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两点,小王又一次拿着手机无聊地刷着短视频,肚子却闷闷不舒服。他揉着腹部,一边抱怨着今天吃得有点油腻,一边犹豫是不是该去趟厕所。谁能想到,一个普通的夜晚,会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
今年刚满33岁的他,本应精力充沛,事业上冲劲十足,家庭幸福健康,可自从那次如厕后发现马桶里隐约夹杂着暗红色的血丝、一连几周腹胀反复、排便越来越细长难排,小王的生活节奏就此被打乱。
“不会吧,年纪轻轻怎么会有肠癌?”这样的念头曾多次在他脑中浮现,却硬生生被“年轻、忙碌、没时间体检”的借口压下。直到体重莫名掉了十斤,夜不能寐时忍不住翻阅网络案例,他才猛然醒悟:原来肠癌早已悄无声息地埋伏在身边。
事实上,肠癌正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近年来,三十多岁的患者数量正逐年增长,许多人和小王一样,忽视了便血、腹痛、排便性状改变等最早的信号,最终让矛盾一步步升级,葬送了本可逆转的健康。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步入肠癌的陷阱?到底哪些如厕异象最该警惕?或许,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人。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关于年轻化的肠癌,以及必须牢记的“如厕三大警报”。
很多人误以为“肠癌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实际上,2020年我国新发结直肠癌病例高达56万例,越来越多患者不到四十岁。专家分析,这背后有饮食结构西化、膳食纤维摄入少、红肉油炸食品增加、久坐等生活习惯不断加重的因素,更有定期体检、早期筛查意识不足的现实原因。中国医学会与多家权威医院联合数据显示:年轻患者一旦确诊,逾80%已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显著高于老年人。
医学研究表明,肠道肿瘤的早期信号并不隐秘,90%以上早期肠癌都有肠息肉病史,从息肉进展到恶变往往长达5-10年。但是,绝大多数人会把如厕时出现的便血、腹泻、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归结为“吃坏肚子”“痔疮上火”,甚至有六成以上患者直到症状加重才决定就医。相反,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早期肠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不足20%。
![]()
从小王的经历说起:一开始,他只是偶尔觉得排便不畅,有腹部胀气、轻微疼痛,自己以为“上火”。后来,症状逐渐加重,大便带血(颜色偏暗、混有黏液)、排便次数多变(一会儿便秘一会儿腹泻),大便开始“变细”甚至断续发出。短短两三个月,他体重锐减,睡眠质量明显下降,连带着精神也日益萎靡。结合权威医学资料,肠癌发展可能呈现如下三个“如厕异象”:
1、排便带血或黏液。
便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信号。肠癌引发的便血,通常为深色甚至褐色血液,且常有黏液混杂,区别于痔疮鲜红血液。若发现便血伴随腹痛、腹胀、腹泻者,风险加倍。
2、大便性状变化明显。
如出现大便变细如线、排便费劲、便量减少、常有排不尽感,以及大便上有异常压痕,这往往是肠腔内占位导致通过受阻的表现。有临床数据显示,超70%肠癌患者早期会有大便性状的变化,而大多数人容易忽略。
3、排便习惯突变。
平时规律的大便频率,突然变成一日多次腹泻、便秘反复交替,或夹杂稀便、形状不规则、黏稠状等,持续两周以上就要尽快警惕。数据显示,年轻人出现这种情况时,肠镜筛查发现异常率高出普通群体30%以上。
![]()
大部分肠癌患者,正是因为持续“误判小毛病”,结果等到症状恶化才去医院,“一步步把自己‘拖’向了癌症”。令人唏嘘的是,这样的教训每年都在重演。
真正避免走向肠癌,需要我们从细节做起。以下几点建议,值得每个年轻人高度重视:
1、是培养体检自觉。
肠镜检查是阻断肠癌链条的最有效方法。35岁后,建议每5年做一次肠镜,有家族遗传或不良生活习惯者提早到30岁。哪怕没有明显症状,只要发现便血、腹痛、排便性状改变等异象,也务必及时就医而非拖延观察。
2、是调整饮食结构。
临床研究发现:膳食纤维摄入增加,每日红肉油炸食品减少20%,可显著降低肠癌发生率,尤其对高危人群预防意义重大。日常饮食应多摄入深色蔬果、全谷类、优质蛋白,少摄入加工肉制品和高糖高脂类。
3、是养成健康的作息与运动习惯。
久坐、熬夜、精神压力过大都与肠癌发病密切相关。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锻炼,保持规律作息,才能促使肠道蠕动、降低代谢异常风险。
![]()
4、摒弃“痔疮遮羞布”。
排便带血不是小事。不确定是否为痔疮时,应及早进行肛门指诊及肠镜排查,切勿抱侥幸心理。
5、增强肿瘤筛查的社会认知。
家族中有肠息肉或肠癌史者一定要提前筛查,相关知识在朋友圈广泛传播,也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一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