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25日,新四军代理军长陈毅的夫人张茜生下了儿子陈昊苏。
由于当时新四军的的作战环境比较艰难,所以张茜提早被转移到了苏北的乡村农家,陈毅并不在身边。
直到孩子出生后,陈毅这才匆匆赶往,因为军务繁忙,陈毅给孩子起了一个小名之后,又匆匆离去。
![]()
然而就在这时,却有一人也刚刚赶到,听闻陈毅刚刚离开后,此人竟勃然大怒:“他为什么要走!应该让他立刻回来!”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他又为何愤怒呢?
![]()
上海的洋医生
这位愤怒不已的人,正是为张茜接生的医生,他名叫罗生特,而他还有另一个名字,雅各布·罗森菲尔德,一个有家却不能回的人。
罗生特是加利西亚人,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罗生特出生的1903年,这里属于奥匈帝国。
![]()
但是当地的主要人口以波兰人为主,只是那个年代波兰并不存在,这个国家早已在德奥俄的三次瓜分波兰中亡国。
而在今天,加利西亚还有另一个名字,即乌克兰利沃夫州,罗生特的归属是复杂的,尤其是在他还是一个犹太人的情况下。
![]()
罗生特在奥匈帝国尚且存在时去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医,后来留在维也纳从事医护工作,也就成为了奥地利人。
后来在欧洲左翼思潮的影响下,罗生特加入第二国际,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吞并后,同时作为犹太人和左翼的罗生特直接被德国抓捕。
![]()
但是罗生特是幸运的,当时二战没有爆发,德国也还没有那么夸张,罗生特在不到一年后就被释放了,并且要求限期离境,永远不可以回奥地利。
![]()
只是这段关押生活,几乎杀死了罗生特,他在狱中遭到了折磨,几乎让他失去了理智。
![]()
在离开集中营后,罗生特必须立刻考虑新去处,他不敢去苏联,因为担心大清洗,想要去美国、英国或者巴勒斯坦,但是却又没有门路。
无奈之下,罗生特只能选择前往上海,彼时的上海处于一个特殊时期,日军已经占领这座城市一年多。
![]()
但是汪伪政权也尚未建立,所以当时的上海,根本就没有出入境审查,只要你能抵达上海,那么你就可以入境中国。
罗生特就这样带着自己的弟弟,一起在1939年8月5日抵达上海。
![]()
刚刚到上海时,罗生特在一座专门为犹太人开设的难民医院工作,后来又在法租界内开办了一家诊所,当时他的中文名是乐孙特。
为了吸引女性病人,他专门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放了一个女人模型,好让病人指出哪个位置不舒服,以按照中国人的风俗习惯看病。
![]()
当时的罗生特一度在上海生活的很潇洒,每天看上一两个病人他就可以下班,然后过上十分舒适的生活。
但是罗生特的本心是进步的,他希望做点什么以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于是他联系了当时在中国的德国共产党员汉斯.希伯,看名字也知道,这也是一位犹太人。
![]()
通过汉斯,罗生特了解到了新四军,1941年皖南事变后,罗生特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决定加入新四军,成为一名军医。
![]()
新四军的罗医生
1941年3月,罗生特抵达苏北,正式开始了自己作为新四军军医的生活,也就此认识了陈毅元帅,只是当时两人还不熟。
罗生特是一个对待事情非常认真的人,无论是为干部看病,还是战士、民众,甚至俘虏,他都非常的认真。
![]()
为了给新四军培养更多的医务人员,他时常需要穿越敌人的封锁线,克服各种困难,而且还要自制教具,自编教材,亲自上课。
又要上课又要看病,罗生特几乎没有什么时间休息,比之八路军的白求恩,其实罗生特并没有差到哪里去。
![]()
由于当时新四军严重缺乏医生,罗生特作为一个泌尿科医生,不得不担任起全科医生的工作,他几乎什么病都看,也几乎什么病都能看。
但是因为他是军医,所以更多时候他还是一名外科医生,当地群众将其称之为“罗神医”,甚至是“罗大仙”。
![]()
罗生特担得起这样的称号,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或者说他对一名外科医生的要求非常严格。
![]()
他曾说过:“优秀的外科医生,仅有高明的医术是不够的,为了能准确无误的诊断,要有鹰一样犀利的眼睛,音乐家一样敏锐的耳朵,裁缝和木匠一样灵巧又和泥瓦匠一样强劲有力的双手,为了安抚病人,减轻心里的痛苦,还要有演员的天赋,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
![]()
这很夸张,也十分现实,但是罗生特就能做到,而且他并不迂腐,当地人和新四军使用的一些土办法,他同样能够接受,甚至很赞赏。
除了治病和教学之外,罗生特还编撰了一本《军医必携》,这个小册子后来印了一千多本。
![]()
在去上海印小册子时,新四军还希望继续动员上海的犹太医生,但是最终未能成功,合格的医生有很多,但是罗生特只有一个。
![]()
在和罗生特初次见面后,陈毅就对罗生特印象非常深刻,两人曾经用法语聊了几个通宵,罗生特说陈毅应该在战争结束后出任驻法大使,并且表示陈毅在外交上一定也会很成功。
但是事实上,作为一个奥地利犹太人,罗生特的法语水平也就是一个半吊子,能看懂,但是说的一般。
![]()
张茜分娩时,就是罗生特接生的,当时陈毅军务太忙,匆匆看了一眼就离开,罗生特只是出个门的功夫,陈毅就“跑”了。
在奥地利人看来,这是非常难以忍受的行为,丈夫必须给予产妇足够的安慰和陪伴,他对陈毅的“薄情寡义”很是不满。
![]()
新四军卫生部长和罗生特解释了很久,还展示了陈毅给张茜写的情诗,罗生特这才消气……
1943年1月,罗荣桓患上了尿血病但是查不出病因,陈毅得知情况后,就建议中央让罗生特过去看看。
![]()
罗生特就此来到了八路军,两次救了罗荣桓的命,罗荣桓四五岁的长子对这个和自己“同姓”的叔叔很有好感,称之为“大鼻子叔叔”。
抗日战争胜利后,罗生特随罗荣桓赶往沈阳,继续在东北奋战,直到北平和平解放后,已经在中国生活十年的罗生特,认定中国革命已经成功,准备回国。
![]()
他在中国停留到了10月1日开国大典后,随后从上海离开中国,临行前,陈毅称其为“活着的白求恩”。
回到维也纳后,罗生特得知自己母亲已经惨死于集中营的消息,悲愤欲绝,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又因为帮助妹妹搬家累坏了身体,至死都没有恢复。
![]()
1951年,他打听到了自己当年一起带到上海的弟弟已经定居以色列,便前往以色列探望,去了之后直接病倒,再也未能回到奥地利。
![]()
因为罗生特早年在中国参加革命过于劳累,患上了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毛病,所以身体始终很糟糕。
1952年4月22日,罗生特因心肌梗塞病逝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年仅50岁。
![]()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曾任新四军7师、8师,山东军区和东北民主联军卫生部长的王玉田在临终前交代遗言,希望有人能够为罗生特出书立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