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银耳的前世今生:几十年前,银耳非常昂贵,为啥现在这么便宜了?

0
分享至

几十年前,一斤银耳能换半头猪,城里人过年都舍不得买;如今超市里一袋干银耳三大朵才十几块,炖一锅甜汤全家喝两天。这玩意儿咋就从“奢侈山珍”变成“平民菌子”了呢?

别看它现在便宜得像路边菜,可当年那可是真金白银捧着都不一定买得到的好东西。你想过去谁家要是端出一碗冰糖银耳羹,那排面不亚于现在请客吃鲍鱼。



可今天,它不光进了寻常百姓碗,还上了连锁奶茶店的菜单。这背后,不是市场变魔术,而是中国人用技术、汗水和智慧,把一种野生山货变成了可以批量生产的餐桌常客。

早些年,银耳贵是有道理的。它不像大米小麦,撒把种子就能长,也不是鸡鸭猪牛,圈起来喂点饲料就能养。银耳是一种真菌,又称为“白木耳”、“雪耳”,专挑特定树种、特定湿度、特定温度才能活下来。



过去想吃银耳,只能靠老天爷赏饭,深山老林里倒下的朽木上碰运气长出来那么一点点。采耳人得钻进大兴安岭、长白山或者云南原始森林,翻山越岭找那些腐烂的阔叶树,比如栎木、枫香树,运气好才能摘到指甲盖大小的一朵。

一整片林子走下来,可能就收几两干货。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六七十年代,一斤干银耳能卖到七八十块钱,在那个普通人月薪才三四十元的年代,简直是天价。

而且那时候没有冷链运输,新鲜银耳根本运不出山,晒干后又损耗严重,能吃到嘴里的更是少之又少。



再加上当时医学界宣传银耳富含多糖、胶质,有润肺养颜的功效,老百姓一听“滋补”,立马抢着买,价格更是被炒得离谱。所以那时候谁家要是炖个银耳莲子汤,左邻右舍都能闻着味儿来串门,说是来看稀罕的也不过分。

真正让银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是八九十年代开始的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突破。这事还得从福建古田说起。

当地人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琢磨怎么在屋里种银耳,但一开始失败率极高。银耳生长条件太娇气,既要干净无菌,又要恒温恒湿,还得有合适的培养基。



后来科研人员发现,银耳不能单独存活,必须和另一种叫香灰菌的真菌共生,前者靠后者分解木屑提供营养。这个关键机理搞明白后,人工培育才真正走上正轨。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国家科委把食用菌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各地农技站开始培训农民用木屑、棉籽壳做培养料,装进塑料袋里灭菌接种,再放进恒温室发菌出耳。

这一招彻底打破了银耳只能靠天吃饭的局面,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自动化控温大棚、液体菌种接种、标准化生产流程全面普及,一个车间一天就能产出成千上万袋银耳菌包。



福建、四川、河南、河北等地纷纷建起大型生产基地,福建漳州甚至成了全球最大的银耳集散地,全国超八成的干银耳从这儿发往各地,规模化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成本断崖式下降。

以前一斤银耳要几十棵树腐烂等几年才有可能产出,现在工厂化生产几十天就能收获一批,单位产量提高了上百倍。再加上物流体系完善,电商平台兴起,产地直发让消费者买到的价格越来越低。



当然便宜不代表品质下滑,很多人以为现在的银耳是“化学合成”或者“药水泡的”,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正规厂家生产的银耳全程遵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菌及其制品》,种植过程严禁使用违禁添加剂。

咱们吃的干银耳之所以颜色偏黄、泡开后脆嫩,是因为自然晾晒或低温烘干的结果,跟过去山上采的一样天然。反倒是那些特别雪白发亮的银耳,反而可能是经过硫磺熏蒸的劣质品,国家明令禁止销售。



如今市面上主流品牌都有SC认证,批次检测报告齐全,安全性比几十年前更有保障。而且现代营养学研究也证实,银耳中的酸性多糖确实具有调节免疫、促进肠道健康的作用,虽然不像传说中那样“包治百病”,但作为一款低热量、高膳食纤维、温和滋补的食材,性价比非常高。

银耳的前世今生就聊到这吧,下次咱们接着聊。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两名女童杀害邻家幼婴未被立案 ,律师:刑事追责年龄线已无下调空间

两名女童杀害邻家幼婴未被立案 ,律师:刑事追责年龄线已无下调空间

大风新闻
2025-11-09 10:28:05
福建舰级别有多高?看舰长接受采访佩戴的军衔和资历章就一目了然

福建舰级别有多高?看舰长接受采访佩戴的军衔和资历章就一目了然

探史
2025-11-09 11:50:08
辛芷蕾威尼斯影后票房倒挂扑惨!网友:排片再多也救不了

辛芷蕾威尼斯影后票房倒挂扑惨!网友:排片再多也救不了

释凡电影
2025-11-10 00:00:04
看完94万的宝马M3旅行版,我的眼泪从嘴角流了下来。

看完94万的宝马M3旅行版,我的眼泪从嘴角流了下来。

差评XPIN
2025-11-10 00:04:09
掌握10万亿美元资产,美国犹太资本巨头,贝莱德帝国是如何诞生的

掌握10万亿美元资产,美国犹太资本巨头,贝莱德帝国是如何诞生的

阿器谈史
2025-11-09 22:20:34
荒野求生谁能夺冠?冷美人没戏,蜜蜂哥是狠角色,缺盐成最大难题

荒野求生谁能夺冠?冷美人没戏,蜜蜂哥是狠角色,缺盐成最大难题

非常先生看娱乐
2025-11-09 18:06:12
不打了!普尔突发伤病!3换3交易彻底失败

不打了!普尔突发伤病!3换3交易彻底失败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9 18:09:00
大批药店员工,工资不到2000元

大批药店员工,工资不到2000元

赛柏蓝
2025-11-08 14:06:39
54票赞成46票反对!特朗普突遭当头一棒,美政府停摆36天酿成大祸

54票赞成46票反对!特朗普突遭当头一棒,美政府停摆36天酿成大祸

花花娱界
2025-11-09 21:56:28
深圳又要“救市”?这次可能不是“涨房价”,是“稳预期”

深圳又要“救市”?这次可能不是“涨房价”,是“稳预期”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09 12:20:13
谁在说谎?《春树》导演回应事件真相,白百何遭打脸,黑料被扒

谁在说谎?《春树》导演回应事件真相,白百何遭打脸,黑料被扒

阿坹武器装备科普
2025-11-09 17:28:06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8-01 18:30:03
记者:亚特兰大已经接触莫塔,后者也优先考虑重返意甲

记者:亚特兰大已经接触莫塔,后者也优先考虑重返意甲

懂球帝
2025-11-10 00:23:00
西安一女子上山采摘山茱萸,突然被黑熊从身后扑倒撕咬了三四分钟,见她不再动弹后黑熊才离开!家属:头部、手腕及耳朵被咬伤

西安一女子上山采摘山茱萸,突然被黑熊从身后扑倒撕咬了三四分钟,见她不再动弹后黑熊才离开!家属:头部、手腕及耳朵被咬伤

环球网资讯
2025-11-08 14:19:52
同为战神,为何四野名将不敢顶撞林总,而三野却有多人不服粟裕?

同为战神,为何四野名将不敢顶撞林总,而三野却有多人不服粟裕?

诺言卿史录
2025-11-02 04:10:03
“你们浙江也不过如此”,一张打地铺午睡图,遭到外省家长的挑衅

“你们浙江也不过如此”,一张打地铺午睡图,遭到外省家长的挑衅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9 16:17:34
医院回应、卫健委通报!当事人已报警,副院长和女医生难逃处分

医院回应、卫健委通报!当事人已报警,副院长和女医生难逃处分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8 21:27:03
为了全运会,香港男子手球队几乎全员辞职,上演业余选手打败专业队的“奇迹”

为了全运会,香港男子手球队几乎全员辞职,上演业余选手打败专业队的“奇迹”

上观新闻
2025-11-09 05:39:12
慢热李沁交出真心遭致命一击,参加花少7,这趟综艺之旅值吗?

慢热李沁交出真心遭致命一击,参加花少7,这趟综艺之旅值吗?

智凌纵横
2025-11-09 16:04:12
解放军进台海,不到24小时,马英九开始表态,郑丽文亮明两岸立场

解放军进台海,不到24小时,马英九开始表态,郑丽文亮明两岸立场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09 13:48:02
2025-11-10 01:07:00
向航说 incentive-icons
向航说
坐下来,听我讲讲你不知道的科技奇闻故事
1713文章数 5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教育
旅游
数码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艺术要闻

探索风情万种的高级美,优雅与野性并存!

教育要闻

收藏!2026艺术类文化课录取分数线要求

旅游要闻

巨好看、巨能玩、巨划算!宝安“湾区聚宝季”宠粉上大分

数码要闻

古尔曼:全新设计 MacBook Pro 搭载 OLED 屏与 M6 Pro/Max 芯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