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深圳商演67人想看?郭德纲乌鲁木齐场8500+,这差距也太扎心了!
67岁的冯巩,搁以前那可是春晚钉子户,33次登台,和牛群的《小偷公司》谁没听过?讽刺官僚主义,听着乐呵还能咂摸出点味儿,那时候多火啊。
![]()
可这次深圳专场,国庆档,按理说黄金时间,12个演员,有国家一级的李志强,还有董建春、金霏这帮年轻人,阵容看着挺唬人。
票价也良心,80块钱就能进场,最贵的680,咱老百姓都消费得起。结果呢?网上显示“想看”的才67个人,深圳那么大的城市,这数儿说出去都寒碜。
票价差7倍,观众用脚投票。
再看郭德纲那边,于谦陪着,乌鲁木齐专场,票价最低480,顶头1480,比冯巩最贵的还贵一倍多。就这,想看的人噌噌往上涨,都破8500了,还在涨。
有人说老郭的相声“俗”,净是些家长里短、小人物的破事儿,没冯巩那“高度”。可咱老百姓买票是图啥?不就图一乐呵吗?谁乐意花钱听人上课啊?
![]()
观众要的是乐子,不是上课。
冯巩的相声,搁以前叫“有内涵”,《小偷公司》那种确实经典。但现在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不爱这套了。你在台上讲大道理,他在底下刷手机,能怪谁?
德云社为啥火?说白了,人家懂观众。知道你上班累,就说点轻松的;知道你爱听新鲜的,就老有新段子。不像有的演出,翻来覆去那几个老梗,听得人犯困。
体制内的相声,真的过时了?
![]()
也不能全怪冯巩,他是曲协主席,得考虑“导向”“教育意义”,这没错。可相声的根是啥?是让人笑啊!连笑都做不到,还谈啥教育?本末倒置了吧。
以前听冯巩相声,是“我想死你们了”,亲切;现在听他的,总觉得隔着层纱,不像自己人。郭德纲呢?张嘴就“我的妈呀”,跟街坊聊天似的,能不接地气吗?
乌鲁木齐比深圳偏吧?票价还贵,照样抢着看,这就是差距。
![]()
不是观众变了,是相声得变。
有人说这是“俗文化战胜雅文化”,我不这么觉得。雅和俗不矛盾,关键是怎么结合。《小偷公司》雅俗共赏,不也火了?现在的问题是,“雅”的没了魂,“俗”的只剩皮。
冯巩这场演出,要是能少点“教育”,多点“包袱”,估计也不至于这么冷清。毕竟老艺术家的功底还在,就看愿不愿意放下身段,跟观众好好聊聊。
最后说句实在的,不管是体制内还是市场化,相声演员得明白:观众才是衣食父母。你哄他开心,他就给你捧场;你给他上课,他就给你冷清。就这么简单。
![]()
你觉得冯巩这场商演冷清,问题到底出在哪?要是你,会买票看冯巩还是郭德纲?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