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寂静竹林中,上百柄“石剑”倒插大地,剑指苍穹,仿佛某个武侠门派留下的修炼场,等待着有缘人的召唤。
9月17日,四川资阳一
名男子在乐至县回澜镇灵官村的一片竹林中,意外发现了一片令人震撼的“剑阵”。这些剑形石柱高矮不一,最高的达3米,上宽下窄的流线型设计宛如一柄柄倒插地下的古剑。远处望去,石柱群排列整齐、肃穆而立,犹如等待唤醒的守护者。男子表示以前也曾来过此地,却从未注意到这一奇观
这名男子本以为只是寻常的山间徒步,却没想到有了惊人发现。他穿过竹林,绕过旧庙,往深处走去时,突然被眼前景象惊呆。一片林立如剑的石柱群沉默地矗立在雾气中,剑柄朝上,剑尖深埋土中。部分石柱表面还刻有复杂的花纹,虽然经过风雨侵蚀,仍能看出人工雕琢的痕迹。男子退后几步,拉开距离再看时,整个人瞬间怔住了。他赶紧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奇观,视频中可见这些石剑分布范围广阔,有的密集排列如阵法,有的零散隐于草木之间。
视频上传网络后,迅速引发围观,单日阅读量就突破500万。网友们脑洞大开,纷纷猜测这些石剑的来历。武侠爱好者兴奋地表示:“这肯定是哪个剑派留下的修炼场!”“兄弟上前挑一把摸摸看,说不定是剑仙传承有缘人”。还有人调侃道:“千万别让老外看到,不然又要说中国真有功夫了!”也有网友提出较为理性的猜测,认为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墓葬群或是某些特定建筑的甬道。更有人联想到了英国著名的巨石阵,猜测这些石剑是否具有类似的神秘功能。
面对网友的热烈讨论,当地文旅部门给出了权威解释。乐至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负责文物管理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所谓“剑阵”实际上是石桅杆,是当地群众祈福、还愿所立。回澜镇乐安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证实:“桅杆都是群众许愿立的。”灵官庙目前的石桅杆至少有数十对,但基本都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群众立的,前年立的都有。这些石桅杆上大多刻有年代标记,“很多上面都写有九几年的(上世纪九十年代),零几年(2000年过后)的也有”。最早期的石桅杆已经被毁,现在能看到的多是近年来所立。
石桅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在古代有显示荣耀、激励后人的作用。对研究科举文化、家族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比如在四川绵阳安州区,当地李家大院的石桅杆便被纳入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灵官村的石桅杆虽然历史不长,但却延续了这一传统。群众通过立石桅杆的方式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习俗已经成为了当地民间信仰的一部分。目前,文旅部门已将此纳入文物的线索,将邀请专家前去查看,以判断是否能够纳入文物登记范围。当地文旅部门已将这些石桅杆纳入文物线索,将邀请专家前去查看,判断是否能够纳入文物登记范围。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片“剑阵”将成为游客们的打卡胜地,人们在这里感受民间信仰的力量,体会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奇妙连接。
山路依然蜿蜒,竹林依旧青翠,而那些沉默的石桅杆,将继续守护着普通人的梦想与希望,见证又一个时代的变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