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9月18~19日,2025浙商低空经济合作周暨建德低空生态展在杭州建德举办。活动期间,“领航者·2025低空经济TOP100”“2025低空经济领航之城”等多个榜单与案例发布,“长三角低空经济生态发展交流中心”启动,“华东智能无人试验测试认证基地”揭牌,浙商低空经济合作周亦宣布永久落地建德。
![]()
今年4月,浙江公布了11个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县域,以县域为新支点,探索跨区域、跨场景的低空飞行服务与运营落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已被纳入浙江建设“民航强省”与“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核心目标。预计到2035年,将基本完成相关制度与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
建德为何能成为浙江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建德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锋介绍,建德早在2006年就取得省内首张A类民用机场许可证,拥有5700平方公里华东最大单块低空空域,建成全省低空服务系统指挥中心,并落地华东智能无人系统试验测试认证基地。建德航空小镇已形成工业级无人机制造基础,培育出如华奕航空等优秀企业——该公司获国内首张无人直升机特殊适航证,中标全国20个省市中11个的应急救援平台。王新锋还宣布设立市级2亿元低空经济综合基金,并参与杭实集团30亿元低空经济母基金,为企业提供坚实资金支持。
![]()
“低空经济产业链长、覆盖广,潜力巨大。”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强调,通用航空是我国经济“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截至2023年,我国通航企业达689家,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近三年年均增速超12%;无人机注册超300万架,飞行2311万小时,相关企业近2万家。2023年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2-3万亿元。
同时,刘大响也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顶层设计不足、体制机制不衔接、技术支撑存在短板、安全监管亟待加强。对此,他建议推进“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发展路径,构建政府主导、市场与公益结合的应急救援体系,推进“县县有通航机场、乡乡有起降点”,加快空域开放,实施“政、军、民”协同管理,培养百万级持证飞行员,设立航空应急救援保险基金,加强人才培养,并推动垂直起降飞机通航试点。
![]()
浙江企业也在积极尝试多场景切入低空经济领域。宁波翼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昌勇表示,得益于政策支持和场景开放,公司凭借30年制造业经验快速转型至无人机机巢的研发与制造,业务持续增长,今年营收预计达两至三千万元,并计划将产品推向海外。
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迅速发展,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杭州新联航空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超介绍,公司通过开发低空旅游、科普研学和体育赛事等新场景,年接待研学10万人次、低空游览超2000人次,赛事带动本地消费超百万元。
编辑 | 王姝 校读 | 赵琦
责编 | 李伟民 监制 | 尤成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