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可谓上世纪中国最有才华的男性,而萧红则是上世纪最有才华的女性,他们两人是什么关系呢?
鲁迅生前,萧红经常去鲁迅家,有时半夜还在鲁迅家。
而鲁迅对萧红的创作才华非常欣赏。1936年5月3日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访谈时,鲁迅认为“田军的妻子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
鲁迅也经常向他人推荐萧红,“认为在写作前途上看起来,萧红先生是更有希望的。”
鲁迅还作序推荐萧红的《生死场》出版让萧红一举成名,还写了五十多封信给萧军萧红。
鲁迅去世后,萧红非常伤痛、怀念,她写了《拜墓诗》《在东京》《鲁迅先生记》《回忆鲁迅先生》等纪念鲁迅的文章,积极给《鲁迅风》杂志投稿,还打算创办名为《鲁迅》的刊物。
萧红的这些文章别有风味,尤其是《回忆鲁迅先生》以一个女作家特有的细腻、感性笔触,生动地记录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以及萧红与鲁迅的交往,对于了解鲁迅、萧红和他们的关系有着非常独特、重要的价值,“创造了通过生活化鲁迅的刻绘来纪念鲁迅的经典”。
对于这篇文章,鲁迅孙子周令飞称:“我以为是史上最为真实、最为详尽、最为精彩的回忆鲁迅生活的经典,我确信她的文章就像一只生命之手,一百年后,五百年后,仍然可以触摸到鲁迅先生的体温。”
![]()
如《回忆鲁迅先生》描绘了鲁迅日常饮食、工作情景及对待孩子等生活情形,反映出鲁迅幽默、可爱、“平凡”的另一面;也反映出鲁迅与萧红关系比较亲密,例如萧红单独去鲁迅家的次数很多,宛如鲁迅家人一般做饭、谈天,深夜十二点还和鲁迅聊天。
乃至许广平曾和胡风夫人梅志诉苦道:“萧红又在前厅……她天天来一坐就是半天,我哪来时间陪她,只好叫海婴去陪她”。
鲁迅还经常和萧红开玩笑,并为萧红的衣着打扮提建议。
如萧红在这文章中写道:“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于是我说:‘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鲁迅先生从上往下看了一眼:‘不大漂亮。’过了一会又加着说:‘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混浊……”
![]()
鲁迅和萧红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传言说两人关系暧昧。鲁迅的确应该喜欢、欣赏萧红,但这种喜欢、欣赏不是男女恋人之间的喜欢、欣赏,更多地应该是父亲对女儿般的喜欢、欣赏。
如鲁迅1935年在致萧军萧红最后一封信中感慨道:“这位太太,到上海以后,好像体格高了一点,两条辫子也长了一点了,然而孩子气不改,真是无可奈何。”
缺乏父爱的萧红潜意识里更是把鲁迅当作自己的父亲或祖父尤其是精神上的父亲,“从先生的身上,萧红不仅得到了导师的教导和支持,也得到了慈父般的关怀和爱抚。”
![]()
曾有一位朋友同萧红聊天时感慨:“鲁迅先生待你们,真像慈父一样哪!”感受过祖父慈爱的萧红立即回道:“不对!应该像祖父一样。没有那么好的父亲。”
钱理群也指出萧红和鲁迅的相遇,“毋宁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父’与‘女’两代人的会合。——他们之间整整相距了三十年;但却有着最亲密的文学的血缘关系。”
与萧军以自己的人生践行鲁迅精神不同,萧红更多地是以自己的创作传承、发扬甚至试图超越鲁迅。
“在左翼作家里,她可能是最深味鲁迅文本的人。冯雪峰、胡风在批评的路上衔接鲁迅传统,聂绀弩等人模仿着鲁迅的杂文投入文化的激流,而萧红则在小说和戏剧里,传递着《呐喊》《彷徨》《野草》的能量。”
无论如何,萧军萧红都将鲁迅视为自己的“父亲”,鲁迅有这样的“儿女”也足以欣慰。
(本文选自拙作:《鲁迅的朋友圈》,今天下午直播纪念鲁迅诞辰,欢迎预约观看:
涛哥俺近日出版新书《鲁迅的朋友圈:鲁迅与现代英俊》,全面系统深入地书写了鲁迅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重点探究了鲁迅对其影响,历时十年完成,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史料,文史融合雅俗共赏,兼具可读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众多名家推荐,请大家多多指教支持:
最新热文推荐:
观文化万象,听时代涛声
有思想、有态度、有品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