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8月,北京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1.2%,跌幅居全国70个大中城市之首。
不仅如此,其他一线城市也没能幸免——上海环比下跌1%,广州下跌0.9%,深圳下跌0.8%。
在房价环比跌幅的前十城市里,“北上广”全都榜上有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70个大中城市中,只有长春二手房价格没有下跌。
上个月,这个“幸存者”还是太原。
整体来看,房价下行的趋势已经很明显,而且这两个月的数据更直白地告诉我们:一线城市的房价下跌速度,正在明显快于二三线城市。
一、房价下跌的背景:投资收缩、信贷低迷
8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12.9%。
从贷款来看,央行披露的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57万亿元,同比少增4630亿元。
其中居民新增贷款仅303亿元,创下新低。
今年前8个月,居民累计新增贷款7110亿元,而2021年同期是5.5万亿元。
差距之大,令人咋舌。
信贷需求低迷,意味着老百姓不愿意借钱买房。
即便政府出台救市政策,北京二手房的成交量有所回暖,但市场依旧延续“以价换量”的趋势。
因为挂牌量一直在增加——58安居客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全国百城二手房挂牌量已冲到254.64万套。
供给压顶,价格自然承压。
二、年轻人不进场,市场“接力棒”断了
除了资金收紧,更大的问题是买房的主力军在退场。
数据显示,今年30岁以下购房者比例只有25%。
年轻人为什么不买?原因很简单:没钱。
高房价和收入不匹配,导致这一代年轻人选择租房甚至“佛系观望”。
这意味着未来的市场购买力会进一步减弱。
当“接力棒”掉在地上,无人捡起,房价想维持原来的高位就很难了。
三、北京最脆弱的两类房子
在北京,房价下行的压力表现得尤其明显,特别是两类房产:
1.“老破小”学区房
过去学区房是“硬通货”,价格高得离谱。但随着教育政策调整,实行多校划片,加上1200多名老师跨校轮岗,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在缩小。结果就是:花几百万买的学区房,不再有绝对的保障,价格自然撑不住。
2.远郊定位却“规划落空”的房子
房山、大兴等郊区房价从2021年的高点下跌了30%-50%。这些区域本身产业不足,之前的涨幅主要靠“地铁开通”“产业转移”的预期。但如今核心城区就业机会减少,溢出效应没了,规划兑现不了,远郊房价受到的冲击更大。
四、财富效应的消失,才是根本原因
为什么北京的房价会跌得这么快?原因其实很朴素:
曾经带来最大财富效应的地方,在泡沫破裂时,跌得也最狠。
回想过去十几年,一线城市的房子不仅是居住工具,更是财富神话的制造机。
买房=赚钱,几乎成了社会共识。但如今,这种财富效应消失了。
当人们不再把房子当成“稳赚不赔”的投资品,需求就会急剧萎缩,价格调整的幅度和速度也就顺理成章。
北京领跌全国,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五、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更值得关注的是:消费能力正在受到影响。
一线城市的消费数据如今反而不如二三线城市。
原因就在于,房子不再提供“财富增值”的安全感,反而成为沉重的负担。
财富效应的消失,不仅打击了购房需求,也拖累了整体消费信心。
问题的关键是:当房产不再是财富增长的发动机,我们又该用什么来支撑未来的信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