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1日,有住客在网上反映江苏常州万豪酒店循环使用一次性拖鞋,肉眼可见拖鞋已经起球还沾着睫毛,住客向服务员提出异议后,对方送过来一双崭新的拖鞋。
据上游新闻,21日,涉事酒店相关负责人承认,出于环保考量,该酒店拖鞋经消毒清洗后会循环使用2-3次。对于是否违反一次性用品卫生标准,该负责人并作未正面回应,只强调酒店提供的并非一次性拖鞋。“我们从来没有标注过这个拖鞋是一次性用品。”对方解释,酒店出于环保考虑,会进行回收清洗和循环利用,每双拖鞋通常使用2-3次。其中有规范的清洗消毒流程,类似于床单、被套等布草的“一客一换”。
事件曝光后,酒店方面辩称拖鞋“非一次性用品”,并强调循环使用是出于“环保考量”。这番解释,在消费者权益和卫生安全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酒店声称,拖鞋为棉质材质,经清洗消毒后可循环使用2-3次,且符合“一客一换”标准,然而,起球、沾有睫毛的拖鞋被放入客房,已暴露出酒店在清洁质检环节的严重漏洞。即便真如酒店所言有“规范流程”,实际执行却大打折扣,环保固然是社会责任,但若以牺牲卫生安全为代价,便是本末倒置。
更令人质疑的是,酒店始终未在事前明确告知消费者拖鞋为循环使用,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支付每晚数百至上千元的房费,却连基本用品的卫生知情权都被剥夺,这种“隐性操作”,与其说是环保,不如说是对消费者信任的透支。
五星级酒店房价高昂,消费者理所应当期待符合价格标准的服务与品质,然而,近年来高端酒店卫生问题频发,从毛巾床单未更换,到如今拖鞋循环使用,屡屡挑战公众底线。当“环保”成为降低成本的借口,所谓的“奢华体验”便成了空中楼阁。
有业内人士透露,高端酒店循环使用拖鞋是行业常见做法,但常见不等于合理。若酒店真心推行环保,应主动公开流程、接受监督,而非等问题曝光后才被动解释。真正的环保,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资源利用率,而非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目前,我国对酒店用品卫生有明确规定: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可重复用品需严格消毒。但问题在于,如何界定“一次性”?酒店自行标注的空间,反而成了规避责任的灰色地带。此次常州卫生部门已介入调查,需通过标签、采购记录等证据厘清性质,给公众一个明确答案。
长远来看,行业应建立更细化的标准,若酒店选择循环使用用品,必须明确告知、确保消毒达标,并接受更频繁的抽查。环保不能成为降低服务质量的“遮羞布”,而应成为推动行业升级的契机。
环保是时代命题,但绝非敷衍消费者的挡箭牌。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诚信与品质之上。当一家五星级酒店连拖鞋的卫生都无法保障,却高谈“环保使命”时,消费者有权问一句:究竟是为地球减负,还是为成本减负?豪华酒店若连一双拖鞋的诚意都吝于提供,又如何赢得市场的长久信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