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不会无缘无故得糖尿病?医生:多半爱干这4事,早改早防

0
分享至



傍晚时分,58岁的李阿姨坐在社区公园的长椅上,边刷短视频边咬着刚买的蛋糕。她小声跟邻居说:“前段时间体检,血糖高了一点,可我爸妈都没有糖尿病,怎么轮到我了?”邻居吴叔也困惑地摇头:“是不是年纪大了,没办法?”

其实,许多人和李阿姨一样,一直认为得糖尿病是命,或者家族遗传,和自己平时的习惯没啥关系。门诊中经常见到不少患者在被确诊时大为震惊:为啥没啥征兆,身体却“说变就变”?难道糖尿病真的会悄然而至,没有任何征兆和缘由吗?



真相揭晓,背后藏着我们平常忽视的生活细节。事实上,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身体已经积累了长期的不良因素。有趣的是,很多人都觉得只要吃得健康、锻炼一下,糖尿病离自己很远。

但医生指出,有4种常见行为,往往才是“幕后推手”,许多人根本没有察觉。尤其是第3种,甚至被不少人认为是有益健康,却不知可能正在“偷走”你的血糖平稳。究竟是哪4个习惯?你是不是也在无意中“中招”?

糖尿病,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祸”?其实大多数患者都把真正的危险“藏”在了生活的微小细节里。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生活方式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占比高达80%以上。无论有无家族史,日常4类坏习惯,反复刺激胰岛功能,血糖控制随之失控。



首先,高糖高热量饮食。中国营养学会2022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我国城市居民每日糖摄入量普遍超标24%左右。奶茶、甜饮料、精致点心成为隐形热量来源。

长期高糖分摄入会反复刺激胰岛素分泌,最快2-3年就可能引发糖耐量异常。更糟糕的是,糖类和油脂“合谋”,容易促进内脏脂肪堆积,成为糖尿病的温床。

久坐与缺乏运动。你知道吗?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31%的人日均运动时长不足30分钟,久坐行为已成普遍现象(中华预防医学会数据)。

久坐让基础代谢水平下降,机体消耗葡萄糖能力减弱,剩下的糖分就会积聚在血液里,增加胰岛素抵抗。哈佛医学院曾有一项研究:只需每天快走30分钟,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可下降26%左右。



第三,被很多人忽视的,是长期熬夜、作息紊乱。现代都市快节奏生活让越来越多人“习惯”了晚睡。可医学研究指出,正常成年人每晚少于6小时高质量睡眠,糖尿病发病率可提高37%。作息紊乱影响激素分泌和身体代谢“时钟”,即使白天补觉也难以弥补夜间调节失衡。夜猫子的血糖常在不知不觉中升高。

最后,容易被忽略的“无形杀手”是长期精神压力。慢性压力激活身体的应激系统,提升皮质醇水平,导致血糖水平反复波动,极易诱发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现代压力型工作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比一般人高出42%。

那么,坚持这些“不良习惯”,身体到底会出现哪些危机信号?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长期随访表明,从最初的胰岛素分泌加快,到血糖悄然升高,再到典型的糖尿病前期,整个过程可长达5-10年。



但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毫无察觉。实际在临床中,超过70%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前已出现多饮、多尿、易饿乏力、视力减退等微妙但被忽略的症状。如果依然放任4类高危行为持续,一旦血糖失控,出现并发症(如肾病、视网膜病变、足部溃疡等)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但令人欣慰的是,早期识别并主动调整,糖尿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延缓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最新指南建议:

限制高糖食品和饮品摄入,首选全谷杂粮,控制每顿精制主食不超过2两。少吃油炸加工食品。

每天坚持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骑自行车、慢跑,即使分次累也有效果。

保证规律作息,晚上尽量于23点前入睡,避免频繁熬夜。睡眠质量同样重要,建议养成放松、助眠的睡前仪式。

学会及时排解压力。适当参加运动、兴趣活动或寻求心理支持,对稳定情绪、平衡激素大有裨益。

定期体检,尤其是家族有糖尿病史或40岁以上人群,每半年一次血糖检查,便于早期发现隐患。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客户,章泽天穿四万香奈儿外套,刘强东满脸宠溺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客户,章泽天穿四万香奈儿外套,刘强东满脸宠溺

一只番茄鱼
2025-11-02 21:32:57
争议!全红婵与王伟莹第2跳明显不在同一节奏 裁判打出8分同步分

争议!全红婵与王伟莹第2跳明显不在同一节奏 裁判打出8分同步分

风过乡
2025-11-03 08:22:39
三十万魔咒:中产的破产加速器

三十万魔咒:中产的破产加速器

大道微言
2025-10-31 10:35:47
太震撼!泰州队夺冠请全城人免费喝奶茶,喜茶员工手都抡冒烟了…

太震撼!泰州队夺冠请全城人免费喝奶茶,喜茶员工手都抡冒烟了…

火山诗话
2025-11-03 11:10:44
黄金要征税了,两部门发布新政,博主:更要去买黄金,晚了就买不到了

黄金要征税了,两部门发布新政,博主:更要去买黄金,晚了就买不到了

回旋镖
2025-11-02 17:18:39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好消息:乌克兰援军来了,红军村反击战取得初步胜利

好消息:乌克兰援军来了,红军村反击战取得初步胜利

史政先锋
2025-11-02 13:40:39
活的大闸蟹不能“坐”上海地铁?一天十几人被拦下,“建议另寻出行方式”

活的大闸蟹不能“坐”上海地铁?一天十几人被拦下,“建议另寻出行方式”

新民晚报
2025-11-02 21:39:38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新京报
2025-11-03 11:16:46
午评:创业板指半日跌超1% 电池概念股集体下挫

午评:创业板指半日跌超1% 电池概念股集体下挫

财联社
2025-11-03 11:32:07
广东又有弱冷空气到访,气温逐日下降!最低气温或降至13℃

广东又有弱冷空气到访,气温逐日下降!最低气温或降至13℃

南方都市报
2025-11-03 10:26:48
烦不胜烦!网友质问广州地铁“穷疯了吗”?花钱坐地铁须先看广告

烦不胜烦!网友质问广州地铁“穷疯了吗”?花钱坐地铁须先看广告

星河也灿烂
2025-11-02 20:59:17
7万+再创造车新势力月销纪录 零跑或成下一个中国前十

7万+再创造车新势力月销纪录 零跑或成下一个中国前十

道哥说车
2025-11-03 09:25:47
449平方米,1.17亿元!马来西亚首富之子郭孔华,买下上海大平层,该楼盘曾3小时售出158套房

449平方米,1.17亿元!马来西亚首富之子郭孔华,买下上海大平层,该楼盘曾3小时售出158套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23:32:08
英超最新积分战报:纽卡爆冷被灌3球,曼城升第2,曼联第8名

英超最新积分战报:纽卡爆冷被灌3球,曼城升第2,曼联第8名

足球狗说
2025-11-03 07:58:25
恭喜!F1车手勒克莱尔官宣与女友订婚 神仙颜值获赞体坛最美眷侣

恭喜!F1车手勒克莱尔官宣与女友订婚 神仙颜值获赞体坛最美眷侣

醉卧浮生
2025-11-03 08:51:25
苏丹爆发大屠杀!数万人被杀尸体堆积如山

苏丹爆发大屠杀!数万人被杀尸体堆积如山

亚太观澜
2025-11-02 21:27:06
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可能对尼日利亚动武

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可能对尼日利亚动武

澎湃新闻
2025-11-02 16:02:26
谁要搞王家卫?

谁要搞王家卫?

梳子姐
2025-11-02 20:14:08
2025-11-03 12:39:00
马鞄户外钓鱼哥
马鞄户外钓鱼哥
分享钓鱼日常,钓鱼小知识,传播正能量
722文章数 1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本地
亲子
军事航空

秋季穿衣别太老气横秋,看看这27套造型,时尚舒适又显高

教育要闻

《一片甲骨》进校园 “新”火相传观影热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亲子要闻

双喜临门!她官宣结婚怀孕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