人半价买哪吒,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有人半价买哪吒,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3:16:08
“中方已同意恢复安世芯片供货”,前提是…

“中方已同意恢复安世芯片供货”,前提是…

观察者网
2025-11-09 08:31:27
郑丽文:“九二共识”是两岸中国人最高智慧展现,国民党将坚定走下去

郑丽文:“九二共识”是两岸中国人最高智慧展现,国民党将坚定走下去

海峡导报社
2025-11-09 10:27:07
印尼不买了,泰国也不买了,中国千亿大单遭冲击

印尼不买了,泰国也不买了,中国千亿大单遭冲击

花花娱界
2025-11-08 21:54:27
人民日报怒批“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廊坊不能装聋作哑了!

人民日报怒批“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廊坊不能装聋作哑了!

李万卿
2025-11-09 06:10:03
49岁赵薇近况再曝,胃癌传闻真相大白,善恶终有报

49岁赵薇近况再曝,胃癌传闻真相大白,善恶终有报

一娱三分地
2025-11-07 18:40:38
数百人在内蒙古一菜地“免费摘白菜”,菜农损失近百万,知情人:有少数人还钱菜农没收

数百人在内蒙古一菜地“免费摘白菜”,菜农损失近百万,知情人:有少数人还钱菜农没收

潇湘晨报
2025-11-09 12:43:19
演员于适任中国骑射运动中心执行主任,曾在《封神三部曲》饰演姬发

演员于适任中国骑射运动中心执行主任,曾在《封神三部曲》饰演姬发

澎湃新闻
2025-11-09 16:58:35
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于东来曾表示:如果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

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于东来曾表示:如果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

潇湘晨报
2025-11-09 20:00:52
太惨了!烟台渣土车压扁宝马车,死亡司机身份曝光,是年轻女教师

太惨了!烟台渣土车压扁宝马车,死亡司机身份曝光,是年轻女教师

火山诗话
2025-11-09 16:09:29
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乌国有火电站陷入瘫痪,德军司令:若与俄开战,德将成北约集结地

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乌国有火电站陷入瘫痪,德军司令:若与俄开战,德将成北约集结地

扬子晚报
2025-11-09 15:18:17
两少年骑车失联21天后续,遗体已找到,曾有活着机会,细节曝光

两少年骑车失联21天后续,遗体已找到,曾有活着机会,细节曝光

鋭娱之乐
2025-11-09 08:27:15
拦车要50条烟后续:嚣张嘴脸曝光,新娘痛哭离场,更惨的还在后面

拦车要50条烟后续:嚣张嘴脸曝光,新娘痛哭离场,更惨的还在后面

华史谈
2025-11-08 16:01:56
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的3人,已社会性死亡,结局舒适,评论区炸锅

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的3人,已社会性死亡,结局舒适,评论区炸锅

三农老历
2025-11-09 14:46:14
45岁谢霆锋演唱会上拿出保温杯,网友:他也到了用保温杯的年纪

45岁谢霆锋演唱会上拿出保温杯,网友:他也到了用保温杯的年纪

红星新闻
2025-11-09 11:32:26
石宇奇爆冷不敌李卓耀,香港男团力压江苏,湖南男团4连胜

石宇奇爆冷不敌李卓耀,香港男团力压江苏,湖南男团4连胜

大昆说台球
2025-11-08 23:09:08
2025-11-09 21:35:00
史之铭 incentive-icons
史之铭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56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人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

头条要闻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人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手机
游戏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她眼中的世界丰富多彩 | Erin Hanson 2025作品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手机要闻

千元机价格旗舰级配置!vivo新机全配置曝光,是否值得期待?

Steam喜加一!领取弹幕脱逃游戏《会发光的缕》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