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覆盖长三角三省一市,多地多馆区域联动、线上点击突破10万,答题人数增长36.5%,AI“李白”出题……9月20日,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行走江南·美遇水乡”长三角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上海市实验学校嘉定新城分校举办,100名小选手荣获“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达人”荣誉称号。
![]()
大赛自6月份启动以来,围绕“行走江南·美遇水乡”主题,通过答题闯关、互动体验、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的无尽魅力,让诗词之美浸润心灵。今年大赛首次将参赛范围扩展至长三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得到共21家公共图书馆的支持,吸长三角地区数十个城市的青少年踊跃参与,成为辐射长三角地区的文化赛事。
此次大赛在内容上,突破以诗词为主,拓展至江南美食、美景和非遗等,实现从“知识竞赛”到“文化体验”的拓展。同时,大赛还借助现代AI技术,让“李白、杜甫、苏轼等伟大诗人”与青少年对话。
![]()
“《红楼梦》咏蟹诗‘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其中的‘红脂’指什么?”赛事内容突破传统知识竞赛框架,将江南文化中的饮食、风物、非遗等多元内容也融入赛题与体验环节。选手们在竞赛中吟诵经典诗篇,“云游”江南古镇、品味时令美食,全方位、沉浸式感知江南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生活美学,为社会美育的涵养提供了生动载体。
![]()
“老夫有两句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老夫且考考你:诗中之‘桃花潭’,究竟位于何处?”台上选手接听了“李白”的微信来电,大屏幕上随即出现一位宽袍飘逸、须发如生的“李白”。借助AI人像生成与语音合成技术,“李白”和选手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一幕发生在巅峰对决“5进3”环节,通过AI技术构建沉浸式场景,增强了比赛的趣味性与互动性,也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形式直抵人心。在初赛阶段,大赛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依托微信小程序开展线上初赛,对应美文、美景、美艺、美食四大内容,设置“文脉拾珍”“烟雨揽胜”“匠心传艺”“舌尖寻味”四大板块。通过游戏化题型设置,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
今年上海市民文化节长三角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大赛由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指导,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上海市嘉定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承办,上海市各区图书馆、文化馆,苏浙皖相关公共图书馆协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