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州宣言》两横七纵方案的大背景下,吉利正在大规模调整业务布局,精简产线的同时加快电池产业链完善,近期又有电池包项目落地。
起点锂电获悉,9月17日成都经开区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17个项目落户,其中就有吉利旗下闪聚电池成都基地项目,该项目主要生产电池包,设计年产能将大于25万套,为成都的吉利相关汽车产业链企业进行配套,该厂一天能下线电池包约600个,投产后五年累计产值将会达到200亿元。
01
三股电池势力拧成一股绳
吉利早就看清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发展汽车必须要集中于产业链建设,当新能源汽车兴起后,吉利根据这一思路,大规模建立电池厂,将上下游进行充分的协调。
吉利旗下的电池公司有两股势力,分别是耀宁和极电,二者的电池产能逐年走高,其中耀宁负责生产神盾电池,极电负责生产金砖电池,极电的金砖搭载于极氪品牌,耀宁的神盾搭载于银河品牌,两家公司负责制造电芯单体,PACK环节则由吉利旗下另一公司闪聚电池负责。
耀宁、极电、闪聚构成了吉利电池业务三大势力,但是吉利认为力量集中于一起才会更好释放,遂将三指合并握成拳头,进行更大规模的突击。
具体表现是,吉利汽车宣布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成立全新集团吉曜通行,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合并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聚焦磷酸铁锂短刀电池路线,三元电池则从宁德/欣旺达/孚能等电池厂进行获取。
电芯段业务合并的同时,还加速电池包厂闪聚电池的落地,成立了浙江闪聚、湘潭闪聚、贵阳闪聚、本次落地成都的闪聚电池项目等。
合并后的吉曜通行制定了宏伟目标,计划在2027年形成70GWh产能规模,可搭载100万辆新能源汽车。
除了以上“中央军”,吉利还有一些控股的“地方势力”,例如耀能、利信能源、安驰新能源、衡远新能源等,与多家头部电池企业也保持密切往来,在这次电池业务合并中,威睿、耀宁新能源的动力电池业务归吉曜通行管理,储能业务归耀宁科技集团管理,充电业务则由浩瀚能源集团承接。
以上各路诸侯组成了吉利的电池网络,为不同的车型搭载不同的电池产品,从相关企业的整合结果来看,未来吉利的电池将实现标准化生产,产品系列将会简化,从不同的型号来区分差异,有利于规模效应形成以及品控方面的管理。
整车领域也同样进行了整合,例如极氪与领克合并后共享三电系统、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二者合并后可节省一到二成的研发费用以及管理费用,销管费用率也会随之下降。
整车业务合并与电池业务合并,加之整车架构、电驱系统、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超级电混等业务的整合,吉利集团实现了《台州宣言》内容,即形成两横七纵战略布局。
02
重点发力四川
吉利诞生于浙江,布局全国,对四川尤其重视。
除了在电池方面大力布局,吉利也在其他业务上加码,例如吉利科技旗下的沃飞长空总部、吉利控股旗下的吉利(四川)创新中心暨工业软件全球总部,均落户于成都高新区。
沃飞长空为吉利旗下eVTOL业务企业,也是国内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力量,该公司研发的AE200飞行器在民航西南局见证下顺利完成首飞,更是获得民航局认证的高质量产品,该飞行器可搭载五人,涵盖一名驾驶员以及四名乘客,最大续航将达到300公里。
为此成都高新区对该项目也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本次落地标志着二者在低空经济领域开启了长途合作道路,可有效促进成都市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吉利(四川)创新中心暨工业软件全国总部也值得一说,该项目落地后,对成都高新区智能网联场景建设有极大帮助,随着汽车智能化,汽车的软件功能会日趋发达,所以吉利将相当一部分软件力量放在成都,足以见得对四川省发展前景的看好。
具体来看,该项目的研发团队实力强大,由两位国家级专家领导,其研发团队成员七成来自全球各地的顶级院校,专业跨机械、软件、物理、数学等多个领域,行业经验丰富,对整车设计仿真有深入研究,将构建完整的工业软件发展生态,包括流体仿真、结构仿真、汽车动力仿真、智能驾驶仿真、系统仿真等CAE软件工具的研发、测试、交付、销售。
03
四川:中国锂电产业坚实“大后方”
2021年开始的西部大迁移促进了四川锂电产业加速发展,多个电池企业集聚于此,带动入驻的上下游企业超过千家,四川地区整车厂实力雄厚,有东风神龙、一汽大众、四川领克、沃尔沃、宜宾凯翼等。
2022年欧阳明高院士也表示,未来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趋势就是向西部转移,作为国家战略腹地城市群,四川省一定会承载更多的锂电项目。
自2023年以来,来自四川的动力电池日益增多,瓦时数量不断加大,在行业处于调整期的2024年,四川省也顶住压力稳步前行,成为可靠的大后方。
上游方面,四川省的优势也得天独厚,在阿坝拥有超大型矿床,绵竹更是中国四大磷矿产地之一,可为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原料产区携手加工基地的模式让四川锂电产业“后劲”无穷。
目前四川省已经形成了从材料开发到电池回收的完整布局,宜宾、遂宁、成都、眉山、德阳等地聚集了一大批优秀企业,成为四川省经济重要支柱。
随着动力电池产业进入调整期,四川地区的电池项目也在内卷质量,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例如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广元星恒勇闯单晶锰酸锂电芯赛道等,都是有魄力的尝试,同时四川省的整车企业和电池厂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力求形成蜀地新能源势力。
作 者:宋博文
声 明:本文由起点锂电原创,版权归属起点锂电,如需转载或开白联系起点锂电小编(微信:qd-Lib1222)!
01
02
03
04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