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几年排队抢房的热潮,到如今低价难卖的冷清局面,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之快,令人始料未及。
三年前还在全款买房的人,如今却在为降价维权,曾经靠房产升值走上中产阶层的家庭,如今正为断供发愁。
作为家庭资产的最大部分,房产一旦贬值,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的财务稳定。
![]()
而根据央行此前发布的数据,中国有41.5%的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
这些人,正在经历怎样的处境?今明两年,房价一旦继续下跌,这41.5%的家庭,将会面对怎样的困境?
![]()
眼下的房市,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挂牌量暴涨”,有数据显示,全国二手房挂牌量已经突破1.9亿套,而库存面积也达到了惊人的7.4亿平方米。
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数以千万计的家庭“想卖却卖不掉”的焦虑。
![]()
以重庆为例,挂牌量逼近34万套,武汉、西安、合肥等城市也都超过20万套,北京和广州等一线城市,分别也有13万和17万套房源在等着买家。
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已经彻底打破了过去房产稳赚不赔的神话。
![]()
房价下跌所带来的第一个冲击,就是资产缩水,过去人们愿意把大部分资金投入买房,是因为它稳定、保值,甚至能升值,可现在,房价跌幅动辄就达到30%甚至50%。
例如上海闵行区的高兴花园,从每平方米9.6万元跌到如今的4.8万元,一套房子可能直接跌掉几百万,过去用来支付首付的钱,现在几乎都“蒸发”了。
很多人反映,工资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的下跌幅度,家庭净资产几乎断崖式缩水,尤其是那部分用贷款买房的人,面对的是双倍的负担,房子贬值的同时,每月还得继续还着高额房贷。
![]()
断供,是另一个更加现实的危机,尤其是年轻人和投资客,当初买房靠的是贷款,后来收入不稳定甚至失业,房贷成了压垮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旦断供,不只是房子保不住,还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无法乘坐高铁、飞机,影响贷款、就业,甚至对孩子的教育也会造成连带影响。
![]()
房子卖不出去,是第三个困境,曾经房子是流动性强的资产,想卖就能卖,价格还不低,但现在,市场冷清,要想成交,必须在市场价的基础上再打八折甚至更多。
很多人挂出的房子半年、一年都无人问津,哪怕已经降价百万,投资客不敢接手,普通购房者更不愿轻易出手,观望情绪越来越浓,这让那些本想卖房改善住房条件的家庭,也被迫停滞。
![]()
而这些问题,最终会反映到家庭的消费能力上,房价下跌、资产缩水,直接打击了很多人的信心。
目前消费降级已经成了社会普遍现象,从大额支出到日常生活,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旅游、购车这些消费项目明显减少,连装修、换家电也开始精打细算,房地产产业链受到冲击,装修、建材、家电、家具等行业也呈现出疲软趋势。
![]()
第四个困境是“以租养贷”也行不通了,过去很多人买房不是为了自住,而是为了出租,用租金来覆盖每月的房贷。
但现实是,房子越来越难租出去,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严重,租金低,需求少。
![]()
即便是一线城市,租金也在不断下跌,根本不足以覆盖房贷、物业费、维修费、电梯费等各种持有成本。
这样一来,房子不仅没有带来收益,反而成了持续“烧钱”的负资产,对于多套房家庭来说,这样的持有压力是巨大的,时间一长,可能就不得不低价出手,进一步加剧市场下行。
![]()
地方财政的压力,也让房地产税的征收预期越来越强,如今全国地方公共预算收入远低于支出,缺口达到了万亿级别。
为填补这个缺口,房地产税作为新的财政来源,很可能在未来几年逐步推行,国际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征收房地产税,从逻辑上看,中国的这项改革也只是时间问题。
一旦房地产税落地,那些持有多套房的家庭,每年都要额外支出一大笔税费,特别是那些闲置房产,租不出去也卖不掉,还要持续交税,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
房价的持续下行,也在悄然改变人们的心理预期,过去人们“越早买越赚”的观念,正在被“还会跌”的担忧所取代,买涨不买跌,是很多人的心理共识。
购房者不敢下手,投资者主动撤出,市场陷入恶性循环,原本用来保值增值的房产,现在成了焦虑的来源,多套房的家庭甚至开始担心“返贫”的风险。
社会结构也在发生微妙变化,部分中产家庭由于房产贬值、断供、消费能力下降,逐渐向下滑落,而原本依靠房产实现财富积累的路径,也变得不再可靠。
![]()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期,这个调整周期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需要政策、市场和家庭三方面共同调整心态、策略。
政府需要维稳市场,出台更加科学的调控政策,银行要加强风险控制,而家庭则要学会资产多元化配置,理性面对风险。
今明两年,是观察市场走势的关键窗口期,如果房价继续下探,风险将进一步集中释放。
尤其是那41.5%的多套房家庭,必须为接下来的“4大困境”做好准备。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