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深度解析房产税:土地财政的终结者,抄底房价的政策信号!

0
分享至

很多人认为一旦实施房产税,房价必然下跌。
这是把房产税当成了房价下跌的原因,但实际上,房产税是房价下跌的结果!

房产税全面实施意味着房子真正回归了消费品属性,开始由供需关系主导价格,同时也意味着土地财政的终结。

为了阐明房产税的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以下逻辑:

首先为您讲述房价过去暴涨的根本原因,再分析房价如今为什么下跌,进而说明房价下跌和房产税出台的关系,最后解析房产税背后的政策信号。

耐心读完本文,您将明白房产税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意义

读完本文,若您有不同见解,也欢迎到评论区一起讨论

  • 一、三十年房价暴涨的根本原因:土地财政

房价是怎么涨起来的?简而言之:土地财政!

那土地财政怎么来的?简而言之:1994年分税制改革!

1994年,中央政府启动分税制改革。

改革前,地方财政采取“包干制”,即每年向中央上交固定比例或数额的财政收入,剩余留存地方。

改革后,中央拿走地方财政大部分收入(主要为增值税,改革前增值税全部留存地方,改革后75%归中央,25%归地方),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减少。

但此项改革的问题不在于地方收入减少,而在于“事权和财权不统一”,地方的财政收入虽然减少,但还要承担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支出,地方财政收入不足以支撑这些支出,那就只能“另辟蹊径”。

地方整理了手中的资源,发现最有价值的就是“土地”,地方通过拍卖“土地使用权”,赚取“土地出让金”,用以支付各项财政支出。



卖地来钱快

后来进一步演化为以“土地出让金”为核心的“土地财政”:

即以土地出让金为起点,地方政府控制供地节奏,制造稀缺性,推高地价。

高地价传导高房价,开发商将高地价成本转嫁给购房者。

房市升温后,地方成立政府融资平台,即城投公司,以土地作为抵押物向银行借贷融资,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从而拉动GDP,取得政绩

随后政府进一步通过各类政策推高地价,提高抵押物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再进行基建投资。



通过基建投资拉动GDP

地价上涨进一步推高房价,民间对房地产产生了“房价一直涨”的超高预期,房地产被视为重要的投资资产,投机者大量进入房市,导致房价进一步推升。

如此循环往复,房价一路奔腾了三十年。

土地财政作为房价飙升的源动力,为什么2024年开始失灵了呢,答案就是居民负债率已经逼近极限。

  • 二、居民债务接近极限,土地财政走到尽头

我们普通人购房,基本都需要贷款,只有老百姓有能力贷款,房子才卖得出去,房价才能继续上涨或者维持现状,土地财政才能继续运转,但如果居民已经没有能力贷款了呢?

我们来看一下衡量居民债务负担的两个重要指标:

1、居民负债率=居民总债务/GDP

这一指标反应居民部门总债务占GDP的比重,如果国家经济是一辆行驶的汽车,这个指标就是车速,指标过高,意味着居民的债务负担已经“超速”增加,背后有较大的金融风险(房贷断供)。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

国际通用的居民负债率指标,以65%为警戒线,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居民部门负债率从2015年的38.9%一路飙升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64%,已经接近警戒水平,也就意味着国家经济发展严重依靠居民负债,且居民债务水平已经居于高位,上升空间有限。

2、债务收入比=居民总债务/居民年度可支配收入

这个指标直接反应老百姓的贷款能力,好比是发动机的转速表,即使车辆已经高速行驶,只要发动机还扛得住,经济还能继续加速,但是如果债务收入比过高,那么发动机也已经不堪重负,经济想持续加速就难了。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

从上图可以看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可采集的最新数据),我国居民的债务总额已经达到年收入的1.5倍,这是非常高的数据,意味着居民的债务水平已经远高于自身的收入,想指望大家继续贷款买房,恐怕老百姓也是“有心无力”了。

结合两个指标,我们可以看出,居民的贷款能力已经发挥到极致,能贷款买房的人基本都背上房贷,剩下的,就和作者本人一样,没有能力背房贷,那么购房需求就会下降,房子供给过剩,房价下降也是必然的。

房价下降,开发商“拿地”的意愿就会降低,土地卖不出去,那么土地财政也难以继续运转,地方的财政收入就会下降,如今地方的财政压力究竟到了什么地步?地方政府会如何应对?下一节将给出分析。

  • 三、地方财政深陷泥淖,房产税是救赎之道

我们先来看看土地出让金减少了多少: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从上图可知,土地出让金收入自2020年至2024年连年下降,2024年比2020年少了35443亿元,降幅达73%!可以说地方政府仰仗的卖地收入,已经难以维系了。

如果只是卖地收入减少,但是财政收支平衡,也算地方财政是安全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地方财政入不敷出。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上图的数据一目了然,地方财政每年都是支出多,收入少,财政情况持续恶化,长此以往,恐怕给公务员们发工资都难了,更别说进行经济建设。

总结一下地方政府的困境:卖地难以维系,财政入不敷出,必须要寻找新的收入来源。

之前提到了分税制改革,那么有些收入是地方独享的,不与中央政府分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围绕“房子”产生的土地出让金、契税、房产税等。

在房市热度高涨时,或刚需或跟风,很多人贷款买了房子,购房者就像是水,已经蓄满了房产税这个大水池,现在卖地收入不足,是时候从房产税这个大水池“抽水”了。

现在大家应该能明白,房产税必然会全面推行,这是在救地方财政!政策出台后,房价,特别是二手房价格,才会真正触底。

  • 四、房子回归居住价值,房产税是政策信号

之前说了这么多,这里再强调一下,一项政策,不可能一出台就是“狠活儿”。

必定会循循渐进,先试点,例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50平以上的家庭才缴纳房产税,这样可能很多房产就不用缴税。

通过民间的反馈,再优化调整政策,这一时间恐怕要1至3年。

但是房产税是一个重要信号,其意义是:国家已经放弃了土地出让金这一收入来源,土地财政彻底完成了历史使命。

换句话说,房子将失去金融属性,将回归市场属性,供需关系将成为房价的主导因素。



房子将回归居住价值

房产税出台后,投机者持有房产的成本增加,会选择出清资产,供给端增加,房价预计还会进一步下跌,直到回归其本来的价值,即居住价值。

我们可以等到房产税政策出台2–3年后,观察市场的变化,如果房价在震荡下跌后趋稳,就可以考虑购房。

最后,作者想说的是,房子终将回归其居住价值,但居住价值也是价值,别指望房子真的变成“白菜价”。

根据个人居住的需求选房,观察市场的长期走势,房价连续三个季度趋稳后再下手,不要有投机心理,您就不会吃亏。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最后,如果您看到了这里,还请您帮忙点个赞,原创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蔡蔡说史
2025-11-15 05:12:34
科创信息被立案调查,受损股民可要求赔偿

科创信息被立案调查,受损股民可要求赔偿

深蓝财经
2025-11-18 08:44:00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桑启红原
2025-11-15 16:03:29
合影里的C位迷思:钟楚曦风波照见的名利场真相

合影里的C位迷思:钟楚曦风波照见的名利场真相

晨小姐的红尘客栈
2025-10-30 10:12:07
三大指数均跌逾1% 下跌个股近4400只

三大指数均跌逾1% 下跌个股近4400只

财联社
2025-11-18 14:22:20
逾30万手大单封涨停!600319,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出炉

逾30万手大单封涨停!600319,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出炉

数据宝
2025-11-18 10:40:47
贾乃亮和“李小璐”合体直播带货,网友炸锅了

贾乃亮和“李小璐”合体直播带货,网友炸锅了

黎兜兜
2025-11-17 22:12:41
美军下任务,逼韩国对付解放军,话音刚落,李在明对中国表述变了

美军下任务,逼韩国对付解放军,话音刚落,李在明对中国表述变了

万国明信片
2025-11-18 13:18:56
40分+18板+10助+9帽!联盟第1!文班亚马伤停数周,DPOY有悬念了

40分+18板+10助+9帽!联盟第1!文班亚马伤停数周,DPOY有悬念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18 16:47:16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乡野小珥
2025-10-19 14:41:29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39健康网
2025-11-16 20:35:40
崂山坠崖的网红大叔走了!多人多次好意提示安全,招来的却是回怼

崂山坠崖的网红大叔走了!多人多次好意提示安全,招来的却是回怼

火山诗话
2025-11-18 07:50:09
第一个力挺中国的战友出现!只要日本敢出兵,立马使出一大绝招

第一个力挺中国的战友出现!只要日本敢出兵,立马使出一大绝招

心妍的家
2025-11-17 23:13:23
91年在医院照顾舅舅,顺便帮了邻床一把,没想到却改变了我一生

91年在医院照顾舅舅,顺便帮了邻床一把,没想到却改变了我一生

衍月
2025-11-17 16:54:11
厦门这晚,陈红年轻了,王丽坤清丽,宋佳全裹出镜秒了所有

厦门这晚,陈红年轻了,王丽坤清丽,宋佳全裹出镜秒了所有

阿讯说天下
2025-11-17 17:18:34
轰6成群出动,信号非同一般,解放军这次,要同时收拾三个国家

轰6成群出动,信号非同一般,解放军这次,要同时收拾三个国家

乐天闲聊
2025-11-18 13:55:48
解晓东,经抢救无效去世!

解晓东,经抢救无效去世!

华人星光
2025-11-16 13:19:17
央视唯一承认的“灵异事件”,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央视唯一承认的“灵异事件”,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8 12:52:07
日本通告全球,不会收回涉台言论,中方划下落弹区,禁航72小时

日本通告全球,不会收回涉台言论,中方划下落弹区,禁航72小时

墨羽怪谈
2025-11-17 16:48:20
10连胜联盟首队!活塞大胜步行者列东部第一 杜伦31+15西卡29分

10连胜联盟首队!活塞大胜步行者列东部第一 杜伦31+15西卡29分

醉卧浮生
2025-11-18 10:44:50
2025-11-18 22:39:00
柴不科夫斯基
柴不科夫斯基
历史、体育和政治爱好者,从事会计工作,会分享相关内容的观点
6文章数 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成流量风口:有女子辞职参赛结果烫伤花光积蓄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成流量风口:有女子辞职参赛结果烫伤花光积蓄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房产
健康
亲子

数码要闻

M1芯片问世五周年,苹果高管直言:Mac从未如此出色!

教育要闻

安徽农业大学2026保研459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9人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亲子要闻

添孙子祝福语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