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2月,我参军到了大西北,在甘肃兰州当兵,一待就是二十六年。后来以团职身份转业回地方,安置工作的过程却是一波三折,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挺不是滋味。
1994年10月,我正在家收拾东西、打扫卫生,突然接到预备役师干部科打来的电话,说让我本人去机关填转业去向志愿。那时候还没有退役军人事务局,很多手续还得通过老部队办理。
我放下手里的活就赶过去了。干部科的同志告诉我,考虑到我之前是搞通信的,业务对口,加上家里有些实际困难,组织打算把我安排到马路对面的邮电局。他说:“电信局那边待遇不错,有分房,奖金也高,我们已经和军转办打过招呼了,要不你去朱局长家走动走动,看看情况?”
![]()
虽然我心里不太情愿这种“走动”,但想了想还是决定去一趟。一天晚上,我骑自行车去了朱局长家。到他家楼下,看见不少人在乘凉,我心里有点打怵,觉得这样上门不太合适。但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上了楼。
敲了好几下门,里面才有人应声。朱局长戴着眼镜,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问我有什么事。我说明来意,告诉他我想转业到电信局,希望他能关照一下。他听完冷冷地说,市局没有位置,团职干部来一律先下县区,锻炼几年再考虑回调。
我试着解释家里有老人要照顾,不方便去远处,可他态度很坚决,说这是规定,没有商量余地。我心里凉了半截,把带去的礼品推给他,他说什么也不肯收。我只好提着东西离开了。
第二天,我就回干部科明确说,电信局我不去了。
那段时间,我心里特别没着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正当发愁的时候,听说市里打算安排一批转业干部进地方武装部,职务按原职级套改,还能穿军装。对我们这些在部队待久了的人来说,这确实挺有吸引力。
![]()
但我也有顾虑。如果被分到市区还好,万一要去县里,生活不方便,也照顾不了家。我去找了政委,他说愿意去的话,可以帮我们争取实职安排。后来内部名单出来,我被安排到一个离家较远的县武装部当部长,另一位战友留在了市里。
我和另一位同样情况的战友商量后,都觉得万一以后武装部又收归现役,我们可能面临二次分配,到时候更被动。加上家里确实离不开人,最后我俩决定放弃这个机会。
政委表示尊重的选择,但之后就得靠我们自己想办法了。果然,1996年武装部真的重新归建军队,原来的人大部分就地转业或退休。我也算是躲过了一波折腾。
之后我又回到军转办,档案一直搁在那儿。军转办的刘主任建议我不如去技术监督局(后来叫质监局,现在叫市场监管局),虽然职务待遇一般,但离家特别近,走路就十分钟。
我心想,能照顾家比什么都强,就接受了这个安排。回家跟我爱人一说,她虽然之前希望我去税务部门,但也没再说什么。
![]()
第二天一早,我骑自行车去技术监督局报到。上二楼找人事处,正要问人,突然有位女同志叫我的名字。我抬头一看,竟然是我老家的同学张国珍!自从当兵以后,我们一直没联系过,没想到会在这儿碰上。
原来她也在局里工作,她爱人还是我从前的同事,在分区政治部干过。她热心地带我去见人事处长,处长已经接到通知,很痛快地给我办了手续。
就这样,我在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安顿下来,一干就是十年。后来赶上机构改革,我提前退了休。回想这段安置经历,虽然绕了不少弯,也吃过闭门羹,但最后总算有个落脚的地方,能顾上家,心里也踏实了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