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海波
首发 | 芳华青年
【芳华青年】—— 聚焦时代脉搏,解码青年未来! 民生观察 | 财经透视 | 数字浪潮。以理性之思剖析社会万象,用青年视角对话时代议题,这里既有柴米油盐的烟火温度,也有商海浮沉的洞见锋芒。做您数字时代里「懂政策·明趋势·有态度」的成长伙伴!
时间是最好的法官,总会给每个故事留下公正的注脚
时隔两年,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隔空性骚扰案”当事人杨某媛再次回到公众视野,在社交媒体连续发布三条动态,坦言“尽我所能回归正常生活”。
可是,谁都知道,网络的喧嚣易起,生活的归位难寻。有时候,大风起,回归正常的生活也是一种奢侈。
没想到,受两年前的隔空性骚扰案杨某媛的影响,武大自从校长回复以后,处处小心,不敢发声,躲在角落里等待领导处置。
杨某媛耐不住寂寞,倒先跳出来了!
这两天,杨某媛的社交媒体,终于发布了新动态。首先是9月16号,杨某媛发了一条微博:
Do my best to get back to a normal life.
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就是,尽我所能回归正常生活,加油!而且还有一个肌肉的拳头。
![]()
这条微博发完以后,紧接着又发了一条,这次切换成中文了,大家都看得懂,原话是这么写的:
自习室楼下的撕心裂肺二胡又上线了,可惜我没有了去年一起吐槽的朋友。
丢掉了的微信号好像也连带着丢掉了意外结识的朋友。
有点可惜
![]()
很显然,杨某媛的内心有很多话想说,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杨某媛有很多的故事想要讲出来,但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所有的故事,在今年夏天已经结网。
整个互联网帮她织就了一张大网,只可惜,武大那只手,一直没有按下,或许背后还有更多的考量吧?毕竟,还有很多人在等杨某媛的上诉,等待法院的二审,万一能翻转呢?武大是不是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杨某媛是不是又能扬起高傲的头颅,对着全网说一声我赢了!但目前,她只能低头了。
第一条微博是想向大家证明她的坚强,无所畏惧;但是第二条,脆弱的内心戏就暴漏了。
她承认,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不仅如此,大家看发文的IP,是在甘肃。网友说,杨某媛在香港和武汉之间,选择了甘肃,也就是她的老家,目前不知道这个IP是真实的还是马甲,倘若是真实的,那就有故事了。
为什么?
按照正常的开学程序,杨某媛是被保送进入到香港浸会大学,9月初应该到学校报道,但此时在甘肃发文,什么意思?难道是请教了?
有没有可能是,如广大网友心愿,因为隔空性骚扰案的影响,她没有去成香港呢?
有网友反馈说,在B站有人给她评论说,你在甘肃读博吗?直接被她拉黑了。
所以猜测可能是因为没博可读破防了。
9月17号,杨某媛继续发文,第三条推文出现,原文这么写的:
自习室楼短时间内不会说这件事情相关,一方面是因为我不被允许,另一方面是我认为简短琐碎的讨论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不想打嘴仗。
恢复更新的原因很简单,我在努力回归正常生活,而我正常生活就是一个喜欢在互联网上逼逼赖赖的人。
祝我,祝大家~生活快乐
![]()
这条微博就很有意思了,想说,但是呢又不被允许说,那到底是谁呢?是当地有关部门吗?
是她的母校那个武汉的大学吗?还是法院?或者说是导师?依照杨某媛撒泼的性格,张扬的个性,一般的人想让她闭嘴很难。
况且这么长时间,这么多人的热议,对的错的,全都席卷而来,杨某媛心里肯定很苦。至少回复几句,辩解几句,也能排解心中的烦闷,但是不被允许,而且短时间内,简单的琐碎的讨论没有意义。
说明,这件事可能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背后事,或许责任不仅仅是杨某媛——至少杨某媛觉得自己是冤枉的。
因为一件两年前的隔空性骚扰案,将她置于万人唾弃的境地,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所以不委屈是假的。
![]()
只不过,对于杨某媛来说,我认为只能送她四个字:咎由自取。如果还要多几个字,那就是自作自受。
毕竟,判决刚出来的时候,她不发那几句阴阳别人的话,洋洋得意的讽刺,也不至于被网友批斗。
当然,情商好的道个歉,一切或许就过去了,哪会有后面这么多事呢?哪会有论文的问题呢?
![]()
因为逞一时之能,嘴上是爽快了,可是人生的轨迹就此改写,实在是得不偿失。
从她发出的这三条动态中,我们能看到,杨某媛的态度和语气,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盛气凌人,而且极端自信了,她也开始学会低调、平和地说话了。
但是她低调、平和说话的背后,其实还是暗藏着某种不服以及某种不满的东西的。
只是她不敢再直白地说出来了而已,她学会了隐藏自己而已。人的本质没有改变,也从来不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也不觉得当年趾高气扬的拉着学弟写道歉信的不妥。
只能说,有的人骨子里的高傲,是没办法改变的。所以,如今的糟糕局面,早已经注定了。
![]()
一时的口舌之快,难抵人生的长远之棋;网络的聚光灯再亮,也照不透生活的本真。
当事人在第三条动态里说 “不被允许讨论相关事情”“想回归正常生活”,或许正是这场争议最真实的注脚:互联网的热议会退潮,但个人选择留下的印记却会持续很久。
正如她自己所言,“简短琐碎的讨论没有太大的意义”,毕竟对每个人而言,生活的重心从来不是网络上的输赢,而是脚下的路。
从引发争议到渴望归位,当事人的心态变化,也让我们看到网络时代的另一种真相:语言是有重量的,无论是曾经引发热议的言论,还是网友的各类评价,都在无形中改写着事件的走向。而司法的归司法,生活的归生活,或许才是对这类事件最理性的态度。
比起纠结于过往的对错,更重要的是学会在喧嚣中守住本心 —— 这既是对当事人的提醒,也是给每一个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的启示。
作者:互联网资深运营海波,百度运营师,阿里达摩院人工智能训练师,长期提供广告推广策划、网站建设、广告软文、文案、AI咨询、公司自媒体内刊等的代写作以及互联网运营、推广相关代运营。
公众号:芳华青年。声明:图片源于网络,仅做分享使用,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做分享交流,无任何商业目的和行为,如有不妥联系删除。
AI引导未来,有关AI ,有关DeepSeek,有关写作等,有兴趣探讨的朋友欢迎加我私人微信学习交流:feihongya1(添加请备注说明)
生长时光:折叠晨昏的纸页,长出理性的藤蔓。一本关于我与世界的生长手记,欢迎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