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五脏养护,中医有“五色入五脏”的经典理论,现代医学则聚焦营养素与器官功能的匹配。其实两者并不矛盾——许多符合中医“归经养脏”的食物,恰好也富含现代医学认可的护脏营养素。下面就从中西医融合的角度,聊聊如何通过日常饮食呵护心、肝、脾、肺、肾。
1
心脏:红枣和三文鱼
心脏作为全身血液循环的“动力泵”,中医认为其主血脉、藏神志,红色食物多归心经,能通过补气血让心脉更通畅;现代医学则强调,减少血管负担、维持心肌功能,需要特定营养素的支持。两者指向的食物常有重叠:
![]()
红枣:中医里它是补心血、安心神的常用食材,尤其适合气血不足导致的心悸、乏力;从营养角度看,红枣富含维生素C(注意:干枣的维生素C会降低,鲜枣含量更高)和膳食纤维[1],这些成分在机制上可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和调节血脂,从而间接有利于心血管健康[2]。
![]()
三文鱼:虽不是中医传统意义上的红色食物,但中医认为其滋养精血的功效能间接辅助心脉运行[3];现代医学则明确,三文鱼中Omega-3脂肪酸是“护心明星”——它能抗炎、降低甘油三酯,减少心肌细胞损伤[4],让心脏跳动更稳定。
小提醒:无论是中医“忌辛辣耗气”,还是现代医学“控盐控脂”,都建议少吃腌制食品、油炸食物,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2
肝脏:菠菜和枸杞
肝脏是人体的代谢中枢,中医称其主疏泄、藏血液,绿色食物能疏肝气、养肝血,帮助肝脏疏解压力;现代医学则认为,肝脏的解毒、修复功能,离不开能减少其代谢负担的营养素。这两类需求可以通过同一类食物满足:
![]()
菠菜:中医里菠菜“性凉归肝经”,能养血平肝,缓解肝血不足导致的眼干、头晕;从营养层面,菠菜含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是肝脏代谢脂肪、毒素的好帮手,膳食纤维则能促进代谢废物排出,减轻肝脏负担[5]。
![]()
枸杞:中医常用它“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尤其适合熬夜后肝阴受损的人群;现代研究发现,枸杞中的枸杞多糖能减少肝细胞的氧化损伤,就像给肝脏加了一层保护罩[6],同时它还能辅助调节血糖,避免高糖对肝脏的间接伤害。
小提醒:中医“忌油腻伤肝”与现代医学“防脂肪肝”理念一致,建议少碰肥肉、糕点,更要避免过量饮酒,酒精对肝细胞的损伤,中西医均认为是直接且严重的。
3
脾胃:南瓜和酸奶
中医的“脾”对应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胃、肠道、胰腺等),核心功能是运化食物、生成气血,黄色食物多能健脾养胃;现代医学则强调,消化系统健康需要保护黏膜、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两者的护脾食物常常相通:
![]()
南瓜:中医称其“性温归脾经”,能补中益气、缓解脾虚导致的腹胀、消化不良;从营养角度看,南瓜中的果胶是胃黏膜保护剂[7],能减少辛辣、过烫食物对胃壁的刺激,还能帮助消化吸收。
![]()
酸奶:中医认为酸奶“养胃生津”,适合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现代医学则看重它的活性益生菌——这些“好细菌”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减少腹泻、便秘。
小提醒:中医忌生冷伤脾和现代医学防黏膜损伤观点一致,刚从冰箱拿的水果、冰饮要少碰,暴饮暴食更是会让脾胃不堪重负。
4
肺部:雪梨和胡萝卜
肺部是人体与外界交换气体的“门户”,中医认为其主气、司呼吸,白色食物能润肺燥、补肺气;现代医学则指出,肺部健康需要维持呼吸道黏膜完整、增强抗氧化能力。这两类需求可通过以下食物实现:
![]()
雪梨:中医里雪梨是润肺生津的代表,干燥季节吃能缓解肺燥导致的干咳、咽干;从营养上看,雪梨含充足水分和维生素C,水分能湿润呼吸道,维生素C则能抗氧化[8],减少粉尘、烟雾对肺组织的损伤。
![]()
胡萝卜:虽不是白色食物,但中医认为它润肺止咳,适合肺虚导致的气短;现代医学则关注其β- 胡萝卜素,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维生素A,而维生素A是呼吸道黏膜的“建筑材料”,能增强肺部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9]。
小提醒:中医“忌辛辣耗肺”与现代医学“防呼吸道刺激”相契合,辣椒、火锅要适量,更要远离烟草(包括二手烟),烟雾对肺的损伤是长期且不可逆的。
5
肾脏:黑豆和鸡蛋
肾脏是人体的“代谢废物滤过器”,中医称其主藏精、主水液,黑色食物多能补肾益精;现代医学则强调,肾脏健康需要减少滤过负担、补充修复所需营养。两者的护肾逻辑可通过食物结合:
![]()
黑豆:中医认为黑豆“性平归肾经”,能补肾益阴,缓解肾阴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从营养角度,黑豆是优质植物蛋白来源,它能提供肾脏修复所需的氨基酸,同时含有的膳食纤维能促进代谢废物排出[10]。
![]()
鸡蛋:中医称其“滋阴润燥、填补肾精”,适合体质虚弱者补养;现代医学则认为,鸡蛋的优质动物蛋白“氨基酸组成完整”,容易被人体吸收,既能满足肾脏对蛋白的需求,又不会像过量红肉那样增加滤过负担[11]。
小提醒:中医“忌寒凉伤肾”与现代医学“控盐护肾”理念一致,冰饮、生冷海鲜要少吃,每日盐摄入量建议控制在5克以内,高盐饮食会加重肾脏排水负担,长期易导致肾损伤。
结语
无论是中医的“五色入五脏”,还是现代医学的“营养素匹配功能”,核心都不是只吃某一种食物,而是均衡搭配、按需选择。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才能让五脏在饮食呵护下更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