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从街头巷尾人人喜爱的“小岳岳”,到如今身陷囹圄的“争议制造机”,相声演员岳云鹏的职业生涯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
![]()
一场场名为“非要唱”的全国巡演,不仅没有为他赢得掌声,反而彻底撕开了德云社最后的“体面”,也让公众看清了流量变现背后,艺人与文化品牌可能付出的沉重代价。
正如师父郭德纲曾言:“艺人赚钱就两条路,要么凭本事,要么凭挨骂。”
如今的岳云鹏,似乎将这两条路都走到了极致,而他的结局,或许早在名利双收之时,便已悄然注定。
![]()
![]()
从“小岳岳”到“争议制造机”——名利场上的迷失与失格
岳云鹏的走红,曾是一段励志传奇。
从河南农村的洗碗工到德云社的“台柱子”,他凭借憨厚可掬的形象、独特的“贱萌”表演风格和《五环之歌》等作品,迅速俘获了亿万观众的心,成为炙手可热的“国民宠儿”。
随着名气与财富的不断积累,他却在名利场上渐渐迷失了方向,其个人口碑也如同过山车般急转直下。
![]()
演唱会,便是他近期争议的集中爆发点,当岳云鹏宣布要举办全国巡回演唱会时,网络上便炸开了锅。
一个以相声见长的演员,能够拿得出手的原创歌曲寥寥无几,却敢将票价定到1580元的高位,甚至比肩刘德华、五月天等歌坛巨星,这本身就透着一股“名不副实”的底气。
![]()
尽管岳云鹏将此包装为实现“从小爱唱歌”的梦想,试图用个人奋斗史和情怀牌打动观众,但随着巡演从北京开到成都、郑州、西安,这个“圆梦”的说法变得越来越苍白无力。
有网友直接拆穿:“难道你小时候的梦想,是在全国每个城市都开一遍演唱会?”
更让观众无法接受的是演唱会的内容和质量,整场下来,岳云鹏没唱几首完整的歌,大部分时间都在与观众“聊天”、“说段子”,活脱脱将“演唱会”开成了“大型相声返场秀”。
![]()
他甚至在台上自嘲没有自己的歌,唱别人的歌还要付版权费,而他偶尔的开嗓,也常伴随着跑调、忘词,与乐队的配合更是常常脱节,让买票支持的观众大呼“窝火”、“上当”。
这样的演出质量,不仅是对票价的巨大不匹配,更是对“演唱会”这一艺术形式的亵渎。
也难怪网上骂声一片:“那么多有实力的歌手开不上演唱会,凭什么让一个相声演员占据大舞台?”
![]()
![]()
这场“名不副实”的演唱会,只是岳云鹏口碑下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他频繁穿梭于各大综艺节目、影视剧组,从《长安的荔枝》到其他影视作品,其演技却屡遭质疑,被指“表演虚无”、“拉低作品档次”。
![]()
而他对相声主业的投入,也似乎大不如前,观众常抱怨他的相声内容越发敷衍,过度依赖耍贱卖萌、强行搞笑。
春晚舞台上,他更是状况百出,忘词、笑场,一次次消磨着观众的期待与耐心,被戏称为“春晚混子”。
![]()
除了业务能力,岳云鹏的个人品行和情商也频频亮起红灯,在综艺节目中,他曾直言女嘉宾李斯丹妮“腿粗,不适合跳舞”,还曾当众盯着张钧甯看半天后冒出一句“这人不红啊”。
这些低情商、不尊重女性的言行,让他昔日“憨厚”的形象彻底崩塌,被贴上了“下头男”的贬义标签。
![]()
一个艺人,如果失去了专业的底线,又缺乏基本的情商和敬业态度,口碑的下滑便成为了一种必然。
岳云鹏从“国民宠儿”到“争议制造机”,正是他在名利场上逐渐迷失、失格的真实写照。
德云社的“跨界”困局与郭德纲的预言
岳云鹏演唱会争议的背后,映射出的是德云社在传统相声行业式微、小剧场收入面临天花板时,试图寻求商业突围的焦虑与挣扎。
德云社需要顶流艺人持续“输血”来维持其庞大的商业版图,而将现有艺人的名气快速变现,成为了他们最直接的选择。
![]()
郭德纲对岳云鹏演唱会的力挺,看似护犊心切,实则暴露了德云社内部深层的利益捆绑。
那句“刘德华能三栖,岳云鹏怎么就只能说相声?”与其说是对爱徒的肯定,不如说是对德云社“批量跨界”商业策略的辩护。
![]()
![]()
在此之前,张云雷已凭唱功转型音乐人,秦霄贤也涉足音乐节,郭德纲甚至透露2025年计划让更多德云社成员开个人音乐演唱会。
这哪里是培养“全方位艺人”,分明是想把所有能利用的流量,统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收益。
这种“流量变现”的冲动,正在让德云社苦心经营多年的文化品牌陷入危机。
![]()
当观众提起德云社,想到的不再是“能让人笑的相声”,而是“一门赚钱的生意”时,信任度便开始下滑。
这种无视专业壁垒、过度消费人气的“无底线跨界”,让很多人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担忧,认为其对整个文化生态造成了不良影响。
![]()
观众反感的不是跨界本身,而是那种“没有底线的跨界”——可以相声里唱歌,但不能把“演唱会”当幌子,开成相声唠嗑会;
可以商业化赚钱,但不能把观众当“韭菜”割,拿着高价票卖劣质内容。
岳云鹏和德云社似乎陷入了一种“既要又要”的困境:既想要相声带来的人气,又想通过演唱会获得高额收益;既渴望国民度,又急于实现快速变现。
![]()
这种贪婪的结果,往往是两头不讨好,最终只会慢慢耗尽多年积累的口碑。
回溯郭德纲的教诲,他曾说过:“在相声界想要长久立足,必须得有真本事,不能只靠一时的热度。”
他还留下了那句让无数人奉为圭臬的“金句”:“艺人赚钱就两条路,要么凭本事,要么凭挨骂。”
![]()
如今看来,岳云鹏的现状,恰好印证了这句话的深意,他靠早年的“本事”和独特的风格走红。
但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却渐渐丢掉了这份“本事”的打磨,转而频繁“挨骂”来维系热度,甚至通过争议本身来吸引关注。
岳云鹏的“非要唱”,粉丝“非要听”,买卖看似两厢情愿,但在巨大的争议和负面评价面前,这种短暂的商业成功。
![]()
正以品牌信誉、观众无条件的喜爱、相声行业“金字招牌”的地位作为代价,被一点点消磨、瓦解。那些“看不见的体面”,远比眼前的金钱更珍贵。
当钱赚够了,名声却没了,岳云鹏的结局,以及德云社在商业化浪潮中的未来,或许正如郭德纲多年前的预言,早已注定。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