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作协人物风采录(七)
王守贵的“诚”
王小春
王守贵,笔名石滔,高级语文老师。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榆林市作协、府谷作协会员。先后在《榆林日报》、《散文选刊》、《海外文摘》、《延河》、《陕西诗词》、《西部散文选刊》、《安徽文学》《陕北》、《榆林诗刊》、《榆林老干部》、《各界导报》、《陕西电大报》、《太原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并多次获奖。现任《府谷文艺》副总编。
每次在街上碰上王守贵老师,他总会赠我一两本书。这些书有《府州文苑》《府谷文艺》《作协四 六部作品汇编》《抗疫防疫摄影画册》等。
我和王守贵老师认识是在2024年12月28日,府谷作协“文学三部”在海富酒店举办的“2024年度总结暨迎新年庆元旦”活动上。会前,我正坐在一个角落里看手机,守贵老师悄悄走到我身边,要加我的微信,我很愉快地答应了。守贵老师的公众号是《石滔诗文》,我和他认识虽然有多半年了,而且隔三差五地见,可我从不知道他还有公众号,守贵老师也始终没告诉我。直到我写守贵老师时,才知他有公众号,公众号的名称叫《石滔诗文》。
守贵老师在和我交流时,劝我写文章不要“实惇【dun,府谷方言,有什么说什么】”了,防止得罪人。其实,我写的每一位人物,都是曾感动过我的,并且我在往公众号上发表之前,都要和我写的人物进行多次磋商,然后,双方都觉得满意后才发表的。比如写《仁兄志鹏》时,写志鹏主任讲话时,喜欢看天花板。我担心志鹏主任看后会“嗔恼【府谷方言,生气】,结果,志鹏主任说:“其写,那才是我”,并夸我“文笔老到”;写《苏富强老师》时,写了苏老师“恨铁不成钢”骂学生。苏老师看后说,“基本属实”;写《吾弟建勋》时,写建勋喝了酒“红眉烫眼”,建勋说:“其写狗的,怕求甚哩,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你是写人哩,又不是造神哩”;写了戏嘘树强、王仲清老师的文字,两人都只憨厚的“嘿嘿”笑上两声等。守贵老师能这么劝我,体现的是守贵老师对我这个朋友的“诚”。
2025年7月12日,守贵老师在图书馆讲散文创作开场时这样说,“我就站着讲吧,因为下面坐着的不是我的老师,就是我的同行”。演讲时,守贵老师也没带稿子,心里有甚就说了通甚。守贵老师这么做,其实就是对师长、同志和自己热爱的文学事业的“诚”。
守贵老师的母亲是那个“激情燃烧年代”的劳动模范、大队妇女主任、生产队副队长。老人家曾多次出席过榆林地区、府谷县的劳模表彰大会。守贵老师的母亲做事非常认真。种豆类时,她会将豆类与肥料搅和得十分均匀,豆类在肥料里均匀的程度常常令住队的公社副书记赞赏不已。守贵老师的母亲从小就教育守贵老师,做人一定要老老实实,不可“捣鬼万气”【府谷方言,说谎】。正是有了母亲的这种言传身教,才使得守贵老师形成了“诚”的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另外, 府谷作协王炜曾写过一篇《王守贵和他的作品<夜渡黄河看大戏>》。该文短小精悍,语言优美,很值得一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